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减轻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中国就必须下大力气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没有经济的内外部均衡,既不能抵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不能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汇率制度改革,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非自由兑换。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汇率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国家承担全部汇率风险、经济主体外汇风险意识淡薄等。因此,这就对加快我国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提出了要求。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应先增加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的日波动幅度可以逐渐放宽到上下0.8%到1%的范围,并逐渐过渡到汇率的自由浮动。增加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和灵活性不仅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对外价格合理性,而且也利于保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度,增加经济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而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应根据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逐步将强制结售汇制过渡到意愿结售汇制,由国家集中储备外汇向民间分散外汇转变,同时进一步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直至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汇率是调节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经济杠杆,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对保证中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稳定有重要意义。实现汇率完全市场化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也是我国汇率制度的最佳选择。
3、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走出人民币升值陷阱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外升值不可避免,但问题是现在人民币不论在长期还是在中、短期内均是单边升值预期。这一问题的结果便是大量投机资本涌入我国,进一步加剧了外汇市场上超额供给的局面。一方面增大了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另一方面也促成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自我实现。因此人民币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双向波动中的动态均衡,并且使其在中、短期内有升有降,打破单边升值走势。由于国际游资大都是短期的,这样可加大国际游资进行单方赌博的风险,从而减少其进入的数量,使人民币减轻升值压力,走出升值陷阱。
参考文献
1 李金龙,李晗.浅析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新货币现象”[J].商业环境,2009(12).
2 许莲凤.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发展研究,2008(12).
3 赵晶晶.人民币“外升内贬”探源[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
4 金言.人民币外升内贬探源与未来汇率走势分析[J].中国城市金融,2008(9).
5 王辰.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测[J].商业时代,2009(12).
6 万正晓,吴孔磊.人民币外升内贬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安全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9(12).
7 李婧.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2).
8 史焕平.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7(12).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