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谈谈文学作品中的“移情美”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本文从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了语文教学中“移情美”的理念运用并提出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步骤。
关键词:和谐教育,有效教学
 

学是一个广阔的美育天地,其中最主要的领域是指导学生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美感。文学作品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学生是产生美感的主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心理活动,并把握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特征,掌握一定的规律,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论文大全,和谐教育。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有“移情”的美学现象,即:“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是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朱光潜《谈美书简》49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以费消尔父子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于“移情作用”作了重点研究和讨论,利普斯则主张专用心理学观点,运用英国经验注意派的“观念联想”(特别是其中的“类似联想”)来解释。我国的众多文学作品偏重于表现性、写意性、抒情性,淡化了生活实感,偏重整体氛围的美感。《文心雕龙》认为诗人观察事物的特有素质是“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教学生掌握“移情”理论,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把握文学作品的神韵,在联想和想象中陶冶情操。

就古诗词而言,“移情美”随处可见。《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作者的眼中成了“淑女”、“君子”的“形象代表”,寄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和谐、美好爱情的思想;杜甫的《春望》可称是“移情”的代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史之乱”爆发已两年,长安沦陷,国破家亡,诗人眼中的春天黯淡无光,仿佛花也如人一样因感时而迸出了泪珠,鸟儿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不安地啼鸣,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外射于所目击的客观对象,即将彼时彼地特有的心情投影于当时所见外界景物,使自然存在的自在物也浸染了浓重的主观色调而成了人化的自然。论文大全,和谐教育。杜甫把他视野中的花鸟都涂上了如此令人悲伤的感情色彩,正是他身处沦陷中的故都的悲伤心灵的对象化,他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告诉人们天地万物也和人们一样为“国破”共同忧伤。同是写月,在柳永的词《雨霖铃》中是晓风“残月”;在张孝祥的词《念奴娇·过洞庭》中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在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中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在他的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月的状态、月的“情感”因人而异,却都给后人留下了美的印象。

散文中的“移情美”使作者的知觉集中指向了最富表现力的审美属性上来。请看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最后一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论文大全,和谐教育。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是什么?是“刚落地的娃娃”,是“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让人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化虚为实”的手法,不就是寄寓作者主观感情的“移情”吗?又比如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作者“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中缓缓流过”。论文大全,和谐教育。在那一瞬间,“心凝形释”,花人合一,主客体融为一体。因为花的瀑布带走了一直压在作者心上的关于生死和手足的焦虑和悲痛,带给了作者精神的宁静和愉悦。论文大全,和谐教育。这是作家赋予紫藤萝花的理性的意念,我们阅读时还能体会到作者当时在审美情感萌发时所享受到的极大的自由和欣喜。论文大全,和谐教育。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也是一样,那月色下的荷塘,那荷塘上的月色,都因主人公的无法排解的忧郁而笼上了淡淡的忧伤。

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来说,“审美想象不受外在的逻辑制约,只服从于审美意向的构成规律”。(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391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作者觉得怎样美,怎样符合自己的审美理想,就怎样去创造。我们在引导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主体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当重视并且尽量准确地阐释文学创作的心理要素和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审美想象——审美感知——唤起审美情感——进入审美判断和审美玩味的过程,使学生和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参考书目:

周庆元主编 《中学语文教育原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韩雪屏 著《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朱光潜 著 《谈美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曹明海 主编《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谈林黛玉的性格
下一篇论文:唐人选唐诗研究——唐人选唐诗的标准解读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