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户条件不断改善,平均每人现有住房使用面积呈现增加趋势。但由于占绝大比率的低收入与其价格差距较大,短期内还不可能形成较强的购买力。消费正处在从一般水平向高档水平转变的孕育阶段。 衣着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720.95元上升到2007年的2972.35,其消费比重由2000年8.94%下降到2007年的7.65。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居民衣着消费比重将呈平稳下降趋势。但由于衣着消费的绝对量在增加,人们在衣着消费中更加追赶时髦,更注意质量和款式。这些均表明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在提高。 2007年人均家庭用品消费支出为4010.59元,约是2000年697.63元的5.7倍,其上升幅度是消费结构组成中最大的,这说明中国居民消费能力已得到极大提高。但其消费比率却由2000年5.90%下降到2007年5.17%,这说明大部分家庭己经购买彩电、冰箱等耐用电器,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耐用家电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对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必将越来越快。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消费增加迅速,分别由2000年7.24%,10.81%上升到2007年9.09%,11.08%。前者说明因为人口结构老龄化、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个人医疗负担适当增强。后者说明为方便生活,节省时间的现代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迅速进入居民家庭。 娱乐文教消费总量在不断提高,由2000年人均393.52元上升到2007年1386.08元,这说明中国居民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用于娱乐消费、旅游支出都有明显增长。随着工作强度的加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越来越注重闲暇时的娱乐,诸如旅游、度假等已成为消费热点。并且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父母望子成龙,加大对子女培养教育的投入。还有就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自身学历的提高越来越重视。但从消费比率来看,文教娱乐的消费比重开始逐年下降,2006年仅为8.11%,这与国家提出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政策有关。 4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章节首先对影响消费结构的变量,包括社会保障水平、受教育水平、技术进步、利率、人口结构、城市化水平,进行单位根检验;接着把这些变量与消费结构的变量包括食品、居住、文教娱乐、医疗保健、衣着、交通通讯、杂项,放在一起进行因果检验和相关系数分析。 4.1单位根检验 表2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单位:% 
 
    
        
            | 年份 | SS | GHEP | RD | R | DR | UR |  
            | 2000 | 1.53 | 1.02 | 1.00 | 2.25 | 29.9 | 36 |  
            | 2001 | 1.81 | 1.12 | 1.07 | 3.06 | 30.0 | 38 |  
            | 2002 | 2.19 | 1.27 | 1.23 | 3.47 | 41.7 | 39 |  
            | 2003 | 1.96 | 1.51 | 1.13 | 2.52 | 40.5 | 41 |  
            | 2004 | 1.95 | 4.14 | 1.23 | 2.25 | 38.6 | 42 |  
            | 2005 | 2.02 | 4.53 | 1.34 | 2.25 | 40.1 | 43 |  
            | 2006 | 2.06 | 4.95 | 1.42 | 1.98 | 38.3 | 44 |  
            | 2007 | 2.18 | 5.45 | 1.49 | 1.98 | 37.4 | 45 |  注:SS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GHEP是普通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RD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量占GDP的比重;R是金融机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DR是少年儿童与老年人口的总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UR是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利用EViews3.1对上述6个变量进行单位根(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变量ADF检验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Eviews3.1的检验结果表明GHEP、RD、R、DR这些变量都是一阶平稳的,而SS、UR是二阶平稳的,同时也说明这些变量本身是不平稳的。因此,不能对这些变量直接进行回归,本文采取因果检验与相关系数来进行实证分析。
            | 变量名称 | ADF检验值 | P值 | (C,T,N) | 临界值 |  
            | 1% | 5% | 10% |  
            | D(SS(-1),2) | -2.965013 | 0.0251 | (0,0,0) | -3.0507 | -1.9962 | -1.6415 |  
            | D(GHEP(-1)) | -1.926497 | 0.0954 | (0,0,0) | -2.9677 | -1.989 | -1.6382 |  
            | D(RD(-1)) | -2.127608 | 0.0709 | (0,0,0) | -2.9677 | -1.989 | -1.6382 |  
            | D(R(-1)) | -2.940666 | 0.0217 | (0,0,0) | -2.9677 | -1.989 | -1.6382 |  
            | D(DR(-1)) | -2.743578 | 0.0288 | (0,0,0) | -2.9677 | -1.989 | -1.6382 |  
            | D(UR(-1),2) | -8.660254 | 0.0001 | (0,0,0) | -3.0507 | -1.9962 | -1.6415 |  4.2因果检验与相关系数分析 选择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与用品、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杂项开支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作为中国消费结构的结构变量,分别记为Y1、Y2、Y3、Y4、Y5、Y6、Y7、Y8。 用Eviews3.1对其进行ADF检验,结果见表7。 表4:结构变量ADF检验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结构变量Y1、Y2、Y3、Y5、Y7是一阶平稳的,Y4、Y6是二阶平稳的,同时说明这些结构变量本身是不平稳的。
            | 变量名称 | ADF检验值 | P值 | (C,T,N) | 临界值 |  
            | 1% | 5% | 10% |  
            | D(Y1(-1)) | -3.725314 | 0.0204 | (0,0,0) | -5.2459 | -3.5507 | -2.9312 |  
            | D(Y2(-1)) | -3.116793 | 0.0356 | (0,0,0) | -5.2459 | -3.5507 | -2.9312 |  
            | D(Y3(-1)) | -4.947263 | 0.0078 | (0,0,0) | -5.2459 | -3.5507 | -2.9312 |  
            | D(Y4(-1),2) | -3.598566 | 0.0368 | (0,0,0) | -5.8034 | -3.7441 | -3.0339 |  
            | D(Y5(-1)) | -4.353490 | 0.0073 | (0,0,0) | -3.1714 | -2.0056 | -1.6458 |  
            | D(Y6(-1),2) | -3.603050 | 0.0367 | (0,0,0) | -5.8034 | -3.7441 | -3.0339 |  
            | D(Y7(-1)) | -3.118931 | 0.0356 | (0,0,0) | -5.2459 | -3.5507 | -2.9312 |  
            | D(Y8(-1),2) | -6.285693 | 0.0081 | (0,0,0) | -5.8034 | -3.7441 | -3.0339 |  4.2.1食品结构变量影响因素 表5:食品结构变量影响因素Granger因果检验 
 
    
        
            | 变量 | 零假设 | 滞后期 | F | P | 结论 |  
            | Y1 | SS不是Y1的格兰杰原因 | 2 | 0.01579 | 0.98457 | 接受 |  
            | SS | Y1不是SS的格兰杰原因 | 2 | 67.1668 | 0.08596 | 拒绝 |  
            | Y1 | GHEP不是Y1的格兰杰原因 | 1 | 4.53328 | 0.1003 | 拒绝 |  
            | GHEP | Y1不是GHEP的格兰杰原因 | 1 | 0.03207 | 0.86658 | 接受 |  
            | Y1 | RD不是Y1的格兰杰原因 | 1 | 0.54146 | 0.50265 | 接受 |  
            | RD | Y1不是RD的格兰杰原因 | 1 | 0.42696 | 0.54914 | 接受 |  
            | Y1 | R不是Y1的格兰杰原因 | 1 | 1.49549 | 0.28849 | 拒绝 |  
            | R | Y1不是R的格兰杰原因 | 1 | 0.17164 | 0.69991 | 接受 |  
            | Y1 | DR不是Y1的格兰杰原因 | 1 | 0.06458 | 0.81192 | 接受 |  
            | DR | Y1不是DR的格兰杰原因 | 1 | 0.01062 | 0.92288 | 接受 |  
            | Y1 | UR不是Y1的格兰杰原因 | 2 | 0.92002 | 0.59339 | 接受 |  
            | UR | Y1不是UR的格兰杰原因 | 2 | 0.04539 | 0.95748 | 接受 |  从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普通高等教育人口指数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89.97%,普通高等教育人口指数是食品消费结构的格兰杰原因;金融机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71.15%,金融机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食品消费结构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应选择GHEP、R两个因素来进行实证分析。Y1与这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如下所示: 表6:食品结构变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 
 
    
        
            | 相关系数 | GHEP | R |  
            | Y1 | -0.4118 | 0.2729 |  从上面的因果检验和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对Y1(总消费中食品消费占的比重)有影响的主要是GHEP(普通高等教育人口指数),且起到负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人口指数越大,中国的教育水平越高,人们的总收入水平随之提高,且消费观念更加科学化,在保证基本的物质消费条件下,更增加了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支出,从而在食品消费绝对量增长的同时其比重呈下降趋势。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