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2运用叠字“难难难”、 “瞒瞒瞒”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难以言传的情感得以很好地表达,表明女词人的痛苦、无言、压抑,以及“咽泪装欢”的莫大无奈。淮上女的《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1]2772、2773千里,从纵的角度形容仇恨;万顷,从横的方面加以夸张,这样的表现手法就将愁绪这种无形的情感形象化、具体化了。
宋代女子题壁词人走出深闺,深入社会生活,视野得到了扩展,这不仅反映在内容的丰富和深刻上,词作的独特结构布局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徐君宝妻的《满庭芳》和王清惠的《满江红》均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大笔勾勒时代的沧桑巨变,词作结构安排巧妙。幼卿的《浪淘沙》“以隐喻意象传达爱情的悲剧性体验,这样的场景是历来善于表达爱情的男性词人笔下所无的……词在组织能力上十分高超,把一个包孕复杂的‘故事’,用小令体干净而全面地勾勒出来,且在整体意境上显得相当浑成”。[6]76构思与结构布局的浑然天成由此可见一斑。
宋代女子题壁词人阅历的丰富性、经历的坎坷性,使她们的词作中出现了少有的豪壮之风,这类“铿锵玫瑰”如徐君宝妻的《满庭芳》悲凉豪壮,通篇饱含着于国于家的一片深挚之情,情辞激烈,感人肺腑。
总之,宋代女子题壁词载体的独特性及多样性,造成了其词体内容的丰富性,创作和艺术特点的鲜明、生动性,且宋代女子题壁词丰富了词这一文体的形式及其内容,因而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并对后世词体创作产生很大影响。宋代女子题壁词记录了当时社会妇女生活的真实境况;“题壁”使藏于深闺的女子及其词作为世人知晓;因而它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历史学及作家、作品的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唐圭璋. 宋词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3]元 陶宗仪著,武克忠、尹贵友校点.南村辍耕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宋) 周密撰,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金) 元好问撰,常振国点校.续夷坚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6]邓红梅. 女性词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