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唐人选唐诗研究——唐人选唐诗的标准解读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李春青在《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中拿唐诗与宋诗作比较时评价唐诗说“其一,唐诗主要是表现诗人的生命体验——是感性与理性、情绪与思想、需求与愿望浑然一体的心理状态。其二,唐代诗人务心于如何将那种内在思绪和盘托出,使内外合一;其三,唐诗的表达实际上乃是呈现……”这话揭示出唐诗一大特征——她追求的是感情的自然抒发。诗人们兴寄而发,情感借助于万物,缘于万象。

《河岳英灵集》选李白诗十三首,《古意》在其列;《又玄集》选李白诗四首,而《古意》仍被选中,可见唐人对这首诗的喜欢。论文大全。《古意》语言质朴而又炉火纯青,是自然的美,看不到雕琢之态,而生活趣景与闲适心情鱼水交融。

王维、李白的这些诗正是如此,完好地体现出“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ii]的文学思想。显然,他们的诗歌必然被编选者们所青睐。

二、契合编选者的审美趣味

再者,编选者自身的兴趣爱好、学术视野、诗学观念与选评标准等,也同样影响着诗人作品的是否被选,选家的编选目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国秀集序》:昔陆平之论文,曰“诗缘情而绮靡。是彩色相宜,烟霞交映,风流婉丽之谓也。”

《箧中集序》:或问曰:“公所集之诗,何以订之?”对曰:“风雅不兴,几及千岁,溺于时者,世无人哉。”

《中兴间气集序》:但使体态风雅,理致清新,观者易心,听者竦耳,则朝野通取,格律兼收。

《才调集序》:或闲窗展卷,或月榭行吟,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但贵自乐所好,岂敢垂诸后昆。

所摘录的这些句子,都是各个选本选诗的标准,《国秀集》主张“风流婉丽”的形式美,语言上讲究色彩和声韵的美;《箧中集》则慨叹风雅不兴,他以《诗经》的风雅为标准;《中兴间气集》则明确提出要讲究理致清新和文辞上风雅;《才调集》也要求风格婉丽,偏重闺情。在《极玄集》里,姚合以王维诗居首位,并称其为“诗家射雕手”。《国秀集》、《极玄集》、《才调集》都选录了王维的诗,而《箧中集》、《中兴间气集》虽未选王维之诗,但选录了“大历十才子”等部分继承了王维衣钵的诗人之诗。即便是唯一选录了杜诗的韦庄的《又玄集》,选录的也都是清新雅致之作。很明显,编选者在这一时代氛围的影响下,审美趣味都偏向于王维及王维这派诗风,对符合清新、淡远、明丽要求的诗大为赞赏。论文大全。

相比之下,杜甫生活在由盛唐到中唐的转折时期,所作的那些以史实为依据的诗歌和他的写实风格,在他们的眼里,就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了。

那么,《唐人选唐诗新编》中其他选集没有选录杜甫的一大原因也正在于此,他的感情基调与当时社会上盛行的追求兴象玲珑的诗境与自然之美的文学思想格格不入,很难找到让唐人欣赏的切入点。

编选者们的眼光带动我们跟随着唐人的脚步,去细品唐诗的丰韵,深读唐诗的风采。品读着唐人眼中的唐诗与我们眼中的唐诗的差异,四位大诗人在各选本中被选录数量的差距,杜甫之诗出现于韦庄《又玄集》等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已经能够浮出水面,而我们所要探讨唐人选唐诗的标准这一主旨也已渗入文中。所以,我们说,欣赏一个作品或一位作家,不能单纯地锁定在作品、作家本身,还要将他们置于他们所属的这个时代大环境中;再者还要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角度去发掘编选者们的视角,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方向性地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i] 胡明.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来的唐诗研究[J].文学评论.1999,(02)

[ii] 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参考文献
[1]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周勋初.李白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4]中国唐代文学会、西北大学中文系、唐代文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5]孙琴安.唐诗选本提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6]金生奎.明代唐诗选本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7]吴怀东.唐诗流派通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8]陈伯海.中国诗学之现代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 孙鸿亮.从“唐人选唐诗”看王昌龄在唐代诗坛地位的变迁[J].延安大学学报,2004,24,(03).
[10] 吴凤玲.“唐人选唐诗”盛唐选本述要[J].科教文汇,2008,(08).
[11] 田英.唐人选唐诗文学思想递擅演进[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2,(01).
[12] 韩大强.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评“唐人选唐诗”(三种) 的选诗标准 [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6).
[13] 陶敏.唐人选唐诗与《唐人选唐诗十种》[J] .古典文学知识, 1994,(0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谈谈文学作品中的“移情美”
下一篇论文:图形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