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新兴的话语分析方法,旨在用来揭示在语言当中隐藏的权力、意识形态和霸权。本文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从转换、分类、及物性和情态四个方面分析了大众传媒语言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目的是帮助语言使用者注意语言形式的选择,为人们提供有效的阅读分析方法,唤醒人们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批评性阅读意识,增强性别差异意识,进而消除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偏见。
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批评性话语分析,转换,分类,及物性,情态
1.引言
社会的变革和女权运动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语言与性别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此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并提出了颇有价值的相关理论。然而,对此问题的研究大部分是从语言形式的选择进行,只重视对男女不同性别的语言运用的研究。语言是一种反映人们意识形态的系统,也就是说,对特定语言形式的选择是由语言使用者意识形态决定的。目前,从意识形态方面对性别歧视所进行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大众媒体中的语言代表并能强化读者对性别的固有印象,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载体并在使其自然内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即试图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大众传媒语言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
2.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一般方法
批评语言学家通过分析话语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情态,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辛斌(2002)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特别注意语篇生成者在及物性,情态和分类等方面做出的选择,以及不同句子结构之间的相互转换所产生的不同意义。”
3.大众传媒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实例分析
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体,在大部分时候包括电视,杂志,报纸,互联网和数以百万计的人利用其他有技术能力提供信息的手段。本研究中大多数资料是从2001年至2008年的新闻报道中选出来的。
3.1 从分类的角度分析大众传媒语言中性别歧视
分类是指用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语篇分类系统是指语篇对人和事物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分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核心期刊。语篇的分类体系往往最能反映说话人的世界观,因而也最具有意识形态意义(Flower,1991)。 在英语中,有许多用来描述女性和男性的词,但是在选词上是有区别的,比如当我们描述一个good-looking women 的时候我们用beautiful,pretty情态,lovely,charming,appealing,attractive这些词,但是当描述男性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如以下两例分别选自《卫报》和《观察》的两个标题: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Guardian on Sat. Jan 12,2008)
Sex slaves’ win cashing legal deal
(The Observer on Sun. Dec 16,2007)
从以上这两个标题我们可以想象蜘蛛女之吻到底如何,谁究竟是性奴隶。事实上,在报道中指的是那些被迫成为妓女的妇女。对一个女人来说,被迫做妓女意味着是一场灾难,本应该获得是同情和安慰。然而,当读者看到这些标题是,不是给予同情和安慰,而是嘲笑和讽刺。通过标题中分类的使用,对妇女的不公平对待,记者对妇女的冷漠和不尊重展现给了读者。
3.2 从转换的角度分析大众传媒语言中性别歧视
辛斌(2005)认为:“‘转换’一词来自生成语法情态,但其含义不同。在生成转换语法中,它仅指两种语法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但在批评语言学里,这种关系必须从话语的性质、语境和目的等方面加以理解。另外,‘转换’有时也指语篇中意识形态的变化过程。”英语语篇中的转换主要指名物化(Nominalization)和被动化(Passivization)的运用。名物化是Halliday所指出的概念隐喻中的一种,它指的是把句子中的动词和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和名词词组,从而使名词和名词词组获得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而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比如:
① Houston Mother Kills 5 Children. (from Associated Press,Jun 212001)
② Family of Six Dead in Murder-Suicide. (from Associated Press,Mar 162002)
③ Mom confesses she killed autistic child. (from Associated Press,Jan 122008)
④ Marion Jones gets 6 months in prison.(from Associates Press,Jan 122008)
以上四个标题都是出自母语是英语的国家,都是有关犯罪分子的报道。标题①,③,和标题 ④ 都是主动语态. 只有标题②是被动语态. 在标题①,③,和 标题④中 actors 分别是是 HoustonMother情态,Mom and Marion Jones,她们都是女性罪犯。然而,情况完全相反事实上标题2中的actor不是罪犯而是受害者,而真正的凶手父亲在文中才能发现,但是作者在标题中省略了,并且使用了被动语态。记者在标题中提到受害者成功的吸引了读者对凶手的注意力,但是同时我们从这些语言当中也看了性别歧视。
3.3 从情态的角度分析大众传媒语言中性别歧视
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成分。情态所标记的是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认知性态度、评价性态度。认知性态度指真实、信念、可能性和确定性等。评价性态度指合意性、偏好、意图和操纵等。“考察语篇的情态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a)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作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b)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 ,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在新闻语篇中,说话者常常利用情态手段传递其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意图。本文考察情态系统的目的就是弄清说话者的态度,揭示其真正的意图。以下是从文章:“When Violence Hits Home”得出的结果见图1。

图1
从图1 这些情态动词的分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情态词在性别之间的用法差异。然而,那些正式的语言中的主语很少是女性或者是和女性有关的东西。我们所以可以说在大众媒体语言中“Men are always given to more power thanwomen”核心期刊。
3.4从及物性的角度分析大众传媒语言中性别歧视
概念功能是用来表达新的信息或是给听话者传递一定的未知内容。整个及物性系统是概念内容的一部分 ,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及物性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Halliday认为及物性是人们用语言描述现实的基石。它把人们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描述成各种不同的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element)。过程主要分为6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现实世界中的一个过程,在语言上可用及物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过程来叙述;也可以用同一类型过程叙述,但需要变换参与者的位置。语篇中过程的选择参与者位置的安排,都体现了意识形态。例如:
来自“When Violence Hits Home”(TIME Magazine in 1995)的材料见表1。
element
clause no.
|
actor
|
process
|
goal
|
1
|
Dana (female)
|
hide
|
the bruises
|
3
|
Ted (male)
|
ambush
|
Dana
|
4
|
Ted (male)
|
lop off
|
Dana’s ponytail
|
5
|
Ted (male)
|
grab
|
her throat
|
6
|
Dana (female)
|
got off
|
———
|
7
|
She
|
lose
|
her hearing
|
8
|
Ted (male)
|
slam
|
her
|
9
|
Ted (male)
|
kick
|
her
|
10
|
Ted (male)
|
stuff
|
her body
|
15
|
I (male)
|
love
|
you (Dana)
|
从表1 的结果看情态,很显然无论是文本或者是段落性的语言材料中都存有对妇女性别差异方面的语言。所以读者不能只看表面,注意实质性的东西。及物性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隐藏在大众传媒语言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4.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之后,对所选语料进行分析,通过将转换、分类、及物性和情态等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有力分析工具应用到语料分析的实践中去,女性没有权利、不坚决、饱受歧视的形象毫无隐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通过本文的分析作者意在帮助语言使用者注意语言形式的选择,为人们提供有效的阅读分析方法,唤醒人们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批评性阅读意识,增强性别差异意识,进而消除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偏。
[参考文献]
[1]Fowler,R.,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in the Pres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1.
[2]Fowler,R.,On Critical Linguistic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V.1 London & NewYork: Routledge,2002.
[3]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 现代外语,1996,1.
[4]辛斌.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4.
[5]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 上海外语教育研究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