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实践论文

隐性采访初探_记者-论文网

时间:2014-12-24  作者:郭丽锋
《保密法》第20条规定:“报道、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与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与播出,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的任何秘密”。

简单说,一方面,公民的隐私权和肖像权得到法律的保护,是记者隐性采访的禁区;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满足公民的知晓权,要践行舆论监督、社会瞭望的职责,挖掘新闻事实真相,为公众提供新闻信息。因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公民的权利冲突甚大,我国的法律法规当中没有捍卫隐性采访地位的相关法律,这就使得记者在隐性采访的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

三、对隐性采访难点的改进措施

虽然隐性采访有它自己的难点,但根据目前新闻媒介的实践,我们发现还是有不少隐性采访既能做到出新出彩,又能保证记者自身的安全。以下结合目前新闻实践,对怎样改进隐性采访的难点提出几点看法:

(一)呼吁通过立法来保障记者的隐性采访权和人身安全

法律法规是健全国家制度,民族得以顺利发展的最基本保证。建国后,我国制定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目前,虽然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新闻法,但有关新闻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刑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等法律规定中,其中就包括对侵害公民名誉权、隐私权的规定。新闻媒介应该积极主动借助法律手段,通过合法途径,捍卫隐性采访的应有地位。

但是纵观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对隐性采访行为并没有明晰的法律规范,由于隐性采访缺少法律保障,致使隐性采访时常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为了使新闻活动中记者能够得到更多的保障和后援力量,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日渐完善我国的新闻法律法规。

2003年12月27日,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起草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初稿首次亮相,以法规的形式保障新闻媒体对职务行为的舆论监督权。该条例规定:“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事实上,深圳检察院打算赋予新闻记者的四种权利,无非是将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以法律的形式落实到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上罢了,然而这个草案终究只是一个草案罢了。

捍卫隐性采访的地位,既需要政府与社会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但是更重要的是健全法律制度。隐性采访的权利需要法定,隐性采访的责任也需要法定,依法保护隐性采访权。

(二)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

鉴于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和记者采访报道权的冲突,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时候必然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记者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要越出法律法规的极限,掌握好分寸适度地采取隐性采访,公民的各项权利在新闻活动中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其一,记者在采写过程中,在没有确定的证据证明对方是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不能予以曝光,不能自己参与事情的发展。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永远都应该是事件的见证者,而不应该是事件的参与者,不能去探究个人隐私问题,这是不道德的,也不符合新闻采访的特点。其实这与记者个人的道德素质修养也有很大的关系。总之隐性采访的目的是为公众伸张正义,为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带来应有的贡献的活动,在法律还没有划定严格的界限时候,记者应该客观的对事实进行报道采写。

其二,运用隐性采访是有一定条件的,不管是基于何种原因,采访的出发点都应当具有积极的意义。隐性采访的合法、合理、合度的使用也应该遵守一些可行的方法及应当遵守的原则,譬如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安全都是知情权的底线,新闻舆论监督必须遵守这一底线。

目前,隐性采访正在经历者翻天覆地的变革,电话隐性采访、通过E-mail进行的双盲隐性采访等等日渐被广泛应用。虽然隐性采访只在新闻业务范畴内使用,但它所涉及的问题却远远超出了新闻业务的范围,除了使用技巧,关于隐性采访的道德问题、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的法律问题,都是当前新闻学界、业界关注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探讨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上述难点的解决,对如何进一步规范新闻业务手段,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1]戚鸣.实用新闻采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376

[2]合理怀疑权让舆论监督“落地”[EB/OL].腾讯网,发布时间:2003年12月28日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论英国崛起及其启示_原因-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对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展望-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社会实践论文
最新社会实践论文
读者推荐的社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