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建立一个安全快速的网站
解决信息资源的统一标准问题,实现快速上网。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质量基础是文献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如果数据库结构不能兼容,检索界面不一,检索途径不同,检索语言不统一,定会影响数据库的查准率,查全率,甚至造成整个数据库工程成为劳民伤财的工程,成为一堆“无用的垃圾”。计算机网络涉及到国家的政治、军事、文教等诸多领域,其中存贮、传输和处理则包括重要的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商业经济运行、科研数据等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会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关注的热点,甚至受到一些人的攻击。与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敏感部门相比,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所存贮、传输、处理的信息的密级较低,其重要性也不及上述部门。但是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读者信息库、流通数据库等信息是现代图书馆开展正常上作的必要条件,也可能受到网络上各种各样不安全因素的侵扰,造成数据丢失、篡改、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上作乃至全面瘫痪的后果。为此,我们要重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可在图书馆网站建立的同时,采用双服务器模式,为图书馆管理系统和网站,建立各自独立的服务器,安装各自的防火墙和资格认证系统,读者必须首先通过网站服务器的资格认证,才能访问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器,经过双重资格认证实现双重过滤,来有效杜绝恶意访问,从而有效保护图书馆管理数据的安全。
3.3 建立具有该数字城市本地自身特色的专题数据库
加强数字城市全文数据库建设。全文数据库的建成,首先给城域内的资源共享提供更
深层次的服务。但是全文数字化的成本较高,其利用率的高低尤其重要,必须慎重行事,一旦出现重复建设将造成严重的浪费。日前我国的文献数字化重点多集中于有资料价值和利用率较高的新文献上。公共图书馆承担着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记录和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资料的双重任务。图书馆网站,同样承担着这方面的任务,它必须能够体现当地的风上人情、文化传统,体现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拥有自己的特色。为了更好地表现图书馆网站的本城特色,要加强城市民间文化、习俗的搜集、整理,做好二次加工,建立读者赞赏和外界欢迎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专题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李满春.“数字城市”研究漫谈.城市规划汇刊,1999,(5):25-27, 58
2 英小勇.“数字城市”从狭义概念中走出 .计算机世界,2002(2):11-12
3 张黎,张建.数字城市与数字图书馆在天津城市数字化进程中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3):36-3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