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农村有线电视是国家投资、农民受益的一项民生工程。发现这个政府以为惠及百姓的村村通工程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关键词:农村有线电视,现状,发展策略
农村有线电视是国家投资、农民受益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线电视网络是包容信息量最大、传播速度最快的现代化工具,其在信息传播、文化欣赏、思想沟通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已经成为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广大农民来讲,有线电视“村村通”不仅可以使自己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各类科学文化知识,观看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节目,而且最实惠的就是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实用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
国家推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可谓用心良苦,所耗财力物力亦不小。然而,有线电视在农村普及推广的实际情形如何呢?笔者利用工作之便,对宿州市埇桥区南部祁县镇、永镇乡、大营镇等三个乡镇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专项调研,发现这个政府以为惠及百姓的村村通工程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二、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滞后,有线电视入户率较低。所调查的三个乡镇,情况好一点的大营镇入户率不过在30%左右,祁县镇与永镇乡的入户率仅有15%左右。农民对有线电视的意识淡薄,参与性不高,部分村民甚至对有线电视有抵触情绪。地方政府对发展有线电视有畏难情绪,有些领导甚至对发展有线电视丧失了信心,对村民缺乏宣传和引导,因而导致有线电视的普及停滞不前。
造成以上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呢?
笔者通过深入乡镇政府,与乡镇有关领导沟通,并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及村民组基层干部,发现主要原因有:
(一)客观原因 
一是有线电视光缆的架设有难度。由于农村村民居住点相对较分散,往各自然村投放光缆势必增大投资,因此,有线电视的安装多集中于集镇,相对偏远的村庄暂时还无法架设光缆。
二是“锅盖”在农村抢占先机,地位牢固。有线电视的发展在农村有一个过程,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对电视节目有更高的需求,他们不再满足一两个地方台和“雪花银屏”,“锅盖”抢抓了这个机遇,捷足先登,它投资小,使用寿命长,节目丰富,图像清晰,因此很快占领了农村市场。虽然有线电视的到来让农民一时觉得“锅盖”不合法,但他们发现一家两家,甚至许多村干部也在用,于是大伙儿都陆续地、心安理得地用上“锅盖”了,“锅盖”在农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牢固。[1]
三是网络技术对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带来冲击。
随着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因特网等新型媒体的异军突起,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不断涌现,它们与传统模拟的广播电视争夺用户日趋激烈,传统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已经受到影响。免费论文参考网。与此同时,卫星直播业务具有数字技术和服务价格的优势,直接从有线电视公司手中抢走用户,因而有线电视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四是技术上的落后,使得农村与市、县主干网联网后不能对接,信号受阻,不得不二次投资,重新改造网络,再加上管理不规范,没有严把规划设计及技术标准关,网络建设技术含量低,电视信号传输达不到规定标准,信号不够稳定,这也降低了有线电视的信誉度。 [2]
(二)主观原因
一是农村电视观众对大多数有线电视节目关注度不高。现在农村的电视观众多为老人、小孩、妇女,他们中的大多数只喜欢看电视剧和动画片等,对其他大多数节目不太关注。他们认为:有线电视能收几十个台,“锅盖”也能收几十个台,即使没有“锅盖”,用普通的室外天线有时也能收好几个台,管它是不是“卫视”,管它是大台还是地方台,只要能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就够了。
二是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缺乏基层组织强力支持。一些地方,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难以得到基层组织的强力支持,这些地方干部认为,发展有线电视用户,是县级广电部门的事情,电缆铺设,费用收取,线路维护,信号保障等都不与基层相干,觉得帮他们组织,帮他们说好话,是做了“义工”,有时自己贴言语、贴精力、贴时间帮忙做工作,还受到不想安装的农户的冷言冷语,因此对这项工作也就没有了热情,“村村通”工作也就成了一头热、一头冷。
三是农民认为农村有线电视收视费偏高。农村用户开通有线电视时,要交初装费120元,以后每个月要交十二块钱的收视费,一年下来有要交144元,并且这些收视费要永远收下去。日子不可久算,部分农民认为这些费用有点高,他们拿有线电视跟“锅盖”相比,认为安个“锅盖”也只一二百块钱,以后也不需再交费,因此觉得装“有线”有点划不来。[3]
二、发展对策
发展农村有线电视,切实落实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
(一)有利因素
目前,开发农村有线电视的时机基本成熟,并存在着一定的有利因素:一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了二十多年,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基础,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电视机基本普及。二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更高的要求,这部分人不仅引导,而且带动着农村文化市场的需求方向。三是广大农民有渴求获得新信息,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强烈欲望。四是广大农民渴望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4]
(二)可行性对策。
1、做好宣传工作。
要加强农村有线电视入户宣传。要下基层,搞调研,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不断调整我们的策略,提高农民对有线电视的认识,增强有线电视对农民的吸引力,让农民知晓国家有关政策,争取他们主动支持、参与该工作,并自觉抵制“锅盖”。同时,有关执法部门要加大“锅盖”取缔力度,让“锅盖”在农村没有市场。
2、 着眼长远,保本微利
本着“着眼长远,积极稳妥,保本微利”这一基本原则,发展农村有线电视 。网络是我们的生命线,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促进用户入网,可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有线电视相关资费,如下调安装费、维护收视费标准。以大多数农民家庭能够承受为宜;对60岁以上单独居住的农村老人等特殊人群,安装有线电视时要按国家相关政策予以优待。[5]
3、优先发展集镇周边村有线电视,逐步发展边远村组。
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必须是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切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哄而起,一走了之。这样最容易伤害农民群众的感情和利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免费论文参考网。发展集镇周边村有线电视有几方面的优势:一是集镇周边村经济基础一般比边远村好,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有与集镇居民享受同样电视节目套数的心理。二是集镇网络易于延伸到村组,传送的电视节目套数多,无需前端设备和电视室。建网规范,信号和信号质量有保障,便于维护管理,维修及时到位,投资成本和维护费用相对低。
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有线电视诚信品牌。
有效开拓农村有线电视市场,如何做好网络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免费论文参考网。绝大多数农村远离城市,网络的质量往往不能像城市那样得到有效保证;农村也因为维护人员偏少,乡镇站员工素质偏低,服务水平难以跟上,这些将直接影响农村有线电视市场的拓展。[6]为此,必须加大投资,组织人力,从优化网络入手,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实行岗位责任制等措施,建立有效制约机制;通过挂牌上岗,定点服务等措施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感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能力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通过听取用户意见,落实服务承诺和各项规范要求为农村用户提供便利,打造有线电视诚信品牌,以此赢得市场,赢得广大农村用户的青睬和忠诚。
5、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在目前这种体制下,发展农村有线电视一定要靠当地领导和政府的支持,靠行政和市场的双重力量。要强化基层组织职责,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对其年度工作考核范畴,并作为考核各级干部实绩的重要指标;对以各种形式资助、补贴农户安装有线电视的村集体组织、单位或个人,要予以大力宣传、表彰鼓励。对那些设置障碍、阻挠施工、无理取闹和破坏光缆的不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
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这是一项艰巨而有着巨大市场前景的工程,作为广电人应该成为开辟这片处女地的拓荒者,织好农村这张广电大网。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落实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广开思路,不畏艰难,充满信心,紧密联系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广大的农民朋友尝到有限电视的甜头,农村有线电视事业定能够蓬勃发展。[5]
参考文献:
1、潘承双,《当前农村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有线电视,2006﹙12﹚
2、程轩,《有线电视网络的改建和升级》〔J〕,广播电视信息,2007,﹙020)
3、韩万里,《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环境分析》[J],中国有线电视,2002(18)
4、鞠胜利,《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诊视》[J],广播电视信息,1999(4)
5、罗轶,杨亚玲,《试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化》〔J〕,西部广播电视,2007,﹙08)
6、汪伟斌,《谈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运营方式》[J],中国有线电视,20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