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些现象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在这里,我们不妨换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周作人的散文,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让周作人的散文能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他的创作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史,在当时年代大红大紫而很快销声匿迹的作品不在少数,尽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会被后人承认,但却不能以其独有的魅力征服后来读者。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作品题材、内容的时效性、时代性太强,从而严重制约了其适合阅读的时间段。这些作品,有的是关于当时社会历史等的大问题的,有的干脆就是对当时社会事件的评论,近似于新闻评论,而且常常其风格的时代性也很强,读者读这样的作品必须得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品创作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学思潮等情况,否则就可能读不懂。这样的作品,后来的读者当然不会喜欢。而反观周作人的散文,我们会在比较中发现,周作人的大部分散文尤其是小品美文除了其自身较高的艺术性外,这些作品的时效性、时代性都很弱,其题材、内容不受时代局限,是任何时代的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的事物,如茶、酒、雨、乌篷船、野菜等等。因而,任何时代的读者读起周作人的作品来都不会感到“隔”,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这就使他的作品在阅读与传播环节上不易出现问题,近年来周作人散文越来越受读者青睐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周作人的散文中也时常会透出一丝时代的气息,但这毕竟只是一点点,不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和沉重感。
于是,周作人的创作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启示,那就是写作不受时代局限的题材、内容,更容易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阅读、所喜爱。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时效性、时代性强的作品的意义,而只是把两类作品、两种写作方式加以区分,分别加以探讨、研究。
为了更清楚地对上述两种写作方式加以区分,在这里我们不妨引入这样几个概念,即时代性写作与非时代性(远时代性)写作,与此对应的概念就是时代性作品与非时代性(远时代性)作品。虽然现在对这几个概念下定义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我们也大致可以作如下的理解:所谓时代性写作,就是与当时社会比较贴近的写作,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较为关注,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所谓非时代性(远时代性)写作,就是与当时社会比较疏远甚至没有联系的写作,所写的题材、内容离当时社会较远,但又是任何时代的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的事物;所谓时代性作品与非时代性(远时代性)作品,就是用上述两种写作方式写出的作品。对于这两种写作方式和两类作品,中间的界线其实是很模糊的,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而对于这两种写作方式和两类作品来说,其实也是没有高下优劣之分的,两者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意义,这就看作家的需要和选择了。
以其平和冲淡的小品美文而为不同时代的读者所青睐的周作人,正是以其作品的艺术美和非时代性(远时代性)写作而获得永恒之美的!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