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档案信息化、网络化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的工作。档案资料实现信息化、网络化要经过三步处理:首先是档案资料数字化。最后是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医院档案资料是医院的信息载体,对医院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记载了医院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医院,档案,信息化,网络化
档案信息化、网络化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的工作。档案资料实现信息化、网络化要经过三步处理:首先是档案资料数字化;其次是档案信息存储、传递和提供利用一体化;最后是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医院档案资料是医院的信息载体,对医院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记载了医院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档案资料资源做为医院最为宝贵的非物质财产,能否对其加以妥善保存、管理以及充分利用,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医院在内的各个部门。包括文书档案、人事档案、病历档案、图书馆档案、设备和后勤管理档案等医院档案的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式的需要,迫切需要现代化。目前各医院已经不同程度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部门的档案管理。但是由于各部门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档案管理,对于医院各部门信息的整合造成一定的困难。
1.医院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1 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
文书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把收到的文件用计算机登记,按照批办的次序在网络内传阅,并设定传阅时间和批办时间。若传阅文件未及时返回,催办程序会向预先设定的邮件地址及移动通讯工具发出信息,提醒承办人及时阅文,并对处理完毕的文件进行自动管理,以减少档案人员年终的工作量。由拟稿人将稿件输入计算机—办公室审核—签发人签发—办公室修改、缮印、盖章、分发—信息中心归档这样原来需要几小时、几天,现在几十分钟、几小时就可以实现,大大减少了文书处理部门的工作量,减轻了档案人员的负担,缩短了决策时间,节约了成本,使得医院决策的效率大大提高。
1.2 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加,准确、迅速地提供人事档案信息尤为重要。科技论文。根据人事档案的特点,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从实体管理向网络管理转变,实现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实现查阅统计、档案变更、报表处理、系统维护等多种功能的管理。不但便于管理部门管理、监督,也便于个人对自己档案的了解。科技论文。[1]
1.3 病历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各种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将各种微创性手术的开展包括腹腔镜、胸腔镜下各种手术的名称进行分类,运用计算机综合查询分析功能,将各类手术及疗效情况进行分类汇总,通过网络提供给各临床科室,便于医院人员查询、分析、讨论,进行统计后编写相关的学术论文。病历档案也包括医学影像图片的储存和查询,使得医护人员及患者可以方便的查询。
1. 4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
随着图书馆业务的拓展,图书馆不仅是图书资源的管理部门,也是医学情报的提供和搜集部门。对在工作中形成的经验和认识以及在各个环节中自然形成和产生的知识、数据、资料等信息成品或半成品记录下来,形成档案,并通过网络传递来进行知识交流,成为共享知识,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隐性知识的价值。通过对图书业务档案的再整合,为读者提供更快捷、更有价值的信息。
1.5 设备和后勤管理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
设备和后勤所管理的医疗及后勤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投入产出分析、医院资产汇总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这些设备的采购时间、采购价格、维修情况、出借情况、报废处理的资料形成档案,输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达到有权限的共享,不但便于设备和后勤科室对于医疗和后勤设备的管理,也便于各使用科室对本科室设备的管理。[2]
2.医院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大部分医院的局域网建设还不够完善,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尚未开始实施,无法形成医院档案体系,档案信息化管理受此制约。
2.2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由于对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医院信息化、网络化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当前医院发展的要求。科技论文。
2.3电子文件保密性受限制
电子文件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容易被破坏。保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的技术难度较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纸质文件内容原始性很容易被确认,电子文件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使得文件保密性变弱。电子文件易于修改,而且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虽然已有一些技术可防止伪造电子文件和在“原稿”上增删改,但其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总是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计算机内存贮的电子档案无个人笔迹特征,无书写墨迹和新旧的区别,一旦被删改,复制或纂改内容都很难被识别。以上的种种问题都对电子文件的保密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随着网上窃密技术的不断完善,进入网络中的任何文件都再难以做到绝对保密。
3.医院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对策
3.1提高领导认识,加大投入
要拓宽各级领导的知识领域,在提高领导信息化水平方面多进行一些培训工作,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要舍得投入财力,配置与档案信息化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档案主管部门,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共同提出解决办法,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得到更快的发展。
3.2引进和培养信息化建设人才
从目前医院档案人员学历上看,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比例偏少,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要改变这种状况,必要的方法就是调入大专院校毕业生,改变队伍素质结构,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培养懂得计算机知识与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3.3加大经济和技术投入,确保医院电子文件的安全
专用网是最彻底的解决档案管理安全的方法。其成本较高,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比如离开铺设物理网络的区域就不能查询网络档案。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档案,主要通过如下三点保证档案的安全:一是安装新一代防火墙。防火墙须具备强大的病毒扫除功能、适应IP加密的需求、开发新型安全协议、推广单向防火墙、增强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预警功能、完善安全管理工具,特别是可疑活动的日志分析工具等。二是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是行之有效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不可复制性。三是加密及数字签名技术。
总之,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带动了医院档案工作的进步。虽然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投入增加、人才引进及安全性的增加,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必将为医院的发展产生巨大和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卫华. 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2010,(1).
[2]牟峰等. 浅谈医院信息化与电子档案管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7,(14).
[3]黄伟. 略论电子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档案保密工作[J].中国经贸,20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