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0世纪20年代中国大地上的社会主义乌托邦-论文网

时间:2015-03-24  作者:刘庆艳

论文摘要:世纪2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主义等社会主义思潮。这些思潮在当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宣传和支持,但最终都成为乌托邦,很快消失。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以上思潮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共性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世纪,年代,中国,社会主义乌托邦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内有军阀割据纷争,外有列强侵略压迫,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在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之际,一些有志于改变中国面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他们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主张,设计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并试图将这些设想付诸现实。“每个民族和每个国家,每个时代和时期都出现过形形色色的理想社会模式。其中,有的实现了,有的成为美的空想,有的则成为一种历史的反动。”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一系列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社会模式都成了空想。究其原因,“凡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或者是脱离现实基础的社会构想,暂时或者永远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社会理想只能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这样的理想社会也只能是乌托邦而已。”本文拟将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社会主义乌托邦作一些简单探讨。

一、“无政府主义”乌托邦

无政府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19世纪以社会思潮和政治流派的形式出现。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蒲鲁东(1809-1965)、徳国的施蒂娜(1806-1956)、俄国的巴枯宁(1814-1876)及克鲁泡特金(1842-1921)。辛亥革命时期,无政府主义主要在国外留学生中流传,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活动中心由国外转移到国内,开始在国内系统地传播无政府主义,“五四”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无政府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大发展。在中国,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师复、黄凌霜、区声白等人。

刘师复在《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宣言书》中对他们想要建立的理想社会进行了描述:“无地主,无资本家,无首领,无官吏,无代表,无家长,无军队,无监狱,无警察,无裁判所,无法律,无宗教,无婚姻制度之社会”。按照他们的意思,在他们的理想社会里,没有统治者,没有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用来维持社会稳定,约束人的行动的一切国家机器及措施不存在,甚至连国家存在以前就已有的诸如婚姻制度都不存在,人的自由没有一个界定。因而在现实生活中,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政权,他们说“国家和政府无论是君主国家也好,民主国家也好……是人类幸福的毒物,平民的大敌。”“未来的国家,不管他是什么形式、、、、、、一切都在反对之列。”并且还说“有政府一日,即有强权,有强权一日即不能有真幸福。”这样他们就将国家政府与人类幸福直接挂上了钩,并且认为二者不能共存。天真地设想只要没有了国家和政府,一切剥削现象及所有的不平等就会消失,人类就会走上共产社会,所有社会公有物“劳动者自由取用之,而无所限制”。无政府主义还主张绝对自由,黄凌霜说:“无政府主义以个人为万能,因而极端自由主义,所以,无政府主义乃是个人主义的好朋友。”

他们没有找到社会之所以存在不平等的真正原因,“无政府”不等于幸福生活,不等于共产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就是最好的例证。“绝对自由”也不能实现,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约束,就谈不上自由。

在上世纪由于无政府主义先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大多数人在一时之间分不清无政府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因此无政府主义在五四时期获得很大发展,当时属于无政府主义的社团有90余个,传播无政府主义的刊物达70多种。但由于无政府主义的空想性,注定其在上世纪20年代末在中国大地上走向消亡。

二、“基尔特社会主义”乌托邦

基尔特是英语guild的音译,意即行会。行会是欧洲中世纪工业工匠或商人的行业联合会。基尔特社会主义就是行会社会主义,它第一次出现是在1906年,由阿瑟·约瑟夫·潘蒂和阿尔弗雷德·奥拉杰著的《当代某些学科的考察》一书中提出的,20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在中国,宣扬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主要有张东蓀、梁启超等人,宣传刊物主要有《解放与改造》、《东方杂志》等。

基尔特社会主义者设想,在他们设计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将基尔特作为社会单位。社会单位的划分在以社会职能为前提的情况下,将分为:“分配基尔特、工业基尔特、市民基尔特、农业基尔特、公务员基尔特等。各基尔特都享有自治权,全国基尔特有高度的中央集权,在各基尔特之间,成立联合指导机构,保持密切合作。”这样,个人社会角色的扮演就将通过某种基尔特即以某种职业的形式来表现,这在一定时期内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也便于个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扮演好社会赋予的角色。但从长时间来看,职业的长期固定性束缚了人们寻找更适合于自己的职业,对个人来说不利于社会角色的扮演,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对社会来说有碍于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和进步。

1920年9月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其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受到张东荪、梁启超等人的极力推崇。张梁等基尔特社会主义者宣称,基尔特社会主义是“最进化最新出的人生观”。并认为要在中国实行“基尔特社会主义”,首先得发展实业,要发展实业只有“委诸将本求利的资本家。”关于国家,中国基尔特社会主义者设想,应以“个人意志”作为国家社会的“真实基础”。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可能—读《毛泽东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感-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