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导读:排球的教学和训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不论是技、战术的学习还是心理训练都离不开人的认知行为。在日常的教学中,各种外界信息无时无刻不存在,这就存在练习者对外界信息的认知问题。有研究已经证实了在排球的教学和训练中思维训练模式优于传统的教学和训练模式,而思维贯穿认知的全过程,如果在排球的教学和训练中引进认知训练模式,其教学和训练的效果是否会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效果好呢,有什么优点呢?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旨在探索认知模式在排球教学和训练中的作用效果,为相关人员进行教学和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关键词:排球,教学,认知模式
 
 排球的教学和训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不论是技、战术的学习还是心理训练都离不开人的认知行为。认知是人对外界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过程。一般把这一过程概括为由四种成分所组成的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在日常的教学中,各种外界信息无时无刻不存在,这就存在练习者对外界信息的认知问题。有研究已经证实了在排球的教学和训练中思维训练模式优于传统的教学和训练模式,而思维贯穿认知的全过程,如果在排球的教学和训练中引进认知训练模式,其教学和训练的效果是否会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效果好呢,有什么优点呢?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旨在探索认知模式在排球教学和训练中的作用效果,为相关人员进行教学和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1 建模与评价指标 1.1 建立认知模式 本模式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之上,依据认知理论,以战术为载体,创设一定的教学训练情景,是认知理论在排球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见表1)。 1.2 建立评价指标 为客观评价本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拟订了评价指标,并对省内外的13位业内专家和高校排球专业的教授、副教授进行函调,经信度和效度检验,最终确定评价测试指标(见表2)。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中国计量学院2006级60名排球选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60人分成两组,每组30人,其中一组为实验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实验前先对两组成员的认知能力做测试. 2.2 研究方法 2.2.1 观看比赛录像法 在课前10~15min内,给学生观赏世界男排联赛中国队小组赛和决赛的比赛实况视频,以此作为战术信息提供来源。 2.2.2 实验法 将制定的新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进行时间为3个月。 2.2.3 文献资料法 参考认知理论和排球训练、教学理论等相关文献及理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2.4 数理统计法 所获得数据全部在 SPSS 12.0上统计处理,运用配对T检验对实验结果作对比分析。 2.2.5 问卷调查法 实验结束后,对被试发放调查问卷,进一步综合评价新教学模式的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经T检验,P>0.05(见表3),表明两组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当,具有可比性。 表1排球教学训练的认知模式   
    
        
            | 步骤 | 训练程序 | 训练内容 | 内涵 | 时间/min |  
            | 1 | 感知信息 | 观看比赛录像 | 启发诱导 | 10~15 |  
            | 2 | 记忆信息 | 回忆比赛中所运用的战术 | 思路引导 | 5~10 |  
            | 3 | 控制信息 | 复述、评价并总结上述战术 | 把握互动 | 20 |  
            | 4 | 应用信息 | 借鉴上述战术进行演练 | 强化战术意识 | 45~55 |    表2新模式评价指标及分值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测评方法 | 评价标准与分值(10分制) |  
            | 10-7.6 | 7.5-5.0 | 4.9-2.6 | 2.5-0.1 |  
            | 信息感知 | 战术理论知识 | 笔试闭卷 |     |     |     |     |  
            | 信息评价 | 录像战术分析 | 口头表达 |     |     |     |     |  
            | 信息运用 | 进攻战术设计和演练 | 笔试、表现 |     |     |     |     |    表3实验前认知能力测试结果   
    
        
            | 组别 | 战术理论知识 |     | 录像战术分析 |     | 进攻战术设计和演练 |  
            | M±SD | P |     | M±SD | P |     | M±SD | P |  
            | 实验组 | 7.7±0.3 | >0.05 |     | 6.8±0.1 | >0.05 |     | 6.9±0.3 | >0.05 |  
            | 对照组 | 7.8±0.2 | 6.9±0.2 | 6.9±0.1 |    实验结束后,与实验前比较结果(见表4)。 表4实验测试结果对比   
    
        
            | 组别 | 战术理论知识 |     | 录像战术分析 |     | 进攻战术设计和演练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P | 实验前 | 实验后 | P | 实验前 | 实验后 | P |  
            | 实验组 | 7.7 | 8.6?0.1 | <0.05 |     | 6.8 | 8.4 | <0.01 |     | 6.9 | 8.1 | <0.01 |  
            | 0.3 |     | 0.1 | 0.3 | 0.3 | 0.2 |  
            | 对照组 | 7.8 | 8.0?0.3 | 6.9 | 7.9 | 6.9 | 7.5 |  
            | 0.2 |     | 0.2 | 0.2 | 0.1 | 0.3 |    3.1 战术理论知识对比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通过3个月的实验,战术理论成绩高于实验前的成绩,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其原因可能在于实验组在训练中增设了认知教学模式,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的教学情景,运用观看比赛实况录像给予学生生动的战术感性材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把书本上的抽象战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的具体对象,化平面视觉为立体的视觉感受,化静态知识为动态运用,使枯燥的战术理论教学训练变的趣味横生,加深了学生对战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为理论知识的摄入提供动力源泉。 3.2 比赛片段评价对比分析 由表4两组学生录象战术评价的成绩可以看出,两组学生的成绩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的成绩提高的程度较大,而且得分具有高度显著差异,说明新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战术理论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其原因在于,认知模式强化了学生对信息的控制能力,能够对获得的战术信息展开思考,对于战术运用的合理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样就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而且在对战术的评价中,大家相互交流观点和认识,互通优劣,从而对战术的认识比较准确和全面。因此在这种自由评价和交流的氛围下,学生对信息的把握与整合能力比传统训练组的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3.3 进攻战术设计和演练对比分析 由表4两组学生进攻战术设计成绩可以看出,两组的成绩较3个月前均有提高,但实验组的提高程度更大,且前后成绩间存在高度显著差异,说明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合理运用战术的能力。其原因在于新教学模式是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存在频繁的信息交流,这些交流无形中必然会增加学生的信息量,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信息来支配,可以根据对手的攻防特点和重点做出相应的防攻战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发挥出最大潜能,加强了排球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实验证明,只要教给学生学习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会积极的查阅资料,思考问题,拓宽已知领域,挖掘未知领域的知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4 问卷综合评价分析 本训练模式实验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实验综合评价问卷调查。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4份,回收率为90%,调查中有80%的学生认为此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有92%的学生认为此模式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90%的学生认为此模式有利于自己认知系统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见,认知训练新模式在排球教学中确实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4 结论 排球训练认知模式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为排球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且,新训练教学模式也突出了教师教学的指导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对于成绩的考核也比较多样化,能更加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11
 [2] 冯洪,李宁,等.排球战术教学训练的思维训练模式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8(1):120-121
 [3] 林勇. 排球课加强认知训练的实验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91-93
 [4] 董伦红,周威.认知策略和篮球运动训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3):42-45
 [5] 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