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受教育年限设定为6年,考虑到我国大部分时期小学采用6年制,由于我国小学教育在1969-1981年间一律采用5年制,其余各时期以6年制为主,兼有5年制。
初中受教育年限设定为3年,考虑到我国大部分时期初中采用3年制,由于我国初中教育在1969-1981年间一律采用2年制,其余各时期以3年制为主,兼有部分2年制和4年制。
高中受教育年限设定为3年,高中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及成人高中等,其各自学制并不相同。普通高中在1969-1981年间采用2年制,其余年份主要是3年制,初中考入中专为3-4年制,技校和职业高中教育以为3年制主,因此,高中层次教育在大多数时期为3年制教育。
大专以上受教育年限设定为4年,大专以上教育包括大学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成人大学教育等,其各自学制不同。大专教育为2-3年制,本科教育一般为4年制(医科为5年制),硕士研究生为3年制,博士研究生为3-4年制,并且研究生的比例非常小协整,综合考虑,假设定大专以上教育年限为4年。
因此,各个层次的受教育年限的估算是文盲半文盲设为2年、小学毕业设为6年、初中毕业设为9年、高中毕业设为12年、大学专科以上毕业设为16年。
由于我国省市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在1985-1989年间、1991-1995年间没有统计数据,因此,本文将它们的数据根据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数据和1996-2008年间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数据进行线性内插和外推得出,再根据上述各层次教育年限的界定和东西部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的统计,运用公式(4),就可以计算出东西部人力资本存量。
(二)物质资本存量度量
目前,物质资本存量度量方法普遍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戈德斯密斯(Godsmith)1951年提出的永续盘存法;另一种方法是乔根森(Jorgenson)提出的资本租赁价格度量法[3]发表论文。由于资本租赁价格度量法对数据要求较高,而我国物质资本存量及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匮乏,因此,这种方法在我国应用的条件不成熟,无法直接用来估算我国物质资本存量。于是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度量西部物质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计算公式为:
(5)
其中, 指第 个省市区, 指第 年, 指第 期第 个省市区物质资本存量, 指第 -1期第 个省市区物质资本存量, 指第 期物质资本折旧率, 指物质资本当年投资。
利用永续盘存法度量东西部物质资本存量,需要确定四个变量的选取,即:当年物质资本投资 的选取;投资品价格指数的构造,以折算到不变价格;物质资本折旧率 的确定;基年物质资本存量 的确定。
当年物质资本投资 的选取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采用“积累”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统计口径。第二种是采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第三种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资本形成总额或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由于积累和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两种方法与新的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不相容,是中国统计特有的指标[4]。因此,本文采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当年物质资本投资 。
《中国统计年鉴》在1993年才开始公布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91年以后才有这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1991-2008年间投资品价格指数采用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85-1990年间采用各地区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为投资品价格指数。本文根据张军等(2004)计算的2000/1952年的中国各省区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确定1990/1952年的各省市区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再选用1990年作为各地区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的基年。
各地区固定资本折旧率 设定为9.6%,这是借鉴张军等(2004)假定各省全部建筑、设备和其他类型的投资的平均寿命期分别是45、20和25年,它们的折旧率分别为6.9%、14.9%和12.1%,考虑三者在总固定资产中的比重协整,计算了1952-2000年各年三类资本品比重的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结果表明两个平均数值非常接近,于是得出三类资本品的稳定比例关系为建筑安装工程63%、设备工器具购置29%和其他费用8%。在相对效率呈几何递减的模式下,计算得出了各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经济折旧率为9.6%。
物质资本存量 是根据张军等(2004)在《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一文中1985年物质资本存量作为基年的数据。
通过对上述四种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确定,再利用公式(5),进而估算出1985-2008年东西部各省市区的物质资本存量。
三、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取样时间段为1985-2008年,为避免数据中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本文采用人力资本存量平均处理来消除人力资本存量变量,将式(2)整理得:
(6)
其中,设 为人力资本存量平均 , 为人力资本存量平均物质资本存量,分别对 、 和 三个变量取自然对数,记作为: 、 和 。
假设 遵从 的增长路径,其中 为随机项,则 ,为消除 的影响,我们将式(6)写成一阶差分形式: (7)
其中, 表示一阶差分, 、 和 , 为常数(实际上, = )。
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现象,对东西部的 、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取自然对数并整理,计算出 、 和 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公式(6),建立时间序列回归模型之前,为避免虚假回归,必须先进行平稳性检验。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