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对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纸质资源近3年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对其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整合,对今后的文献采购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关键词:纸质文献,高校图书馆,利用率
文献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馆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利用率的因素很多,文献采访质量是其中的一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献利用率的高低。因而,定期的对馆藏文献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提高中文图书采访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对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近三年中文图书利用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即2008―2010年,通过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制订文献采访的准则。
一、调查时间段的调查的对象
本次统计,借助于图腾系统的典藏及流通统计模块进行统计。统计的时间段自2008年1月1日起,截止至2010年11月30日。本次统计的主要对象是四个校区流通上架的中文图书。统计的方式是按册数统计,分类使用的是
中图法分类。
二、图书馆中文图书利用率情况统计分析
本次数据统计按以下公式来计算:
藏书流通率=外借册数/中文图书馆藏×100%。
1、图书分类说明
本次数据统计将馆藏文献按文、理、工、农、医分为五大类,社科类(A、B、C、D、E、F、G、H、I、J、K)图书统分为文科;N、O、P、U、V、X、Z统分为理科;S和Q为农科;R为医科;T大类为工科。根据这个分类中文图书利用情况见表1:
表1:
|
类名
|
类号
|
馆藏比例
|
利用率
|
馆藏排名
|
借阅排名
|
利用率排名
|
文 科
|
马列类
|
A
|
0.4%
|
351.33%
|
19
|
18
|
9
|
哲学类
|
B
|
3.96%
|
351.82%
|
10
|
8
|
8
|
社科总论
|
C
|
2.75%
|
320.31%
|
11
|
10
|
11
|
政治法律
|
D
|
4.41%
|
197.33%
|
7
|
11
|
17
|
军事类
|
E
|
0.55%
|
327.60%
|
17
|
15
|
10
|
经济
|
F
|
13.45%
|
105.59%
|
2
|
7
|
22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G
|
2.23%
|
258.28%
|
12
|
12
|
15
|
语言、文字
|
H
|
11.24%
|
539.92%
|
4
|
3
|
1
|
文学
|
I
|
12.28%
|
496.10%
|
3
|
2
|
2
|
艺术
|
J
|
2.22%
|
453.29%
|
13
|
9
|
3
|
历史、地理
|
K
|
5.69%
|
431.85%
|
5
|
4
|
5
|
文科合计
|
|
59.17%
|
348.89%
|
|
|
|
理 科
|
自然科学总论
|
N
|
0.77%
|
271.24%
|
15
|
16
|
13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O
|
3.97%
|
480.77%
|
9
|
5
|
4
|
地球科学
|
P
|
0.32%
|
144.73%
|
20
|
21
|
18
|
交通运输
|
U
|
0.57%
|
249.69%
|
16
|
17
|
16
|
航空、航天
|
V
|
0.10%
|
138.45%
|
22
|
22
|
20
|
环境科学、
安全科学
|
X
|
0.42%
|
118.95%
|
18
|
20
|
21
|
综合性图书
|
Z
|
0.22%
|
363.13%
|
21
|
19
|
6
|
理科总计
|
|
6.37%
|
252.42%
|
|
|
|
工科
|
工业技术
|
T
|
23.88%
|
287.98%
|
1
|
1
|
14
|
农科
|
生物科学
|
Q
|
1.37%
|
356.10%
|
14
|
14
|
7
|
农业科学
|
S
|
4.16%
|
134.24%
|
8
|
13
|
19
|
农科合计
|
|
5.53%
|
245.17%
|
|
|
|
医科
|
医药、卫生
|
R
|
5.05%
|
303.7%
|
6
|
6
|
12
|
2、读者群借阅情况比例表,见表2:
类名
|
类号
|
本科生借阅量
|
教师研究生借阅量
|
百分比
|
百分比
|
马列类
|
A
|
0.05%
|
0.15%
|
哲学类
|
B
|
5.13%
|
4.07%
|
社科总论
|
C
|
2.90%
|
2.48%
|
政治法律
|
D
|
2.52%
|
2.89%
|
军事类
|
E
|
0.62%
|
0.63%
|
经济
|
F
|
3.72%
|
4.60%
|
文化、科学、 教育、体育
|
G
|
2.03%
|
1.67%
|
语言、文字
|
H
|
18.83%
|
18.26%
|
文学
|
I
|
21.78%
|
18.71%
|
艺术
|
J
|
3.83%
|
2.99%
|
历史、地理
|
K
|
9.34%
|
7.10%
|
文科合计
|
|
70.75%
|
63.55%
|
自然科学总论
|
N
|
0.59%
|
0.57%
|
数理科学 和化学
|
O
|
6.67%
|
5.90%
|
地球科学
|
P
|
0.18%
|
0.17%
|
交通运输
|
U
|
0.14%
|
0.43%
|
航空、航天
|
V
|
0.04%
|
0.04%
|
环境科学、
安全科学
|
X
|
0.10%
|
0.15%
|
综合性图书
|
Z
|
0.31%
|
0.23%
|
理科总计
|
|
8.03%
|
7.49%
|
工业技术
|
T
|
12.05%
|
21.24%
|
工科总计
|
|
12.05%
|
21.24%
|
生物科学
|
Q
|
1.21%
|
1.59%
|
农业科学
|
S
|
0.95%
|
1.99%
|
农科合计
|
|
2.16%
|
3.58%
|
医药、卫生
|
R
|
6.71%
|
3.78%
|
医科总计
|
|
6.71%
|
3.78%
|
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 从文献借阅量来看:
2008-2010三年中,文献的借阅量排在前五位的是T(工业技术)、I(文学)、H(语言、文字)、O(数理、化学)、K(历史、地理),有三项都是文科专业的图书,有一项是理科专业,没有农科和医科。排在第一的是工科专业,这同我校的专业设置相符合,我校设有机电、材料、车动、建工学院,这些都是大的学院,也是我校的重点学科,这些专业对工业技术类的图书需求都很大。尤其是从表2中能看出,对T类借阅的读者教师研究生的比例比本科生的高,说明这类图书的专业性比较强,对我校的科研工作有较大的贡献。第二位是文学类,文学类图书有一些通俗读物,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喜欢看的。但是从表2中可以对比出,对这类文学休闲的读物,本科生借阅量高于教师研究生。第三位语言类的借阅量跟文学类相差无几,都是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并且这两类图书的利用率也是排在前两位的,尤其是语言类图书,利用率高达539.92%,排列第一位,馆藏量排第三位,这充分反映了外语类书籍深受读者青睐,通过提高外语水平来提高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了大学生的共识。第五位的是K类(历史、地理类),我校只有新成立的人文学院有相关这个类别的专业,但是这类图书比较受学生们的欢迎,借阅量比较大,藏书量也比较多。文科类的图书不管是从馆藏量还是借阅量都很大,这和我们工科院校的办校特色不太相符,在往后的采购中应控制此类图书购买力度。
要特别注意的是F类(经济类)图书,馆藏量排名第二位,但是借阅量排名为第七位,说明对它的利用情况绝对值是大的,但是由于这种书的馆藏量偏高,导致它的利用率低下。具体的借阅情况可从表2中了解,教师研究生类读者对这类图书的使用率高于本科生,说明这种书的使用情况还是不错的。出现利用率低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一是经济类图书出版频率高,在购买的时候过多的选择此种图书;二是经济类的图书大部分在开元校区,景华校区和周山校区没有此专业设置,校本部没有经济类图书,导致流通率低下。
总体来看,文科类图书的借阅量高于其他图书,教师研究生的阅读倾向偏向专业类图书,娱乐休闲类的I、J、K类图书借阅量都比本科生小。
(2)从文献利用率来看:
2008-2010三年来,排在前五位的是H(语言类)、I(文学类)、J(艺术类)、O(数理类)、K(历史、地理),这五类流通率都超过了400%,其中四个都是文科专业,排名第一的语言类图书是因为各个专业、各个校区都需要这类图书,需求量大,而它的馆藏量却排名是第四位。其次I类(文学)位居第二,这类图书的流通率如此之高,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①近年来我校图书馆加大电子资源建设力度,购进了大量针对性强、利用率高的电子资源,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大电子资源使用率的同时相应降低了专业类纸质图书的使用率。②有相当比例的读者利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休闲娱乐性书籍。这些书籍是一把双刃剑,读者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知识面,积累各方面经验。但花过多的精力在这类书籍上无疑会影响读者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把握好度是很重要的。J类(艺术)图书利用率排名第三,馆藏量却只是排名十三,占馆藏图书的2.22%。利用率高的还有O类(数理、化学)图书,高等数学是每个学院的必修课程,利用率高是情理之中,但是这类图书的馆藏位列第九,馆藏比例也只有3.97%,对于这两类图书应适当增加经费投入,以满足更多师生的科研学习需要。
利用率比较低的有工科分类,T类(工业技术)图书,这类图书利用率仅为287.98%,位列第十四位发表论文。但是这类图书馆藏量和借阅量都是位列第一,符合我校以工科为主的办学特色,因为此类图书专业性较强,借阅的读者多是机电、材料、建工、化工等工科类师生,读者面比较窄,导致流通率低。结合我馆的专业数据库访问量激增的状况可以看出,读者使用图书馆已由借阅纸本图书向借阅纸本图书与使用电子图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流通率偏低的有F类(经济)、X类(环境科学、安全科学)、S类(农业科学)、P类(天文学、地球科学)、D类(政治、法律)流通率均在200%以下。农科类图书,S、Q两大类,图书的馆藏量偏低,尤其是Q类图书,馆藏仅占1.37%,但是图书利用率却高达356.1%高校图书馆,排名第七,这类图书不仅跟农学挂钩,并且跟医学方面也有涉及,建议加大采购力度。S类图书馆藏量占4.16%,这类图书馆藏量少,有一定原因。出版较多的类型是具体实际操作的小读本,不适合高校收藏,可选择的范围很小,因此藏书量一直不高。
三、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建议
1、结合本馆实际制订相应的采访计划
采访计划是个动态的计划,原则上它是一个短期行为,它也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我馆中文图书做的数据分析,认为我馆图书采购方向不能单纯依照学科设置采购,还应结合图书借还的统计分析、流通频率高低来确定方向。我们学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是机械、材料、信息等专业,我馆还有轴承特色的馆藏专区。在制订采访计划时,就力求全方面的采购机械、材料、信息专业及轴承方面的图书。我馆近几年的馆藏特色化要求是:力求在轴承藏书上有所突破,使轴承藏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使我馆成为全国研究轴承的资料中心之一。另外,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对于新兴的专业,我们还要重点补充收集到他们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以方便教学科研工作。针对读者群的借阅量分析,能看出来,图书的采购应向教师研究生借阅量大的图书倾斜,保证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
2、按照文、理、工、农、医的分类,馆藏占用率分别为59.1%、6.23%、23.88%、5.53%、5.05%。根据读者的阅读倾向并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建议我馆对现有馆藏结构做以下结构性调整:
(1)流通率偏低的几类图书的采购建议
就目前看,流通率低的医科、农科、理科要加大采购力度,追加采购经费。具体图书分类上为,Q类、R类图书,考虑到R类图书价格偏高的情况,应增加种类,降低复本量。像一些考试类的图书,由于这类图书的使用周期太短,不建议购买。S类图书的借阅量和利用率都不高,此类图书应注意采购的质量,购买合适高校收藏的图书。
对于文科类的F类(经济类)图书的采购,应该特别注意,目前F类馆藏量很大,借阅量也不少,但是由于基数大,导致流通率比例低下,从借阅的读者群中可以看出。建议降低此类图书的购买力度,适当调整图书经费的比例,控制其种类、数量,可采可不采的尽量不采,把有限的图书经费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关于T类图书流通率和它的馆藏量不相符的情况,由于专业类图书的特性,加之我校是以工科为主,因此还是要保持这种类的经费投入,毕竟这类图书的借阅量也是排列第一位的,说明它的借阅需求还是很大的。
(2)流通率高的几类图书的采购建议
H(语言、文字)、0(数理科学和化学)类图书既属于公共基础类用书,又属于专业用书,读者范围广,借阅的时间也相对集中,流通率高,建议加大采购力度,并加大复本量,我馆共分四个校区,H类、O类读者面广,样本库留下一本后,四个校区都应有一本,建议英语学历类和基础数理类的图书复本加大到5本。J(艺术)类图书。我校的艺术学院是一个新兴的学院,由原来的单一学科分成了多个系,包含美术、设计等专业,原来藏书基础薄弱,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此类图书的读者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读者,摄影类、欣赏类的图书可借阅读者面也很大,应加大这几类专业图书的收藏力度,但这类图书由于价格的关系,我们应尽量减少复本,增加种类。
I类(文艺)图书目前的馆藏量已经高达12.28%,流通率仍超过496.10%,是我馆流通率较高的一类图书,这类图书的出版发行量最大,也是读者阅读最多的图书。但是考虑到此类书籍借期短,周转快,我馆图书经费紧张,读者过度沉迷于此类图书会影响到学习,建议下调这类图书的采购比例,在采访工作中可对照馆藏进行有选择性的采购,对于我馆已收藏但已破损的名著应及时补充,网络小说、武侠小说不宜选购。总体来说,文科类图书的馆藏量已经很高,但是鉴于学生借阅量比较大,受学生欢迎,在采购的时候,I、K、J这三类图书可以通过特价购买,既可以增加馆藏,又可以节约经费,将经费投入到含金量比较高的理、工、农、医类的图书中。
通过对2008-2010年,三年图书利用率的分类统计分析,作为文献采访工作的参考依据,合理调配经费,突出收藏特色。尽量少花钱,多买书,买好书,用好每一分钱。把图书馆建设成河南科技大学乃至洛阳市的文献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