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从社会语言学看“伪娘”一词的流行,信息传播。
论文关键词:从社会语言学看“伪娘”一词的流行
2010年5月第二周是充满“雷”的一周,迅速走红成为浪尖人物的“伪娘”刘著雷着人们的眼睛,面对李咏“上大学不失身等于白上了”的言论,人们传统的道德观也被雷着了; Lady Gaga一身黑色的蕾丝内衣配上了敞开穿的风衣,外出闲逛,Gaga姐特立独行的打扮方式,让人们惊呼:不亏是雷后啊!当然,在诸多的雷人中,最被人们关注的还是“伪娘”刘著,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伪娘。这个词来的正是时候。如果说之前的李宇春,曾亦可,还是属于性别差异的问题,那么今年的“快男”无疑让争议来得更加猛烈与刺激。在电脑上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搜索信息传播,都可见到很多篇关于“伪娘”的文章。本文从社会称谓的角度考察了“伪娘”一词流行的原因,并分析了其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栖居在其上的社会价值判断、情感色彩、历史沉淀。
一、称谓
《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语的定义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称谓语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诸多特征,如身份、年龄、职业。称谓语反映了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态度等[1]。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活动的基本要求。使用称谓得当,表现出尊重、亲切和文雅,能使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的距离;[2]。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谓称呼语是语言交际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同时,称呼语又是一个敏感开放的词汇系统,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引起称呼语意义及其功能的变化。[5]当今的中国社会可谓是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互联网的日益盛行,中国的社会结构及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论文提纲格式。称呼语作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标记,它的变化更能深刻地展现出一个社会及其语言系统的发展与变化。
二、“伪娘”流行的语言学原因
1.“伪娘”的流行符合语言的便利性、经济性原则
“伪娘”是对拥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且变装后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甚至连声音都接近女性的一类人的称呼。是对“假女子”的简称,而“伪娘”较“假女人,二椅子,娘娘腔”更能准确地表达生活中“假女子”准确的身份,且这一称呼在口头称谓的时候不上口、不简洁。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自然要求对“假女子”的称呼尽量地简洁,而且还要顺口。另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迫使出现频率高的词语采用减缩的形式出现。再比如,超女(超级女声)、神六(神舟六号)等。“伪娘”是从网络开始流行的,同其他网络流行语一样,网络交际中,网民们使用缩略语进行交流是一种普遍现象。如英文缩写:(please)pls,(follow me)fm等等。汉字缩写:脱光(摆脱光棍的生活),量贩(大量批发)。拼音缩写:WBD(wang ba dan,王八蛋),SJB(shen jingbing,神经病)信息传播,BB(bao bao)等等。
2.“伪娘”体现了语言构词的类推原理和相似性原则
汉语造词时,往往采用语言中原有的词语作为造词的依据,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做某些成分的改换是新词产生的主要途径。封建社会对“伪君子”一词。即假君子。伪君子:表面正派高尚,实际上卑鄙无耻的人。在中国,一切假的东西前都可以冠以“伪”字,如伪廉(假装廉洁);伪行(假装出某种行为;假装);伪冒(假冒;冒充);伪从(假作同意);伪军(抗日战争时期对汉奸军队的总称)等等。几年前,有一场风风火火的选秀节目,使得具有中性美的几个女孩子,一下子红遍大江南北。那时候就有人戏谑的称呼她们为伪男,伪爷。于是当有类似的现象产生,即男孩子拥有女性的美貌与气质,同时扮成女孩的模样时,“伪娘”一词便流行开来,而且得到大家的认同。可见“伪娘”体现了语言构词的类推原理和相似性原则。
3.“伪娘”体现了网络语言创造性、调侃性、趣味性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阴柔形的男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还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对于这样的男人,人们以前都是用二椅子,娘娘腔之类的词汇来表达厌恶之情。但是网络上简称为“伪娘”后,就冲淡了这种厌恶之情,反而增加了某种亲切感,因为在中国,母亲也被称为娘亲,对与中国人来说,“娘”是一个很亲切的词汇。喊娘比喊妈妈挺起来更亲切,关系也更为亲近。“伪娘”一词的出现反映了网民们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无奈、调侃与接受的态度。
三、“伪娘”流行的社会文化原因
1.娱乐意识的提升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不断增加,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导致现代人的接受能力增强信息传播,也许伪娘正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某些发展趋势或者社会现状。我们不应该阻挡这种事物的存在,相反,应该理解并接受它,因此,伪娘其实并不伪,它只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折射或者说是缩影而已论文提纲格式。事实上,伪娘也颇受部分大众的欢迎,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也反映了现代人娱乐意识的提升。不管怎么说,娱乐就是娱乐,只要大家看着高兴,享受就好。
2.时代的进步
如今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帅哥美女多如过江之鲫,一般人已经很难入观众法眼,所以像李宇春这样具有中性气质,却又比男人气质纯净的特别的女人会大受欢迎,所以,像伪娘们这样具有雌性气质,却又比女人气质纯净的特别的男人也会大受欢迎。放在以前,“著姐”或许根本上不了选秀舞台,甚至很有可能直接就因为异装癖而被送入了精神病院,现在她却自信地占在无数观众面前表演才艺,这就是时代的进步;他甚至也颠覆了部分观众对“假女人”的固有认识,消除了厌恶感。
3.社会注重个性的产物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包括对另类的事物的态度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样板化”的人太多,真正有个性的人太少。这个时代太不缺乏千篇一律了信息传播,百花齐放才是文化繁荣的表现。当然,很多人还是喜欢传统的,规规矩矩的人。但是,那些具有自己鲜明特色,张扬个性的人似乎更能让人眼前一亮,因此在这样的一个注重个性,张扬个性的社会背景下,伪娘才得以被人们接受,欣赏。这是时代进步社会宽容的提升,当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挑衅。
四、结语
称谓语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并随主流思想隐含在语言和文化中。“伪娘”一词的流行反映了当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在这样的一个注重个性,张扬个性的社会背景下,伪娘才得以被人们接受,欣赏。这种现象反映了时代进步与文化的繁荣。同时“伪娘”一词也体现了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参考文献:
[1]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赵关印.现代礼仪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3]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戴庆厦.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7.
[5]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