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对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严格遵循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的基本原则。
论文关键词:中小银行,渠道建设,原则
截至2009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787690.5亿元,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400890.2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117849.8亿元,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56800.1亿元,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212150.6亿元。[①]据此推算,中小商业银行总资产大约在386800亿元左右,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大致为49%。[②]由此可见,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监管部门关于渠道建设政策调整为中小商业银行设立异地机构和县域等机构提供了足够空间
2009年4月30日,银监会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政策进行调整并下发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根据《调整意见》,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范围下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将省内分支机构审批权限下放给各省银监局;要求商业银行科学制定机构发展规划;鼓励商业银行优先到西部、东北等银行机构较少地区、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并对符合监管导向的相关申请予以优先支持;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准入门槛与银行法人机构的总体情况相结合;不再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分行和支行设定统一的营运资金要求,由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根据业务发展和资本管理需要统筹调节、配置。这次市场准入调整,主要针对的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其初衷主要是放宽和简化机构设立,通过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来加强金融对地方经济中小银行,特别是县域和“三农”以及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1]因此,可以说,银监会的这项新政策,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纷纷加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队伍、发展有形网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的监管政策调整后,各家中小商业银行如同脱僵的骏马,立即在全国掀起设立异地分行的热潮。2009年6月招商银行表示预计在09年内筹集20家二级分行;渤海银行董事长刘宝凤计划年内分行总数达到13~14家,争取2010年在全国设立20家分行和50~60家支行,初步完成全国网点布局。[③]
(二)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上选择相反的策略
与中小商业银行高热情设立分支机构、扩大有形网点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大规模网点撤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曾出现一股国有商业银行兴建银行网点的风潮,造成了后来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过多,甚至泛滥的不良后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同一区域内的各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盲目乱设网点,且竞争也趋于无序,最终造成了许多银行网点都“吃不饱”的恶果论文开题报告。为了减少这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量浪费,各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着手银行网点的撤并,并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使之更为有序。国有商业银行这种对机构设置的策略,使得中小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中小商业银行目前情况下,大力进行网点建设是增强其竞争力,还是增加未来负担,以及将来中小商业银行是否还会走国有商业银行在网点建设的老路。
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既关系到中小商业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巩固,也影响着中小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质量。当前,监管部门放宽了中小商业银行设立异地机构和县城等机构的准入条件,为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提供了空间,然而在这个空间到底利用到什么程度,当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中小商业银行的自身条件,严格遵循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小商业银行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渠道建设。
二、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的原则
由于网点是我国银行业目前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最主要且是最重要的手段,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着网点布局不合理、网点长期经营低效等诸多问题。因此进行渠道建设,加大不同类型渠道的整合力度,已成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追求自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必要手段。中小商业银行在进行渠道建设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适应外部生存环境的原则
中小商业银行想要在某一地区进行渠道建设时中小银行,首先一定要了解这个地区的具体情况,然后再决定银行是否适合在这一地区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而了解这一地区的情况包括要掌握并分析当地金融资源状况、面临客户的金融意识。
第一,当地金融资源。中小商业银行首先应对当地客户的潜在的存、贷款需求能力进行评估,同时需结合银行自身资金状况和发展潜力,分析并判断银行在这一地区对渠道建设进行投入有无必要;银行对该网店进行渠道建设时,应采取何种运营管理流程和服务模式才能最终实现成本和效益的最优。
第二,客户的金融意识。中小商业银行在扩建网点前需要调查清楚当地居民普遍存在的金融意识,然后根据客户存在的金融意识,进行渠道建设。具体而言,就是对当地客户所愿意接受的银行的销售渠道和服务渠道要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如客户更倾向于接受传统销售渠道,还是新兴销售渠道;在新兴销售渠道中,客户更愿意选择自助银行、网上银行还是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或者其它新兴渠道等。中小商业银行应在充分了解客户金融意识的基础上来确定自己的销售渠道和服务渠道。
(二)集约化原则
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都是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即粗放型的发展战略占据主要地位,这种业务发展路径资本消耗高,风险高,盈利能力低,资本金补充渠道不顺畅。[2]而在当前资本充足率已经成为监管当局重点监管指标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必须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促使其由粗放型逐步转向集约型,由单纯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银行实力,转变为通过将银行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产收益率来增强银行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银行有限的资源的作用和潜力,推进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立足于自身条件原则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资金、规模、技术方面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如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数据的搜集、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网点功能的优化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而银行在进行渠道建设时除了要建立网点外,还需将科技支撑能力、风险管理能力、高管人员素质、人才队伍等因素统统纳入到建设体系中。任何一点做的完善,都可能使渠道建设成为负担。因此,中小商业银行进行渠道建设寻求进一步发展时,必须要充分考虑银行自身的承受能力,避免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否则将会造成一系列中小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不良后果。
(四)差异化原则
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论是在产品开发方面,还是渠道建设方面,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做出异于同业其它银行的特色。因此中小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在推进自身渠道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差异化原则,不仅要根据不同的渠道开发、推出差异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要打造不一样的渠道组合,以占领更大的金融市场,吸引更多的客户。即将渠道建设纳入中小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整体规划当中,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获得相对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人性化原则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必须以客户为中心,这样才能吸引并形成稳定客户,这样才能保证银行进行渠道建设更为必要论文开题报告。因此,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就要依据人性化的原则整合现有的不同渠道,通过努力研发人性化的金融产品,积极推出人性化的金融服务以及人性化的服务途径,来赢得更多的客户,并达到增强客户对银行忠诚度的目的。
三、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的策略
根据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时遵循的原则,面对种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小商业银行渠道建设可选择下列策略。
(一)转变功能,加大有形网点的整合力度
中小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布局有形网点的机制,通过全面的“量本利”核算,对影响有形网点选择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进而对机构网点的资源配置进行有序的整合,实现网点规模和布局的最优。具体包括: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