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浅评宋代官任回避制度_避地区

时间:2012-08-18  作者:佚名

论文导读::其中有关宋代官任回避制度的内容相对比较详细。官任回避制度自产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避亲属”和“避地区”两类。
论文关键词:宋代,官任,回避避亲属,避地区
 

官任回避制度自产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于规范中国古代的官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至今尚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目前所能见的有关官任回避制度的书籍当推白钢主编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在“人事管理制度”章节中因朝代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介绍。其中有关宋代官任回避制度的内容相对比较详细,但记载重点在于制度内容的表述,较少涉及制度的评价及影响。此外,在其他学者有关古代官制的专著中,官任回避制度也零星可见,但都不够充分。至于学者对于宋代官任回避制度的研究论文也不尽如人意:从研究的目的来看,多着眼于借鉴古代官任回避制度的经验,因此研究的角度着重人事行政、司法方面,从历史角度探讨制度本身的较少。这也就决定了内容的记载简要、笼统,“没能给予充分的科学分析与论证,从而陷于静态地缕述和平面的图解”[①]。比如,关于官任回避制度内容的分类就存在界限模糊、混淆不清的情况。笔者希望通过对宋代官任回避制度的浅析使大家对于古代的官任回避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第一、官任回避制度的性质、内容及宋代前期的发展状况

回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中的重要人事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官任回避、司法回避与科举考试回避避地区,其中以官任回避最为重要。官任回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官员人事管理制度的一种补充和规范。其目的在于防止官员在职时因为受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侵扰而扰乱了封建统治秩序。

纵观中国古代官任回避制度的全貌,根据其回避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避亲属”和“避地区”两类。避亲属是指:有亲属关系的官员之间如果在差遣方面有“统摄”即领导和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相干”即同级间职务上的密切关系或“相制”即职能相互制约或监督的关系,即应按条例加以回避;避地区是指:官员任职必须避开“本贯”即原籍和与其有利益关系的地区。但其中“亲属”和“地区”的指向即“亲属的远近范围”和“地区的规定”因各朝而有异。

官任回避制度自产生以来呈现出不断发展、完善的趋势。自秦汉至隋唐其内容逐步丰富、完善,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回避制度体系论文网站大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政治的盛行,官任回避制度逐渐消逝。宋代官任回避制度内容详备,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标志着中国古代官任回避制度的成熟。

第二、宋代官任回避制度的特点

(一)回避内容增添荐举回避和产业回避

在避亲属中,增添了荐举回避的内容。宋代的官员任职和升迁,举人参加贡举考试等,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官员出面推荐和担保。当时称这种推荐和担保为荐举。[②]当这种制度普遍推行,有亲属的关系的官人之间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出现“举人唯亲”的状况,由此可见荐举回避是适应宋代官员政治生活而设立的。

在避地区中,增加了产业回避的内容。宋代是中国封建租佃制大发展的时期,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形成庞大的地产。[③]因此,宋代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制定出了回避产业的制度,防止官僚利用职位之便偷减地租,从而造成国家财政的损失。

(二)回避制度法令完备,对亲等、官职、嫌疑作出明确规定

宋代颁布一系列的制度和法令,对于官任回避制度需要回避的亲等、地方官职、嫌疑做出了明确化的规定。

从仁宗康定二年的“服纪亲疏在官回避条制”,到熙宁三年的'定内外官避亲法',到哲宗元祐五年的“避亲法补充”,到徽宗政和间敕称“亲戚条”,再到宁宗时的《庆元条法事类·职制门》,宋代第一次用如此的制度条例对亲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庆元条法事类》中也对需要避亲属的地方官职、需要避嫌疑的“亲嫌类”等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三)回避执行措施分“对移”、调官出京和罢官,执行力度更加强劲

自官任回避制度产生以来,宋代首次对回避的办法做出明确规定、对回避的执行情况做出强有力的要求。

宋代规定,官员因避亲而另授差遣的办法有三种:一、“对移”或“两移”。二、调换出京。三、解罢官职。同时针对第一种措施制定了对移法内容十分详细。从史实来看避地区,这三种方法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同时针对违背避亲法的情况惩治严苛。凡应避亲而不自申报而擅自到任者,一经发现,处以杖100的刑罚,任职时间还不算如任期。仁宗时,侍御史王素隐瞒其兄曾娶御史中丞孔道辅族女的事实,“及荐为台官,不以亲闻”。仁宗知道此事时,适逢孔道辅因执法失当被罢去台长而出之嬒州,便也将王素降为都官员外郎、知鄂州[④]。为了确保产业回避之的推行,宋代禁止官员在部内买田置业,违者重罚。仁宗时,淮南转运使魏兼在部内置买物业,后被追究罢职。[⑤]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宋代官任回避制度的这些特点都是有宋代的现实所决定的。同时,这也标志着宋代的官任回避制度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第三、宋代官任回避制度的评价

宋代官任回避制度,内容之完善、细节之规范、执行之有利使得官任回避制度充分发挥了其积极地预防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官员徇私舞弊、结党营私的可能性,对于澄清吏治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官任回避制度也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其实行取决于君主的意志

在封建人治社会环境下,统治者的意志是凌驾于任何法令制度之上的。回避制度只不过是统治阶级采取的一种预防人际关系弊端危害统治秩序的工具。因此,统治者的意志也就决定了回避制度是否实行。尽管宋代官任回避制度如此严密,但各朝皇帝常常在官员应该避亲时特批不许回避。仁宗时,宰相文彦博与参知政事程戡是“儿女正亲家”,“俱曾陈乞回避”,“但未蒙圣旨允许”[⑥]。又见哲宗时,监官范祖禹请求依例与执政韩忠彦避亲,哲宗也不予批准,说:“卿等公心,必不为亲戚不言,且为官家”[⑦]论文网站大全。

(二)实行过程中出现松动

尽管宋代官任回避制度标志着古代官任回避制度的成熟,但是这一制度仍然会在贯彻过程中出现偏差,这是以往各朝的共同点。恩荫制度是宋代铨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指:官员按照职、阶高低而为其子弟或亲属获得官衔或差遣的制度。宋代每年都有一批中、高级官员的子弟通过恩荫而获得中、低级的官衔或差遣。大部分州县官、财务官、巡检史等职位避地区,被恩荫出身者占据。[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官任回避制度于此有相矛盾之意。因此,官任回避制度作为一种辅佐性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现实阻力。

(三)回避制度中部分内容脱离实际,带来负面影响

官任回避制度的出发点在于限制和约束官吏徇情营私、整肃吏治、加强皇权从而维系封建统治,但有些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第一、宋代“避亲法”的执行中,当“对移”和调官出京都不能实现时就要采取罢官的措施,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官员的仕途,造成人才的流失,这当然不利于整个统治秩序的完善。第二、宋代地区回避中甚至规定了官员的任期限制,地方官员三年交流,任期太短,也影响了官员政治抱负的施展。正如宋代王夫之评价的那样:“如拙棋之置子,颠倒而屡迁……席不暇暖而复摇荡其且前且却之心,志未申,行未果,某未定,而位已离矣”[⑨]。第三、宋代避地区中,任所遥远诸多不便,方言悬殊,风土人情迥异,这会影响到官员的办事效率。[⑩]

【结语】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极其缓慢和落后是官任回避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条件下血缘关系占据主要地位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政治反应。中国古代人事制度把“控制官吏,维护专制”作为其根本的指导思想。官任回避制度是为了避免官吏利用亲属、宗族和同乡关系扩张权势,结成私人集团从而在履行职务是出现营私舞弊的现象。但从本质上看,它只不过是统治阶级在封建人治社会环境下采取的一种预防人际关系弊端危害统治秩序的工具,因此其执行具有脆弱性。从官任回避制度产生以来,各个朝代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虽然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维护皇权专制、控制官吏、减轻人民负担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代官任回避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官任制度的成熟,其对于宋代的政治统治起到了辅助作用。尽管现代社会的回避制度与古代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避地区,但其有意的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①]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②] 白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通史 ·宋代》,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76页

[③] 陈振:《宋代社会政治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④] 白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通史 ·宋代》,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06页

[⑤] 《包拯集编年校补》卷1《请法外断魏兼》

[⑥] 白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通史 ·宋代》,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页

[⑦]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5《上殿乞避亲札子》

[⑧] 陈振:《宋代社会政治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⑨] 马茜华:《回避制度古今谈》,《昌潍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⑩] 马茜华:《回避制度古今谈》,《昌潍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人异化到“兽”的悲歌—浅析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内涵
下一篇论文:美国热门政治流行语中的文化维度_人文历史论文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