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沙河电厂基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可控、在控。
论文关键词:基建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项目自2010年4月19日开工建设以来,以“强化过程管理,严格过程控制”为切入点,把过程控制落实到了每个工作环节和个人,建立了层级分明、落实到位、防患于未然的基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取得了基建过程安全持续稳定的良好成绩。截止到2011年10月10日,沙河电厂工程项目未发生人身伤害及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有社会影响的不安全事件,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一、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基建期工程建设现场存在多方施工,交叉作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给安全管理工作和质量预控带来一定难度。如何对基建期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建立必要的控制措施和安全监管机制,从而进行有效、可靠的预控,防止人身伤害和重大设备损坏等事故,是目前正在施工的河北建投沙河电厂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沙河发电公司2×600超临界空冷机组工程是河北省“十一五”重点在项项目,也是河北建投集团公司在建的第一台600MW空冷机组,项目于2010年4月19日开工建设。由于厂址地处山前坡地丘陵地带,参建队伍较多,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施工周边村落较多,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建单位管理机制不完善,安全管理缺乏有力的体制保障。
2、安全基础薄弱,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达不到强制设防标准要求。
3、施工人员中农民工较多,文化程度低,安全意识淡薄和自控能力较差。
4、 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和安全监护落实不到位,个别施工人员凭经验办事,存在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的现象。
5、成品保护意识较差,碰坏设备基础,挖断管路、电缆,损坏已安装的设备等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分析和总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说明在安全、设备和作业人员这三者的问题上,人为的因素至关重要。直接管理者、执行者和实施者,才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演员,任何一方出现纰漏,都会引发事故隐患。
二、面对严峻安全形势采取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沙河电厂按照“强化基建安全管理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原则,按照电力工程建设“六化”即:“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平面布置条理化、设备材料堆放定置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要求,推行基建安全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基建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管理的“零事故”目标。
(一)人性化管理与遵章守制相结合
1、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人性化
国内的统计资料表明,有80%的事故是由操作者违章行为导致的,远离事故就要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强化基建期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突出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多方面入手来减少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产生的事故隐患。
2、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减少事故隐患
人的行为靠思想来指挥。如果职工心态不好,安全意识淡薄,将引发人为工作失误,事故率就会增加。某些施工工作的危险性较大;工作经常加班加点,过于频繁的轮班劳动;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使人的神经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下。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特别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关心员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员工的利益,形成“人身安全是员工最大的利益;生产安全是企业最大的利益”价值观。其次,保证《安全生产法》中明确员工的权利。三是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同事之间豁达诚信的态度,互帮互助的友情,相互信任及真诚合作等。
3、加强农民工管理,杜绝习惯性违章。
对农民工的安全管理要摆在突出地位。一是严把进场关。对农民工要及时做好入场教育和体格检查,不符合要求者坚决予以辞退。二是特别要督促农民工提高安全素质与技能。进场前必须和正式员工一样进行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三是加强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四是严厉的奖惩是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使农民工从安全价值体系中看到与自己相关的切身利益,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
(二) 实行强制管理制度,绷紧安全作业这根弦
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是由“事故的偶然性、人的冒险性心理和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所决定的,《安全生产法》的出台以及“安全第一”方针的事实,也是基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制性的原理。安全规则的制定,仅仅是第一步,其后必须增加实施细则和实施检查细则,以此来规范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人员的行为。在现实中,我们往往缺少的不是安全管理制度,而是对安全管理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安全管理工作,牢记各项规章制度,想全各项安全措施,真正做到逐级尽责,层层尽职。坚决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做法。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把安全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是安全管理工作防线呈现出百密而无一疏的状态,才能把各种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 基建施工危险点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相结合
1、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
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施工场所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和危险点,要杜绝事故,还要在控制安全隐患、消灭危险点上下功夫。沙河电厂项目从工程设计开始,要求设计单位对全厂的建筑、设施、设备、施工工艺的本质遵循安全建设的条件。设计中考虑了排除或减少一切不安全因素对安全施工的影响。建筑设计中除考虑建筑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外,还考虑到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设备、设施在设计中就考虑到可能的作业失误及故障,使设备、设施在发生作业失误及故障时能够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灭在萌芽中。
2、组织协调施工,确保作业安全
沙河电厂地处丘陵地带,由于施工场地狭窄,交叉作业、立体施工难免。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安全隐患和危险点的存在位置,进行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是发现安全隐患和危险点的有效方法。为此,沙河电厂着重加强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隔离现场施工区域,加强安全防护。如在烟囱砼浇筑倒模过程中,为了保证烟囱周围施工人员和建筑物安全,采取错开时段施工,改变施工方法,设置安全区域,派人监护等手段,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同时,对一些施工区域进行必要的封闭管理和执行准入制度,有效控制无关人员或蓄意偷盗、破坏等不法分子闯进危险区域,造成事故隐患。
3、 加强安全监督,消除事故隐患
工程建设的安全,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必须汇集所有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全部智慧才能实现。为此,我们在着力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同时,及时成立沙河电厂工程建设安委会,总结和分析安全管理情况,用安全体系落实责任。成立现场检查组,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并将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参建各方。要求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中,必须保证安全责任到位、风险预测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控制的安全管理格局。加强安全监督,实行强制管理、严格管理制度成为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