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高中物理活动情境创设原则探讨

时间:2016-04-17  作者:佚名

摘要:本文以“弹力”的教学为例,从活动情境创设生活化、活动情境创设探究性两个方面谈如何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文关键词:活动情境,生活化,探究性

1 “弹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实录

活动一 通过学生亲历体验“射箭”游戏,以情激趣,自然引入弹力的新课教学。

活动二 建构形变的概念。

情境1:教师演示拉伸“弓”的弹性绳,学生观察弹性绳在拉力作用下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形变。

情境2:给学生提供器材(橡皮泥、握力圈),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亲身体验形变,合作交流并比较、归纳两种形变的不同之处。

情境3:通过让学生用手指压桌面,学生在亲身体验到手指发生了形变的同时,却无法感知桌面的形变。在学生的探索热情被点燃的同时,教师顺势给学生提供观察微小形变的实验装置,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亲历微小形变的观察过程,体会微小量放大的思想,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活动三 建构弹力的方向。

情境1:通过让学生利用握力圈做手部运动,体验握紧时握力圈对手的感觉,引导学生分析握力圈对手的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情境2: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手远离握力圈、手恰好与握力圈接触、手握紧握力圈3种情况下手与握力圈之间有无弹力,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

情境3:教师演示。用水球与纤维板之间的挤压实验替换课本上书与桌面间的挤压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获得直观体验。并让学生借助替换实验自行完成表格,分析归纳弹力的方向。

活动四 建构胡克定律。

情境:教师通过设计富有探究性的分组实验,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测量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时弹簧的弹力以及与之对应的形变量,记录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图,根据图像自然建构出“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2 活动情境创设原则

2.1 活动情境创设应该生活化

活动情境的建构应充分发掘和利用生活资源使活动内容生动形象;活动情境创设应强化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生活化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活动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例如:在弹力的引入中,教师设计一个生活化的小游戏——“射箭”,让学生亲历“射箭”游戏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因势利导,是什么力使箭飞出?它是如何产生的?大小、方向如何?并由此自然引入本堂课的研究课题——弹力。而在形变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橡皮泥和一个握力圈,让学生通过挤压、拉伸等手段分别对橡皮泥和握力圈进行重新塑形。橡皮泥被学生按照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塑造成各式各样的小工艺品,而握力圈却不能。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自然建构出形变以及两种形变的不同之处。在建构弹力产生条件的过程中,教师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握力圈,让学生亲历体验手远离握力圈、手恰好与握力圈接触、手握紧握力圈3种情境下手的感觉,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握紧握力圈时手疼,化学论文且越紧越疼,从而自然生成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并发生形变。

再如:用“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恢复趋势的方向相同”的结论判定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比较困难,因为生活中大多形变是微小形变,肉眼难以观测。教师设计一个演示实验,戴上手套,在空中向各个方向弹出肥皂泡,观察肥皂泡离手的短距离内,运动方向是否垂直于手掌平面(相对于手给肥皂泡的弹力而言,重力可忽略不计,尽可能在泡泡速度等于零时将其弹出,这样离开手掌的短距离内,运动方向和手给的弹力方向一致)。用多媒体展示,将泡泡离开手掌短距离内的几幅图片定格,合成一张图,直观观察泡泡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手掌平面。让学生在弹泡泡游戏中体验“垂直”的含义,易于理解,增加趣味,激发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游戏其中,以情激趣。

2.2 活动情境创设应具有探究性

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就是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发展”。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把教学过程变成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变成提高自己的实践意识、实践兴趣、实践态度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活动情境的创设应充分体现探究性。

例如:弹力方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用水球与纤维板之间的挤压实验替换了课本上书与桌面间的挤压实验。借助替换的演示实验放大形变,使学生获得直观体验。教师让学生借助替换实验自行完成表1。

学生自主完善表格;小组合作交流,由表格分析、归纳弹力方向;小组代表汇报展示;教师评价总结。学生在该活动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到书、桌面的形变情况,利用表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分析总结,达到概念规律的自然生成。

如在胡克定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一个富有探究性的学生实验。教师提供如图1所示的装置,4个50 g的钩码,刻度尺以及对应的活动单。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2)学生以F为纵轴,x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描点、连线,并画出F-x图像。

(3)分析实验得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计探究性的分组实验,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怎样测量弹力、形变量,数据记录后,如何利用图像处理,根据图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等。使学生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发展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课堂实施效果可以看出,通过创设生活化和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使学生在游戏中亲历概念规律的建构过程,达到概念规律的自然生成,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实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升华。

综上所述,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生活化和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情境,将概念规律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情激趣。学生以活动情境为抓手,亲历其间,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评价拓展,达到概念规律的自然生成,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东芳,孙军业.困惑及其超越—— 解读创新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德华.触动课堂教学的灵魂——物理活动教学设计的几个原则[J].物理教学探讨, 2013,31(9):12—13.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城市形象专题片策划与制作策略探析
下一篇论文: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探讨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