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时间:2015-10-24  作者:张 颖

【摘要】:随着教育部正式发文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院校纷纷提出了各自鲜明的教学宗旨,进行了教学改革。然而教学改革绝非换个名称,冠以改革两字就能实现华丽变身的,如果仅仅是换汤不换药,那么教学改革只能沦为空谈,甚至成为一件兴师动众却事倍功半的事。本文以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为例,从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着手,通过分析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摸索出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一些心得和建议,以供同仁参考。
论文关键词: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完成基本上只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而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又主要是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由于成本会计大量表格示范和计算的特点,使其课堂教学中对于教材的依赖性强,教师在分析众多数据在表间的结转关系时,容易给学生以“照本宣科”之感,造成课堂气氛的涣散。使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却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一 些问题:

1、 知识点的掌握限于“教条分割”,不能做到系统化掌握

成本会计课程相对于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就是费用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控制都往往存在一个事项有多个方法的情形,如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有产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实际重量法等,其中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的费用分配率又可选用实际耗用量或实际消耗材料成本除以定额消耗量等不同形式。学生普遍存在着单个计算方法掌握较好,而对于各个方法产生的原理不能归纳出共性,也未能对各个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信息形成中发挥的功用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2、对于大量的计算方法的教学过于机械

由于成本会计学相对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计算量大、计算方法多样化,加之受课时限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力基本上集中于公式、单个计算方法的机械灌输,不注重公式推导和其原理的分析,对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比较未加以引导,也漠视了对计算过程的账务体现。例如,对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问题采用就题讲题,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多个公式,其结果给学生造成是学数学而非会计课程的错觉。

3、 掌握成本核算流程限于“纸上演算”

计算量重与大量的图表运用是成本会计课程相对于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而言的又一特点,产品成本的构成涉及料、工、费等多个项目,因其承担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程序,其间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格完成繁多的数据处理。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把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视为纯粹计算的情形,而不能很好地将单个分配表计算结果如何与记账凭证对应,也未能很好地掌握不同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何与账簿结转对应关系。例如,制造费用采用年初计划分配率法分配时,各月末的账务处理在“纸上演算”中经常遭到忽略;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的掌握经常只局限于算式求解,而对于分配表中费用的转进转出往往判断失误。

4、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僵化

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基本上沿用了期末闭卷考试的传统形式,考核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直接考察。实验环节的评分也仅是以低分值的形式体现在平时成绩中,对总评分起决定作用的仍旧是卷面成绩,而闭卷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不能起到应有的以考助学的作用。

二、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的课程改革

1、按照能力本位为原则的模块式教学

根据制造企业发展的需要和成本会计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倒推的方法来构建教学体系。我们先把成本会计职业岗位分级,由各级别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导向成本会计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再导向成本会计课程内涵。在遵循够用、实用的原则的基础上,兼顾了课程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教学渐进性,把整个课程体系按成本会计职业岗位构成的能力为主线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详见教学模块顺序及学时安排。

表1教学模块顺序及学时安排

模块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

4

4

要素费用的核算

10

6

4

综合费用的核算

9

7

2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

4

4

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

18

14

4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5

5

综合性案例(或课题)

6

6

合 计

56

40

16

上表中模块七综合性案例(或课题)括号内的课题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的有别于会计专业学生所做的案例,主要以辅助于计算机相关软件制作的项目。

2、在模块教学中融入项目教学

在深入研究《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及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的基础上,本人探索出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针对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过程,设计相对应的教学项目;对各项目内容的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素质提出要求,融“教、学、做”为一体,实施项目教学。具体的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结构化内容的学习,而转向有利于与工作过程相关内容的学习;采用项目导向组织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构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成本会计岗位工作过程及任务 项目教学内容

图1 项目导向图

三、课程改革中总结出的教学方法

1、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本课程不仅作为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而且也是信息专业的知识能力课,而这门课因为计算方法多,程序繁杂,并且要让学生对工厂生产这一陌生的事物有清楚的认识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各种专业的学生对其产生兴趣都不容易。因为在教学中采取引导启发式教学就甚为重要。首先用贴近生活的引导型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兴趣,然后针对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使得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对于信息专业的学生,本人在课堂上往往结合他们的计算机课程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每学习完一部分内容之后都会布置他们去利用计算机知识把成本的一些计算程序结合起来更有效快捷的计算出结果。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考虑到以后他们将直接面对这些企业的生产岗位,因此采用在课堂播放一些介绍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视频资料,以及带学生到实训基地观摩等方法来增加他们对产品生产流程及要素费用消耗的感性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衔接。

2、案例教学的新方式——教师和学生都是主导者

首先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时充当了新案例的编写者的角色。在各类案例,比如引导案例、教学案例和阅读案例等的引用上,本人开始尝试就目前学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各类行业来作为新案例的对象,如收集或通过调查自己编写一些诸如服装厂、五金机械厂等行业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为学生以后真正的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财务会计计量属性
下一篇论文:浅析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