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地区体育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调查研究 |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
|
|
2.2.1.2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间有一定差距。
新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实施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这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提出了挑战。然而,体育教师得不到进修、培训,他们的知识长期相对固定和僵化,教学论知识陈旧,再加上缺乏广泛的多学科交叉知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新课标的实施。在调查中发现,仅有25%中学体育教师有机会参加新课程标准培训和观摩。在所有培训、观摩的教师当中,农村体育教师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2.2.1.3 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之间矛盾明显。
从教师的教学方式看,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单一,新课程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更多创新。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看,以往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要求,应该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不断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和新的教学理论相结合,开发能够满足新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从调查中发现,有近30%的教师已经习惯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太深,还将体育课在理解上坚持原来的“体质体育观”,在实践上定位于原来的课程要求上,在改革中仍然沿用这些旧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便有所改变,也是新旧结合使用。
2.2.1.4 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不是很积极。
在访谈中发现,体育教师虽然对新课程标准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但在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之间尚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年龄大的老教师,这样的态度妨碍了新课程标准的推广。
2.2.2 新课程标准本身也不够完善。
虽然新课程标准有许多独到之处,但作为新事物,它本身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没有作具体规定,这反而让许多体育教师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新课程标准教学手段与评价方法的不足使得体育教师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不知道根据什么来进行评价,教学中也没有更多实际的操作模式提供。在思想理念上新课程标准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些进步在实际操作上不能体现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将新课程理念与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终身体育和均衡而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网。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从体育课程的特点出发,全面准确的贯彻和落实体育新课程理念,将其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体育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能力。
3.2 合理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改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内容,调整思维方式。在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以体育专业知识为主的跨学科知识、注意保持体育专业知识结构的活跃状态、改进获取体育专业知识的方式。
3.3 转变体育教学方式,正确处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间要形成一种良性的服务机制,尽量让自己的教学方式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灵活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组合创新,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最优化。
3.4 新课程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手段及评价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既要体育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也必须适应现在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傅建霞,杨洪辉.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苏北地区适应性调查[J].体育学刊,2004,3
[3] 嵇明海,张春宝.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J].中国学校体育,2004,1
[4] 建宏,黄辉宁. 实施体育课改的问题与方略[J].中国学校体育,2004,5
[5] 陈秀华,倪胜勇. 南通市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及问题[J].体育教学,2006,1
[6] 武云飞. 谈新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