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经济的过程中,两性时间配置差异较大。女性的时间在家庭、市场以及闲暇三个部门间配置,男性只在市场和闲暇两个部门间配置。新古典经济学采用两部门分析法,将人力资本投资对象假设为男性,忽视了两性的时间配置差异,存在很大的缺陷。人力资本投资是属于时间密集型的,只有闲暇时间才能用来人力资本投资,闲暇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对人力资本投资有决定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女性闲暇时间进行分析论文格式。有学者从这个角度对人力资本性别投资差异做了研究。郭砚莉(2006)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出发,结合经济学、人口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指出:由于传统分工的存在,女性在三部门间时间配置不同于男性只在两部门间配置,对女性教育投资小于男性,中断工作经历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最大,中断期间女性不仅无法进行在职投资等活动,还会加速原有人力资本的折旧。导致女性人力资本含量比男性低,从而收益率也比男性低。袁迎菊(2008)从男女两性的时间配置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分析。她认为女性由于要承担工作和抚养孩子的责任,其时间配置与男性有很大的差别,因为生育孩子需要工作要中断一段时间,这样会造成女性人力资本因闲置而贬值,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朱凯(2009)指出女性由于生育等因素的影响,预期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比较低,而人力资本投资受限。通过时间配置角度的分析,使人力资本的分析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分析。从经济人的角度对女性时间进行分析,为增加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客观依据。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比较早,且不同时期的研究视角不一样,从微观到宏观,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人力资本性别投资的理论在不断的完善,为国内学者提供了借鉴的依据。国外学者没有从性别角度将投资对象进行区分,因此不能充分解释两性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问题,他们的研究多是关于家庭投资差异的分析,没有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仍需要深入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性别人力资本的研究比较晚,但发展的比较快。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性别人力资本进行分析收益,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与国外学者相似,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分析,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在不断的深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完善。在研究的内容上,学者主要是关于教育投资和在职培训投资的分析,人力资本投资还包括健康投资、迁移投资等,但对这些投资进行比较分析的文献还不多见。从研究方法上看,定性、定量的研究都有,但定量分析还不够深入,能将两种方法紧密结合,系统的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文献也不多见。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设定相关的衡量指标,对两性投资收益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
由于学者分析视角的不同,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哪个收益更大,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部分价值是没有计入收益中,女性人力资本收益低于男性,但从女性经济人角度分析,其收益却高于男性。人力资本性别投资差异的研究,是目前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的难点。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上丰富了性别人力资本的内容,也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同时为科学的分析女性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提供了依据。最后对改善女性的投资状况,缩小歧视性人力资本投资所造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性别差异,提升女性人力资本存量,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郭砚莉.女性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M].2006
[4]P.Duraisamy.Changesin Retums to Education in India,1983—94:byGender,Age—cohort and Location[J].EconomicsofEducation Review,2002(6)
[5]雅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9)
[6]潘锦棠.性别人力资本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94-104
[7]晏月平.女性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述评[J].理论探索,2008(6):161-163
[8]张抗私.人力资本投资中性别歧视的经济解析[J].财经经济问题,2002(7):19-21
[9]李莹.简析传统性别观念对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差异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4(3):56-59
[10]邵明波.中国女性人力资本特点及现状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4):15-21
[11]徐彩莲.论女研究生人力资本投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18-20
[12]张春霞.性别歧视与性别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纠结[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4)
[13]禇建芳.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1995(12)
[14]孙兰.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渝西学院学报.[J].渝西学院学报,2003(3):80-83
[15]毕雪晴、岳晓菲.论女性人力资本的收益率问题[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7(4)42-46
[16]钟威.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差异问题分析[D].2007
[17]郭砚莉.女性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M].2006
[18]袁迎菊.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性别差异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5)
[19]朱凯.浅析性别产生的社会工资差异[J].金卡工程,2009(7)
[20]冯颖.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脉络[J].基础理论研讨.2008(32):51-52
[21]李芳.国内外关于女性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理论聚焦,2007(11):39-41
[22]张莹.社会性别视野中的人力资本投资[J].经济问题,2007.(4):30-32
[23]李莹.观念对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差异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3.(9):56-59
[24]陈丹.我国女性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分析[D].2007
[25]秦政、曾繁荣.性别人力资本投资价值研究[J].人力资源,2006(8):133-134
[26]黄晓波,王贻正.人力资本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导论,2009(28):105-106
[27]毛艺林.浅析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性别歧视问题[J].人力资源,2008(26):284-28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