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浅论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新闻评论的重要性_信息传播

时间:2012-08-03  作者:试以

论文导读::灾难性事件报道。浅论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灾难性事件,新闻评论《人民日报》
 

一、 灾难性事件报道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通常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因而备受各方关注。

灾难性事件是不可预见性的,而且持续的时间往往长短不一,如果处理不当,其危害是严重的,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威胁。无论什么性质的灾难事件,在其爆发时,会立即引起各界的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闻媒介,因为它是社会公众所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传播,贯穿于灾难性事件发生的始终,有时它比身处其中的人更能了解其全貌。

二、《人民日报》关于玉树地震新闻评论的议题分析

(一) 样本介绍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它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信息传播,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更是受到各级、各界的重视。以下内容选取了《人民日报》从4月15日到4月28日14篇评论作为议题设置分析的样本,根据危机传播的几个阶段将媒体对玉树地震报道议题设置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分别是灾难突发期、蔓延期和解决期。

 

 

 

《人民日报》新闻评论

设置的议题

灾难突发期

《十三亿份关爱正集结驰援》

《不惜代价 抢救生命 救治伤员》

《上下同心 共御天灾》

维持公众情绪、给灾区人民信心与全力救灾情况

灾难蔓延期

《夺取营救生命保障民生斗争的胜利》

《同人民在一起》

《新校园、新家园,会有的!》

《悼念中铸就生命的坚强》

《毫不松懈 坚持到底》

《在一起,战胜灾难有了力量》

慰问与救灾 、救灾知识与心理抚慰、捐款与救灾物资、灾民的安置问题 、对遇难者举办的哀悼活动以及少量的灾后重建

灾难解决期

《敬礼,人民的守护神》

《让科学精神贯穿抗震救灾始终》

《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对参加抗震救灾人员的感谢、救灾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灾后重建的宣传动员等

(二) 样本分析

1.灾难突发期(4月15日—4月17日)抢占舆论至高点

在灾难突发期,《人民日报》共刊发了3篇评论,分别是《十三亿份关爱正集结驰援》、《不惜代价 抢救生命 救治伤员》和《上下同心 共御天灾》。玉树地震的第二天,《人民日报》评论的作者以感同身受的悲悯和深情拟写标题,发表了《十三亿份关爱正集结驰援》的评论,“请灾区同胞相信,13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相依……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于第一时间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从评论的角度可以看出,灾难发生后,各地的救援力量都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灾区,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尽全力营救幸存者。媒体在第一时间主动设置议题,同时借助意见领袖,抢占舆论至高点,保持了社会稳定,给予民众希望和力量。消除公众对危机的恐慌感,以防止流言的产生给社会带来危害。

在地震发生的第三天,《人民日报》发表了《不惜代价 抢救生命救治伤员》的评论文章,“灾情火急,人命关天期刊网。当前抗震救灾的第一任务就是救人治伤,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造成数百人遇难,万余人受伤。由于这一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救人,因此文章动之以情的号召把抢救生命,救治伤员放在第一位,要不惜一切代价搜救生还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这时的新闻媒体很好的发挥了本身的舆论引导作用这一特点,在此为大众设置了一个议题,把公众的舆论引向抢救生命信息传播,救治伤员上来。

随着搜救工作的进行,会有更多遇难者的遗体被挖掘出来,破碎的家园,亲人的痛失,所有这些会给灾区群众带来极大的恐慌。这个时候如果引导不好公众的舆论,可能造成地震灾区群众的心理情绪不稳,影响灾区工作的进行。因此,4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上下同心 共御天灾》的评论,“‘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玉树地震消息传来,胡锦涛主席决定推迟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提前回国。同样推迟了外事访问的温家宝总理,16日上午在玉树看望受灾群众时说:‘困难面前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两年前,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危难关头,人们喊出了‘我们都是汶川人’的雄壮呼声;今天,玉树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人们再次发出了‘玉树不倒,青海常青,十三亿人是坚强后盾’信心强音……”这时的《人民日报》把公众舆论的焦点引导到共同抵御灾难上来,全国人民是玉树的坚强后盾,要以“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来指导抢救工作,这些无疑给内心悲痛的灾区人民一个很好的抚慰。

2.灾难蔓延期(4月18日—4月23日)

在灾难蔓延期,《人民日报》共刊发6篇评论,分别是《夺取营救生命保障民生斗争的胜利》、《同人民在一起》、《新校园、新家园,会有的!》、《悼念中铸就生命的坚强》、《毫不松懈坚持到底》、《在一起,战胜灾难有了力量》。在灾难慢延期,抗震救灾工作正处在关键时刻,受灾群众已经得到了较妥善的安置,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正陆续到达灾区。使受众全面感受到政府如何救灾,如何安置灾民的情况的同时,更好的了解灾难的本身、灾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国家领导人对灾区的慰问,也是媒体设置议程的重点。因此《人民日报》的评论的摘要的意义。

其中在4月21日,全国人民为青海玉树地震中的遇难同胞举行哀悼活动信息传播,这是继汶川地震之后,十三亿中国人再次为自然灾害中的罹难同胞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悼念中铸就生命的坚强》的评论,评论强调了国家对救灾的高度重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对生者的莫大慰藉、对生命的最高尊重,给全国上下人民的齐心救灾注入了巨大力量,在引导公众舆论的同时也提升了国家和政府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这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已取得初步成果,媒体的评论文章主要是针对安抚生还者,强调全国人民都与玉树人民在一起共同抵御灾害,要毫不松懈坚持到底。

3.灾难解决期(4月24日一4月28日)

灾难解决期,抢救生还者暂时告一段落,抗震救灾的重点放在了灾后重建和典型人物事迹的总结性报道上。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主要有《敬礼,人民的守护神》、《让科学精神贯穿抗震救灾始终》、《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这时的报道属于救灾的后期,对于受灾群众相关情况的评论比灾难蔓延期少了一些,内容主要包括对参加抗震救灾人员的感谢、救灾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灾后重建的宣传动员等几个方面。如在《敬礼,人民的守护神》评论中“忘生死、援骨肉,这是一支爱民如天、鱼水情深的仁义之师。灾区群众的生死相托,是对人民子弟兵最深的信赖。”报道还指出,这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已经到了收尾阶段,灾区人民也基本安置下来,灾后重建成为日后工作的中心。

三、《人民日报》对玉树地震评论议程设置成功的表现

(一) 议题设置有针对性地引导舆论

《人民日报》在玉树地震中根据灾难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文章。例如灾难突发时,受众正处于慌乱阶段,这一时期的内容设置主要集中抗震救灾的动员上、号召全民团结协力,共抗灾难期刊网。在灾难蔓延期,设置议题更全面、具体。这一时期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慰问、救灾以及灾民的安置问题等。后续评论则是关于灾后重建,典型人物事迹的总结性报道等等。在安抚受众情绪,有效引导舆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对灾区人民的心里情绪实现有效的安抚

灾难发生后,《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十三亿份关爱正集结驰援》中指出,全国的救援力量正在集结,党政机关领导也表态要全力抢救生命,这些都给了正处于极度悲痛中的玉树人民莫大的安慰。随着灾后救援的进行,《人民日报》陆续发表《上下同心共御天灾》、《悼念中铸就生命的坚强》、《在一起,战胜灾难有了力量》、《敬礼,人民的守护神》等评论文章,这些评论从不同角度给了灾区人民巨大的鼓舞,使他们的心里情绪得到了有效的安慰。

(三)注重报道、评论的及时性

在突发性灾难发生后,能否及时、准确的发布评论进行引导,成为舆论引导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灾难发生后信息传播,如果媒体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就有可能给社会和人们带来恐慌。这方面,我国媒体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SARS时期,由于媒体开始采取了沉默的态度,没有及时发布关于疫情的相关信息,也没有相关的评论,没有起到引导公众话语的作用,使得受众对媒体和政府失去了信心,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恐慌。从SARS的教训中,我们就能够了解到,及时发布信息,对有效引导舆论有重大意义。

结论

今年我国发生了很多突发性的灾难事件,比如刚刚发生的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等,在突发性灾难事件面前,我国的媒体已经可以很从容的应对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了。但在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上还是《人民日报》的评论最具权威性,其地位是其它媒体很难动摇的,其它媒体很能做出比较有深度和权威的新闻评论,这是我国其它媒体应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政府和其它媒体都应该看到《人民日报》在玉树地震中成功引导舆论的经验,能够适当予以借鉴,以应对以后各种突发事件和潜在的危机。


参考文献
[1]徐庭婧.《人民日报》汶川地震报道的议题设置研究.
[2]《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http://www.jhnews.com.cn/zt/2010-01/20/content_868221.htm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析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与读者服务工作_图书馆
下一篇论文:与时代政治同步的文学——《人民文学》1976年复刊研究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