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时间:2015-10-24  作者:张 颖
  比如本人组织学生经过对学院实习基地某螺丝厂的进厂房调查和听取生产车间主管的详细介绍,并利用所取得的一些数据,编制了关于此类相关工厂的教学案例,而正是因为这是自己深入了解的,在教学上更容易摆脱教条的束缚,可以更生动的让学生了解相应的生产流程。因此在典型教学案例确定的基础上,应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相应类型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就成本会计课程而言,可以将诸如企业有哪些生产部门?产品要经过哪些工序加工?动力等费用是怎样由外部进入并且被内部消耗的等具体问题作为认知提示罗列在实习指导手册中,使学生明白该听、该看、该问什么,真正对以后的成本核算学习形成有利支撑。

 

其次学生也成为了案例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收集或者按照自己碰到的实际的生产情况(不少学生的家庭是私营企业)作为素材,就成本计算的某一方面做出一个案例,不要求案例达到多大的规模,但必须具有案例的标准而不仅仅是一道习题。因为是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动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学生都上交了一份很不错的制作精美的PPT案例,并且能够流利的讲解整个计算的每个环节,通过对自身案例的讲解和对别组同学案例的提问,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计算的过程,还锻炼了自主思考、合作、语言表达等等多种能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模拟实训教学

本课程模拟实训往往取自真实企业的实际生产工艺流程,让学生直接面向现实企业的会计、财务、审计等问题,能真实的了解各个过程中的具体的计算方法。比如组织学生去试点单位浙江省某五金厂了解整套工艺流程,并整理出一套加以修改过的数据,然后作为教学用的实训资料让学生使用。这样学生就能根据比较生动的介绍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整个流程,然后自己去理解并寻找相应的方法计算出最终的产品成本,而不是像以往的单纯用教科书上的实训,造成学生对流程似懂非懂,做整套案例完全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甚至有可能只是充当了计算的角色。

模拟实训也应改变传统的先理论讲授,再实际操作的做法,而是将成本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尽可能融在成本会计分项实训中讲授。具体做法是:(1)依据各项目教学内容,设计多项实训任务,在任务驱动下,先分发有关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各种帐页;(2)每个任务下设四个岗位,依次是:根据原始凭证分析数据并计算数据→审核数据并填制原始凭证(费用分配表)→审核原始凭证并编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由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分别完成;(3)在各个岗位的技能实训中,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实训出现困难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出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进行讲授。学生掌握后,再继续实训。

比如,在组织“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这一项目实训时,设计“材料费用分配”任务,任务下设四个岗位进行分项技能实训:

①根据各车间“领料单”上所列的金额及用途分析并计算出应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材料费用金额;

② 审核金额并填制“材料费用分配表”;

③ 审核“材料费用分配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④ 审核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明细账。

在前面两个岗位实训中,当学生发现有的领料单(教师有意安排)上注明某种材料为两种以上产品共同耗用时,必然出现实训困难:无法计算出应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材料费用金额,进而也无法填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此时,教师即可引导出“材料费用分配方法”这一内容进行讲授。学生掌握后,再继续实训。

实训中,为了能够全面掌握各项技能,学生岗位进行适时地轮换,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四个岗位的操作。整个实训过程,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凝结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一种教学的组织方式,能够真正融“教学做”为一体,做中教,做中学,使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4、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进程

除了理论和模拟实训外,课程还设置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组织学生走出去到工厂、到车间、到真实的工艺过程环境和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中,在企业、车间师傅和会计科室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训,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学生实习包括:

①了解企业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等具体环节的工作;

②了解企业产品结构、功能和特点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流水线各岗位的操作;

③了解成本费用核算岗位各项具体工作;

④了解企业文化。

5、灵活机动的教学考核体系

由于这门课有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要灵活的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灵活的考核体系可以摆脱以往主要看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学期成绩的做法,更利于对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核。所谓教学过程考核体系就是注重形成性考核,多设实践环节,以能力测试为中心。比如针对信息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平时教学中对他们布置的专业衔接的小课题的制作完成情况,加以在期末时适当的卷面考核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来最终评定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总成绩。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分组完成案例的选取和讲解情况,加以期末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卷面考核,从而最终来考核他们对于专业课的掌握情况。参照表2考核表格。

综合性案例或课题考核50%

期末考试40%

平时素质10%

课题完成情况

(信息)

综合性案例

(会计)

闭卷笔试

团队合作、上课情况等

表2 学习情况考核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课程以平时的实训成果、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其他素质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素质进行评定。

虽然本人在《成本会计》这门课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如何更好的把握不同学生的掌握进度,如何更好的与现实挂钩等等都很有待提高,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曾艳:《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企业导报 2010年01期
2、马建英:《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析》,教育与职业 2010年27期
3、胡颖森 彭锐:《浅析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创新》财会月刊 2009年23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财务会计计量属性
下一篇论文:浅析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