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疲劳机制的产生和运动后的康复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目的在于提高对运动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方法
 

疲劳的产生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迄今为止人们对疲劳的生理机制仍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既然疲劳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生理现象,那么对运动员的训练来说,恢复手段的采用和实施就有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收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假说,目的在于提高对运动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把训练和其后的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速度,提高有机体的运动能力。

1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2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2.1概念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在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后出现的工作能力暂时下降,是有运动引起的一种特有的生理现象。又将疲劳的定义完整的概括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特定的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个疲劳定的特点是:①把产生疲劳时,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HR,BP,玩二、闪烁值、计算机加法试验、符号的变别试验等等。

2.2疲劳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运动性疲劳在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有其不同的主要表现,躯体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运动性疲劳应是身心的生理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个复杂过程。目前关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众说纷纭,归纳其观点主要有四种学说。

2.2.1 能源“耗竭”学说

作为运动员动力的能源,能量的主要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和有氧或无氧代谢,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运动使血搪浓度大幅度降低,能源物质被耗竭。机体不能维持预定强度,出现了疲劳。

2.2.2疲劳物质“堵塞”学说

机体进行大强度运动时,需氧量大于吸氧量,能量主要来源于无氧代谢,其代谢产物为HL、尿酸、尿素、肌配、肌酸,这些物质在运动肌中大量的积蓄,细胞内PH值下降致使细胞内酸中毒,进而抑制糖酵解,使肌肉活动发生障碍而产生疲劳。

2.2.3机内环境“突变”学说

这种学说从运动时细胞内能量物质消耗,肌肉力量下降,肌肉兴奋性及活动性综合现象来解释疲劳产生原因。长时间激烈运动,机体内部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致使皮层下中枢的协调功能紊乱,引起某些内脏器官的机能改变,工作效率低下,因而出现疲劳。

2.2.4中枢神经失调学说

人体连续从事负荷的运动,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均衡遭到破坏,造成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破坏了原有的动力定型,导致皮层下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引起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失调。

2.3疲劳的判断

寻找比较灵敏、客观的指标来判断疲劳,对科学合理指导运动训练和比赛有很大实用价值。评定疲劳的指标和方法很多,笔者暂且把它们分为三种。

2.3.1主观感觉。

每次训练后稍有疲劳和肌肉酸痛是正常的,一般来说经过休息后症状自然消除,但如果感到梢神不振、厌烦训练、无力、困倦气短、胸部憋闷等不良现象,要引起注意。毕业论文,运动性疲劳。

2.3.2观察评定

教练员或队医如发现运动员动作僵硬、错误增多、动作幅度速度减小、思想不集中或厌烦运动、成绩下降,应及时调整运动量,以便有足够调整恢复时间。

2.3.4生理指标的变化。

生理学指标有根据体重变化和下肢围度测量可以作为判断疲劳的指标。大运动量训练后,肌肉内代谢产物增多,神经疲劳致使肌纤维募集减少,肌力下降。用握力计、智力计可以作为测定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工具。测定反应神经机能的一系列指标可以判断人体疲劳。具体说来有反应时、血压体位反射和皮肤空间闭等。毕业论文,运动性疲劳。生物化学指标主要有血红蛋白、血乳酸、尿蛋白和血尿素氮等。毕业论文,运动性疲劳。一般都是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测试条件选择指标,通常是在训练不同时段、训练后、第二天清晨取样测定。

4运动疲劳的恢复

疲劳的产生是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无法避免的生理现象,运功训练要求教练员、运动员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恢复手段。为此,针对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我们进行了访问和调查。

4.1影响恢复速度的因素

4.1.1年龄:不同年龄的运动员同等负荷训练后恢复时间不同

4.1.2训练程度:运动能力和成绩提高本质上是在科学训练基础之上各种因素于新水平达到平衡,表现为适应。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对训练所带来刺激反应小,适应快因此恢复也快。

4.1.3性别:女运动员恢复速度较男运动员慢,这种差异是由女子本身所具有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

4.1.4气候、季节:从人的生理规律来看,春夏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和组织更新速度比冬季快,所以同样负荷训练后,夏季恢复快。

4.2疲劳恢复手段应用

疲劳是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无法避免的生理现象,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运动训练中出现的疲劳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地恢复手段。我们通过对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发生的部位和影响疲劳恢复的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结合对教练员和运动

员疲劳恢复方法的调查研究,我们归纳出疲劳的恢复手段一般分为生物学方法和心理学方法。

4.2.1生物学方法

运动员应该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提高睡眠质量,积极性休息,有研究提出,积极性休息的最适宜运动强度是最大吸氧量强度的20%~60%之间。还有研究提出训练比赛后,工作肌在休息时其对抗肌做一定量运动,更有利于工作肌恢复。合理安排训练。另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如下:

(1) 水疗。水的浮力、压力、水流所产生的机械力刺激,起到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2)热水浴(40°c~44°c)10~15 min,温水浴(37°c~39°c)10~20min,水浴之后再施按摩效果会更佳。毕业论文,运动性疲劳。桑拿、蒸气浴等疗法,每周一次,每次l0~15min。

(3)高压氧舱疗法。短时大强度项目训练后,在2~2.5个标准大气压氧舱吸氧5~l0min,有利恢复。负氧离子疗法;

(4)按摩疗法,训练前采用切击、叩击等重手法按摩15~20min,可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训练后采用揉、擦等手法按摩20~30min,可达到放松、加快恢复的目的。

(5)物理疗法,主要是利用光、电、温度、压力等物理刺激,以加速体内微循环进而达到活血散淤的作用。

(6) 营养疗法,营养疗法既是一种恢复方法又是一种训练手段。从恢复角度来说,运动员如缺乏必要营养,不但会延缓恢复速度而且还会导致机能减弱。毕业论文,运动性疲劳。毕业论文,运动性疲劳。其主要途径是高糖膳食和肌糖元恢复;服用维生素c(训练期每天l00mg,比赛期每天300mg,均分三次服用),连续补充一周。

(7)运动疗法,进行太极拳、气功、散步等运动疗法,可有效地消除机体的疲劳。

4.2.2心理学方法

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神经能消耗大于体能消耗,生理和心理恢复应统筹兼顾,不能舍一取一。运动训练结束后,运动员可以通过语言、暗示、诱导等方法,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加速疲劳的消除。心理训练一般要在专门人员指导下进行。

5结论

5.1疲劳是运动训练必然产生的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和技术的发挥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教练员必须要对运动员的疲劳问题加以重视,把消除运动员的疲劳作为运动训练的整体的一部分来重视起来。

5.2消除与恢复疲劳的方法很多,教练员要通过对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进一步了解,不断掌握判断疲劳发生的方法,来经常了解运动员疲劳的程度,并针对不同的疲劳情况,选择几种方法配合运用,才能加快运动员疲劳的恢复,从而达到尽快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静宜,等.综合消除运动疲劳措施效果的初步观察北京体院学报,1993
2杨静宜,等.评价消除疲劳效果指标敏惑性的研究.北京体院学报.1994
3曲宗湖,等.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训练综合研究.科学论文选.北京体院出版社,1993
4冯炜权,等.血乳酸与运动训练一应用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5冯炜权.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民运动能力的研究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排球技战术教学中认知模式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论文:浅谈教学比赛中对篮球教学的作用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