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本文利用Eviews3.1软件对变量时间序列进行 单位根检验[5],按照 和 值最小原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1,非平稳时间序列 、 和 经过二阶差分后均平稳,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时间序列 、 和 均为二阶单整,服从 过程协整, 表示二阶差分, 、 和 发表论文。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东部 、 和 单位根的 检验表
变量
|
检验类型
(C.T.K)
|
ADF
检验值
|
各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
|
检验
结果
|
1%
|
5%
|
10%
|
LHGDP
|
(C.T.1)
|
-2.835
|
-4.442
|
-3.633
|
-3.254
|
非平稳
|
LHK
|
(C.T.1)
|
-3.568
|
-4.442
|
-3.633
|
-3.254
|
非平稳
|
Lh
|
(C.T.1)
|
-2.091
|
-4.442
|
-3.633
|
-3.254
|
非平稳
|
DLHGDP
|
(C.0.1)
|
-2.867
|
-3.786
|
-3.011
|
-2.646
|
非平稳
|
DLHK
|
(C.0.1)
|
-2.084
|
-3.786
|
-3.011
|
-2.646
|
非平稳
|
DLh
|
(C.0.1)
|
-2.096
|
-3.786
|
-3.011
|
-2.646
|
非平稳
|
DDLHGDP
|
(0.0.1)
|
-3.486
|
-2.689
|
-1.959
|
-1.625
|
平稳
|
DDLHK
|
(0.0.1)
|
-2.832
|
-2.689
|
-1.959
|
-1.625
|
平稳
|
DDLh
|
(0.0.1)
|
-3.681
|
-2.689
|
-1.959
|
-1.625
|
平稳
|
表2 西部 、 和 单位根的 检验表
变量
|
检验类型
(C.T.K)
|
ADF
检验值
|
各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
|
检验
结果
|
1%
|
5%
|
10%
|
LHGDP
|
(C.T.1)
|
-2.225
|
-4.442
|
-3.633
|
-3.254
|
非平稳
|
LHK
|
(C.T.1)
|
-0.486
|
-4.442
|
-3.633
|
-3.254
|
非平稳
|
Lh
|
(C.T.1)
|
-2.013
|
-4.442
|
-3.633
|
-3.254
|
非平稳
|
DLHGDP
|
(C.T.1)
|
-2.371
|
-4.469
|
-3.645
|
-3.260
|
非平稳
|
DLHK
|
(C.T.1)
|
-2.629
|
-4.469
|
-3.645
|
-3.260
|
非平稳
|
DLh
|
(C.T.1)
|
-3.540
|
-4.469
|
-3.645
|
-3.260
|
非平稳
|
DDLHGDP
|
(0.0.1)
|
-3.697
|
-2.689
|
-1.959
|
-1.625
|
平稳
|
DDLHK
|
(0.0.1)
|
-3.762
|
-2.689
|
-1.959
|
-1.625
|
平稳
|
DDLh
|
(0.0.1)
|
-6.123
|
-2.689
|
-1.959
|
-1.625
|
平稳
|
注:检验类型(C.T.K)中的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含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0指检验方程不包含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K依据AIC和SC最小原则确定。
由于东西部时间序列 、 和 均为二阶单整,因此可以对它们做协整检验,利用Eviews3.1软件对它们做极大似然法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3和表4所示。
表3 东部序列协整检验的结果
Eigenvalue
|
Likelihood
Ratio
|
5Percent
Critical Value
|
1Percent
Critical Value
|
Hypothesized
No. of CE(s)
|
0.536482
|
24.87
|
24.31
|
29.75
|
None*
|
0.301419
|
7.96
|
12.53
|
16.31
|
At most 1
|
0.002896
|
0.06
|
3.84
|
6.51
|
At most 2
|
表4 西部序列协整检验的结果
Eigenvalue
|
Likelihood
Ratio
|
5Percent
Critical Value
|
1Percent
Critical Value
|
Hypothesized
No. of CE(s)
|
0.462872
|
24.99
|
24.31
|
29.75
|
None*
|
0.368683
|
11.32
|
12.53
|
16.31
|
At most 1
|
0.05311
|
1.20
|
3.84
|
6.51
|
At most 2
|
注:*(**) denotesrejection of the hypothesis at 5%(1%) significance level;L.R. test indicates 1 cointegrating equation(s) at 1%significance level.
从表3和表4中可看出,只有一个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大于5%水平的临界值,表明原假设被拒绝,这说明东西部时间序列 、 和 在95%置信水平上各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二)计量结果比较分析
根据上述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东部经济增长模型中包含一个协整关系,即:
=0.473 +1.94 (8)
对应系数表明: 0.473、 1.94,带入式(1)得出东部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为:
(9)
于是,东部经济增长的速度方程为:
(10)
同理,西部经济增长模型中包含一个协整关系,即:
=0.58 +1.105 (11)
对应系数表明: 0.58、 1.105,带入式(1)得出西部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为:
(12)
于是,西部经济增长的速度方程为:
(13)
通过上式(10)和(13)可以计算出东西部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东西部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单位:%
地区
|
物质
资本
|
人力
资本
|
人力资本水平
|
TEP
|
东部
|
56.2
|
32.4
|
19.2
|
11.3
|
西部
|
68.9
|
22.5
|
11.6
|
10.9
|
注:表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是指包含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外部效应(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贡献)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测算了 1985-2008年间东西部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建立了经济增长(区域生产总值)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 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1.考虑人力资本外部性,如果不包含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东西部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4.5%和13.7%,大大地低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物质资本分别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2.29和5.03倍,但不能说明人力资本要素不重要。如果从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对比,情况就不一样了。东西部平均年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GDP的比重分别约为34%和28%,而东西部平均年文化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约为3.3%和2.8%,固定资产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10倍,才取得了2.29和5.03倍的贡献,因此,这表明人力资本的平均贡献要大于物质资本的平均贡献,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教育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影响东西部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因素协整,东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远远大于西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优化东西部人力资本配置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增长的重要保障。
3.东西部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6.2%和68.9%,意味着东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依靠物质资本要素的投入,经济增长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并且西部物质资本贡献率高于东部,表明西部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物质资本投资。
4.东西部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9.2%和11.6%。人力资本水平可以影响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卢斯卡把这种影响称为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这表明东部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明显高于西部。
(二)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四个主要途径进行对东西部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即:教育、在职培训、卫生保健和迁移 [6]。
1.加大教育投资,调整教育投资结构。首先,应加强对初等教育的投入,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扩大高中教育。其次,应加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扩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技能型人力资本存量,缓解技能型人力资本的缺乏。再次,应适当提高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培育出高素质的大学生。最后,针对西部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应重点加大对西部基础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该地区真正摆脱教育贫困的局面发表论文。
2.大力加强企业培训。首先,更新企业培训观念。企业培训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做有计划的、系统的各种努力,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并帮助员工对企业战略做出贡献。良好的企业培训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协整,增进员工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其次,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培训部门,进而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体系。最后,运用合理的企业培训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灵活运用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培养通用型和高级专用型人才队伍[7],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存量,进而促进东西部人力资本存量提高。
3.加大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投资,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一是要加快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尽快实现城乡统一医疗保障制度;二是要稳步增长公共卫生支出的比重;三是要推行旨在促进社会均等化的资助或补贴老、弱、病、残以及贫困人口就医的公共卫生政策[8]。尤其,针对西部所具有“老、少、边、穷”的特点,应适当给予优惠政策,加快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
4.为人力资本区域间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创造良好条件。一是要尽快对户籍政策、土地承包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减少迁移流动的制约因素所导致的迁移成本;二是要建立统一与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区域间自由流动,鼓励劳动力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转移。三是针对西部人才外流现象,应制定人才引进和留用的优惠政策,为该地区高新技术创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提供中高层次人力资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新才.中国经济改革30年(区域经济)[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26.
[2]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58.
[3]谭永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58.
[4]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5]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45-148.
[6][美]西奥多·W·舒尔茨.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9-10.
[7]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56-160.
[8]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265.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