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为研究区域资本流动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河北省划分为三大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研究了河北省内三大区域的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就资本流动而言,各区域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有差异的,第一类区域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欠发达的第二类、第三类地区为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机构存贷差。
论文关键词:资本流动,区域经济,聚类分析,面板数据模型
一、引言
河北省凭借其区位优势和国家及省内政策的支持,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省内地区间、城乡之间在经济增长、生产力分布、生活水平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并且这些差距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而资本作为一种流动最频繁、最基本的货币化的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有效机制,促进资本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本利用效率。而如何从资本流动方面实现河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就成为当务之急。
资本在地区之间的流动,能够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的有效配置,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影响区域资金分布的原因有多方面聚类分析,区域经济基础差异,存贷款的区域配置以及市场发育不平衡等因素使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大多体现为向经济活跃、资本收益率高的区域流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另一方面政府为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引导资本由经济发达的区域向经济落后的区域流动。资本流动的区际流动不仅可以给各地区带来效益、加强不同发展条件下的区域的相互联系,而且可以协调区域发展。由此可见,资本作为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无疑是河北省发展和提高自身造血功能的必然选择。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本文侧重于对河北省现状的研究,故在研究过程中选取2009年为当前时间节点,对河北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从而获得当前的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方法是首先选择能够综合评价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最终得出各市的因子得分,在此基础上根据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
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旨在减少分析指标的同时,尽量减少原指标所包含信息的流失,对所搜集的资料做全面的分析。由第一部分分析可知,固定资产投资额、政府财政补贴、银行存贷款情况均与当地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据此选择的描述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外商实际投资额、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根据2010年《河北经济年鉴》以上各指标的数据聚类分析,将各变量标准化,然后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最终提取出两个公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中可以看出两个公因子可归结为经济规模因子和人均水平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就可以计算每个观测值的各因子得分,具体得分如表1。
表1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城市
|
公因子1得分
|
公因子2得分
|
合计
|
排名
|
唐山市
|
1.636
|
1.551
|
3.190
|
1
|
石家庄
|
1.790
|
-0.192
|
1.600
|
2
|
廊坊市
|
-0.306
|
0.893
|
0.590
|
3
|
秦皇岛市
|
-0.929
|
1.362
|
0.430
|
4
|
邯郸市
|
0.525
|
-0.705
|
-0.180
|
5
|
承德市
|
-1.043
|
0.596
|
-0.450
|
6
|
张家口市
|
-0.829
|
0.353
|
-0.480
|
7
|
沧州市
|
-0.010
|
-0.659
|
-0.670
|
8
|
保定市
|
0.401
|
-1.280
|
-0.880
|
9
|
邢台市
|
-0.308
|
-1.036
|
-1.340
|
10
|
衡水市
|
-0.926
|
-0.884
|
-1.810
|
11
|
2、聚类分析
对2009年这一时间断面上河北省11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把经济水平相近的地区分为一类。聚类分析所依据的变量为各市的因子得分,采用层次聚类法中的Q型聚类,聚类分析的结果见图1。

图1 聚类分析图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聚类分析,河北省按其经济发展程度可以分为三大区域:
第一类地区:石家庄市、唐山市
第二类地区(环京津地区):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廊坊市
第三类地区(冀南地区):邢台市、衡水市、邯郸市、沧州市、保定市
第一类城市中唐山市综合得分最高,在3分以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水平高居榜首,已经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重工业发展迅速聚类分析,竞争力强。而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在经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信息条件等各个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第二类城市都处于环京津的优越地理位置,其中廊坊市地处京津之间环渤海核心地带,秦皇岛市地处沿海是河北省重要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大,人均发展水平较高,但承德市和张家口市综合得分为负值,有待进一步的发展。第三类城市都地处河北省南部,综合得分都为负值,资本流动性稍差,经济规模总量偏低,人均水平偏低。
三、资本流动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河北省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三大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资本流动对河北省各大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影响。
1、变量选择及模型的构建
本文选择实际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金融机构人均存贷差、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四个变量来体现资本流动,经济增长用实际人均GDP表示。研究的样本区间为1994年-2009年,所需的河北省11个市各变量的数据根据《河北经济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各变量均为实际变量由名义变量经平减指数【9】(1994=100)调整获得。
由于观测值为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故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不仅可以增加估计量的抽样精度,比单截面建模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动态信息。本文构造的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其中,i表示省内各城市,t表示年份, 为常数项, 为误差项。 为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为人均实际固定资产投资, 为人均实际财政转移支付(实际地方财政支出—实际地方财政收入), 为人均实际外商投资额(使用当年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汇率折算所得), 为金融机构实际人均存贷差(金融机构实际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实际贷款余额)。
2、实证分析
首先是面板数据模型的识别。运用Eviews6.0中的LR检验和Hausman检验对所建模型进行固定或随机效应检验,通过检验确定模型为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回归过程中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中的类似似乎不相关回归方法(SUR)分别对河北省三大区域进行回归分析,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
表2 河北省各区域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
地区
|

|

|

|

|

|

|
第一类
|
4620.238
(12.029)
|
-0.275
(-2.404)
|
25.647
(12.003)
|
9.436
(4.368)
|
0.171
(0.869)
|
0.989
|
第二类
|
3883.724
(11.856)
|
0.329
(6.858)
|
3.976
(6.973)
|
-2.014
(-3.449)
|
0.494
(7.475)
|
0.968
|
第三类
|
3890.637
(13.207)
|
0.758
(8.756)
|
3.325
(3.672)
|
-0.201
(-0.196)
|
0.223
(1.378)
|
0.801
|
注:表中括号内为t值
由表2得到了河北省各地区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量关系:
第一类地区:

第二类地区:

第三类地区:

模型估计结果中,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类地区中对经济增长呈负向影响,在环京津地区、冀南地区中体现为正向影响,冀南地区的正向作用更明显一些聚类分析,说明对冀南地区增加投资能快速拉动经济增长。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在三类地区中对经济增长都表现为比较大的正向影响,尤其是第一类地区更是呈现出财政资本的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说明政策变量在引导区域资本流动,从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巨大正向作用,同时说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作用区域在省会和唐山市,其增长幅度和速度均远远超过了别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一类地区中对经济增长呈正向影响,在冀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在环京津地区却体现为负向影响,说明唐山市、石家庄市的经济发展中外资的流动起了很大作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金融机构存贷差在三类地区中都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但在第一类地区和冀南地区不显著,说明环京津地区增加信贷资本的流动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影响。
四、研究结论
河北省各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转移支付、外商直接投资、金融机构存贷差确实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对于不同的地区而言,作用力有所区别。比如政府转移支付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省会石家庄和唐山市的经济增长影响较大,而环京津地区的经济增长则是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转移支付和金融机构存贷差,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冀南地区则主要依靠政府转移支付和固定资产投资来促进其经济增快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类地区中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呈负向影响,比如唐山市是重工业城市聚类分析,这可能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有一定的关系。在环京津地区中,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呈现了负向的影响,这与承德和张家口市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较低,外资利用不够有一定的关系。
资本的流入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本也是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政府应该加强政府主导的资金流动并引导区域资金合理分布,对于经济较发达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政府应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进一步加大当地的市场化程度。不论是发达地区或是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都应在大力引入资本的同时减少当地资本的流出,比如积极引进外资,提高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构建合理的区域资本流动,并因地制宜的让影响当地资本流动及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发挥主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转轨经济中的非均衡区域金融格局与中国金融运行[J].改革与战略,1998(4).
[2]江世银.论区域金融调控[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9).
[3]Yusuke Onitsuka.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 and the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3):24-36.
[4]陈志国、张娟.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性的影响分析[J].财政研究,2009(12).
[5]甘德军.区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浅析[J].商业文化,20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