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浅论学校美育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美育是以教学美,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关键词:美育,现状,途径
 

美育是以教学美,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有人认为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事实上,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这两个概念并不能概括美育的全部内容。“因为美育不只是包括审美或美感,它还包括创造美、建设美、净化人的心灵、抵制丑恶、美化社会环境等内容。”所以,美育在利用各种美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心理,也要达到净化心灵.提高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的目的。

一.美育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美育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在教育工作实践中的具体化,它们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和分割,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机整体。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有积极的影响。刘兆吉教授认为,“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生动形象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之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美育不只使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智能发展,提高学习效果。进行美育要求学生讲求清洁卫生,美化环境,参加文体活动,有助于体育的开展。通过美育使学生认识劳动创造美的道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劳动观点。”由此可见,美育本身就是一种全面发展教育。

二.学校美育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美育没有地位,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造成缺乏基本的审美素养是现在许多学生的通病。有的学生热爱艺术,但对艺术大师的精湛作品不欣赏,有的学生只从电视上学会模仿“蜡笔小新”,“憨豆先生”此类人物,有的学生天天生活在自然美景中,然而却成天无所事是,麻木不仁,怨这怨那。这些都是由于不懂得欣赏美缺乏审美感受的缘故。论文参考网。如果学校认识不到美育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等素质的重大影响,美育对智能发展的促进,以美健身的效应,忘记了美育的宗旨,就达不到美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

1、学校美育应重视环境的作用

校园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心灵有直接作用。人是环境的改造着,又是环境的审美着,环境是自然物质的人化发展。在一个整洁干净风景秀丽的校园里,如果有绿色织锦毯的草坪,意蕴高雅而丰富的雕塑,碧澄的湖面,潺潺的流水,都会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启示,成为学生审美的起点和兴趣。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美是情感与行为的桥梁,学生在优美的环境里生活学习,自然受到感染,其心灵,行为会不知不觉美起来,这是美在生活中逐渐滲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形成的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

2、美育应特别重视心灵美教育

心灵美是美育的核心和目的。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心灵的美育首先要从情感的陶冶开始,培养学生要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理想;教育学生要有奉献精神,能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等,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柏拉图说过,要防止学生“在丑恶事物的影响中……不知不觉地把四周许多坏影响铭刻到心灵的深处”。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团结互助、诚实可信、拾金不昧、爱护集体、尊老爱幼、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等,使学生在道德美的魅力熏陶下,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并使真善美观念在学生的品德中得到潜移默化,并渗透到行动中去。

3、各学科教学是实施美育的前提

各科教学中具有丰富的科学美、社会生活美和文学艺术美的内容。英语学科中语音语调抑扬顿挫,交际时的礼貌用语,能养成学生追求语言美、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数学学科中变换规律,物理学科中的科学原理,化学学科中色彩斑斓的元素,地理学科中的大自然美景,历史学科中丰富的人物形象,无不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体育运动中存在着大量美的信息,它们陶冶着人的情操,净化着人的心灵,启迪着人的智慧,提高着人的思想境界。文学能激活人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并能超越个人实际的物质欲求,而上升到较高的精神层面。如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 ,让学生在感受语言艺术美的同时还感受到了生活美和豪情壮志的美。

4、学校第二课堂是实施美育的途径

我们常惊叹于徐悲红的奔马、齐白石的鱼虾,其实这些都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俄国学者车尔尼舍夫斯基曾言:“美是生活,美是生活的教科书,生活里到处都是美,它应该首先被我们采撷变成养料,来对人类进行美育 。”所以利用生活美的内容来教育学生,是学校美育的捷径。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知识竞赛、辩论、演讲、对话、小品及音乐习作,培养学生创造美的精神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音乐会,诗歌朗诵会和文艺晚会,写文艺评论和观后感,组织学生军训、野外写生和郊游,加深学生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理解。让学生逐步掌握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例如:教室布置的简洁明快给学生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学生使用生动活泼双手去美化生活。

5、教师是实施美育的关键

教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象。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的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会而行,其身不正,虽会不从。”所谓“身正作范。”可见,教师会对学生成长产生强烈的震撼作用。要使学生懂得真善美,教师要先做美的实践者、美的表率。教师要精神饱满,举止大方,热爱科学,平等待人,好学敬业,就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给学生美的启迪。教师还应特别注意语言美,教师讲课时声音响亮,快慢适当,语言流畅,生动易懂,亲切自然,更要健康文明,饱含热情。总之,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教师必须注意树立良好的形象,力求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感受美、模仿美并创造美。

四 学校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基地

美育是时代的要求,学校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基地。教育工作着是美化世界、美化人类心灵、美化人貌、人性的工艺师,我们有责任在增进学生知识技能、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净化学生心灵,使学生具有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书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刘兆吉主编:《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家华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论《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文体特色
下一篇论文:浅述《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语言及哲理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