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农业功能多元化与可持续农业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农业多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可持续农业的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支撑,而可持续农业的实施最终以实现农业的生产、经济、环境、社会等功能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利用农业多功能理论和分析方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问题,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多功能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高层次的具体发展模式。
3.通过农业多功能拓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在遵循可持续农业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等功能,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多种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农业的多功能性应该成为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构建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出发点。
认知决定行动,为此首先应强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社会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在以价格机制为中心的市场制度中农业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了其弱质产业的不利地位可持续发展,而非经济功能的日益强调将会使农业再度成为基础性产业。因此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热情,深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深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有利于引导农业投入政策的走向,使农业可持续战略具体化和系统化,使农业在保持区域的经济、社会、人文和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维系农业在国土整治、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注重农业非经济功能的拓展并提供相应非市场化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论文开题报告。多功能农业具有联合生产、复合效益的特性,特别是非经济功能具有明显正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征,因此其功能拓展必须借助国家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金的扶持,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支农才能保证产业的经济可持续。在财政资金支持上,可根据多功能农业生产的外溢类产品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垃圾处理价值、农村非物质文化保护等价值,对多功能农业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性投资。在政策优惠上,对能产生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综合效益的多功能农业经营者给予合理的税收优惠,以达到鼓励多功能农业优先发展并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进而增强多功能农业经营者的资金积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以实现农业经济和生产可持续。在引导社会资金支农上,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实施,逐步形成高效稳健的多功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功能齐全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可持续提供资金保障。为此,可适度调整农发行的服务职能,拓宽其的业务范围,把推动多功能农业发展作为其的经营宗旨之一,通过开办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本建设贷款业务、支持多功能农业产业化、逐步拓展对多功能农业的服务范围、增加支持多功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重新定位中国农业银行的服务职能。它的服务重点应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引导它重点为多功能农业经营者服务,为他们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多功能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支持,并逐步提高多功能农业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与农业多功能发展要求相适应,推进农村的多功能化建设。农村社会环境不仅是生产空间,还是一个生活、文化和生态的多功能空间,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个巨大接口。农业在多功能拓展的同时也会推动农村社会环境向多功能方向演进,这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致。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可持续发展,把建设资金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的功能拓展奠定物质基,使农村成为人力、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汇聚点和增长极。同时,要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和卫生水平,并通过农村公共文化系统的建设充分开发农村的人文价值,吸引城市资金、人才回流农村,使农村能够依托农业多功能的拓展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另外,国家应当制定必要的措施,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加深国民对农业的理解和农村的热爱,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确保多功能农业发展和农村多功能化建设后继有人。为此应增加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多途径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价值,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农业人口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农业科技生产力,进而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奠定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进而实现农村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诚.“农业解困律”概论[J]. 中国农村经济,2010(3):55-58.
[2]Brown,J.B.;Hanson,M.E.andLiverman,D.M.:GlobalSustainability:TowardsDefinition,EnvironmentalManagement,11 (6): 713~719, 1987
[3]杨培源.现代农业功能拓展中的政府责任[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4):54.
[4]邓大才.论粮食的经济性质[J]. 北京社会科学,2001(2):85.
[5]朱启臻,陈倩玉.农业特性的社会学思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2.
[6]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 中国农村经济,2007(7):4.
[7]钟红,谷中原.多功能农业的产业特性与政府资金支持措施[J]. 求索,2010(4):69.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