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浅谈高校档案信息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4.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

高校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 同时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很难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档案工作的地位被削弱。据笔者从中西部高校的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高校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的档案意识比较淡薄,还存在老观念、老眼光看待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造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动力不足,经费得不到保证,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最终会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延缓,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5.档案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一是档案信息化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够健全。从法的角度而言,目前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法规尚未形成体系,难以有效地解决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档案行政执法薄弱,复合型档案信息安全法制人才欠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论文发表

二是档案信息化网络建设中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不够全面。我国的档案信息化网络建设目前处于内网、专网和外网同时使用阶段,档案信息化网络建设中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不够全面,使得档案信息系统变得非常脆弱,易受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另外,世界上每天都有大量的计算机病毒产生,同样会威胁档案网络的安全。

四、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加快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 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 是实现档案现代化, 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随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在掀起新的热潮,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档案信息化融入信息社会的脚步,使档案信息在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工作中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连接的战略举措,是摆在每个档案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思考,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档案信息化之路。

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及许多档案专家的建议和多年档案工作的实践经验,主要应该遵循:“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1.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观念、技术、设备、方法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整合和定位。档案管理者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档案管理者,应当成为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分析者与组织者,信息提供与传播者,信息利用导航者。为了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必须积极引进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要通过培养、引进和人才流动等方式,优化档案工作人才队伍结构,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综合实力,管理型、技术型、服务型、研究型相结合的创新团队,这是把高校档案事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

2.档案的标准化建设。

档案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和贯彻各种标准、规范, 使技术和分工协作有了统一的科学标准和依据, 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有机结合, 并在档案管理中取得最佳效果。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信息时代, 信息的共享与网络的沟通更依赖于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站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者的角度,加强统一协调和指导,组织力量研究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制定全国统一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规划, 统一思想, 协调行动。二是计算机领域的高端人才要研制、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三是各高校必须克服目前标准不一、各自为政的散乱局面, 打破在信息资源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等方面自成体系的状态。

档案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的支持,要逐步研究和完善发展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如信息技术人才政策、行业信息应用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标准。各方力量要共同酝酿制定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 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 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 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 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有效实现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3.档案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是高校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 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高校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论文发表。加快建立档案目录中心, 丰富档案数据资源储备, 为档案信息化做好后台数据库支持, 扎扎实实做好档案的著录工作: 第一步, 要将档案目录进行著录标引, 形成目录软盘数据。论文发表。第二步, 要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 实现全文信息数字化。只有将案卷级目录、文件级目录、文件全文录入计算机中, 才能完成目录数据库的建设。这些工作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有序进行。此外, 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数据的完整性。

4.高校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利用和保密并重的原则,加大档案网络化的开放和利用力度,增强档案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强计算机网络档案管理系统的监控,严格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内部局域网要与一切外部网实行物理隔离,对各种数据库要及时进行备份,保存到符合保管要求的脱机载体上,根据国家《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至少一式2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必要时,复制第3套,异地保存。'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和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5.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软科学课题研究。

要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水平,就要发挥有关学会、协会、机关、团体的作用,请一批专家、顾问和有专长、有经验的科技人员深入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

6.加强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指导、检查与督促。

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部门的重点工作,要充分认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自觉把高校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工作与各高校的办公自动化结合起来。各地高校要把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办公自动化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各高校档案馆 (室)要建立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或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各兄弟单位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归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分类指导。同时,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档案检查、档案年检、档案工作评估、档案目标管理的考核内容中去,经常进行评估与检查。有学者建议,教育部在对高校评估的同时,应该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蔺海波.亟待加快发展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关于高校档案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18日第12版.
[2]胡启立.中国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3] 张照余,吴品才. 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档案管理》,2007,(6).
[4] 宗文萍.初探新时期信息安全的法制保障.《信息网络安全》,2007,(4).
[5] 李晓静,孟世恩.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若干问题浅议.《档案天地》, 2008,(12).
[6] 郭红.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略论.《兰台世界》,2008,(2).
[7] 韩瑛.浅析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5(4) .
[8]王剑斌,钟丽娜.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23)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房屋档案管理特点
下一篇论文:浅谈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统计工作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