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通过剖析南京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现状,阐释了现在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破解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困境的对策与建议。论文关键词:兼职教师,困境,对策
 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已占高校在校生的半壁江山,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一批适应高职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但近年来,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却日益突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涉及到高校自身的人事管理问题,更涉及到了企业及校企关系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目前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不但可以厘清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困惑,而且对改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兼职教师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它主要应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由此可以看出,兼职教师首先是非本校编制内人员,它来源于企业或社会,不同于本校人员的管理;其次,兼职教师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近年来,特别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定位下,兼职教师在帮助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保证高职教育质量。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可以有效减轻人员开支的负担,同时兼职教师的聘任和解雇管理方便,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因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职师资队伍,有利于加强学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大推动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2、大大推动了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首先,聘用兼职教师有利于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一些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活动。其次,在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中,有了兼职教师的参与,使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也使每门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能够按职业要求,打破学科特性,突出职业特色。 3、有利于加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兼职教师来自社会各行业,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兼职教师作为高校和企业沟通的桥梁,可以为学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训练等工作提供便利;有了兼职教师的参与,将增加企业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通过兼职教师的引荐,学校的专职教师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科研攻关,因此,聘任兼职教师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联系。 二、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困境 1、数量上极为庞大。由于扩招带来在校学生规模的急剧增加,而高职院校近几年虽然也大量录用和引进了很多专任教师,但我们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周期是很长的,其培养速度和培养数量根本无法赶上学生规模扩张的速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是出于担心以后生源下降和提高办学效益的考虑也不愿大规模增加教师的数量。所以导致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数量急剧增加。如下表所示: 表1南京某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与兼职教师数 
 
    
        数据来源:南京某高校学工处、人事处、教务处。
            |        项目 年份 | 在校学生数 | 兼职教师数 | 专任教师数 | 兼职教师与 专任教师之比 |  
            | 2002 | 6692 | 75 | 151 | 0.50:1 |  
            | 2003 | 7297 | 89 | 165 | 0.54:1 |  
            | 2004 | 9712 | 115 | 205 | 0.56:1 |  
            | 2005 | 14670 | 186 | 275 | 0.68:1 |  
            | 2006 | 15381 | 194 | 312 | 0.62:1 |  
            | 2007 | 16170 | 207 | 347 | 0.60:1 |  
            | 2008 | 15719 | 203 | 372 | 0.55:1 |  
            | 2009 | 15768 | 205 | 390 | 0.53:1 |  2、来源上渠道狭窄。根据调查,现在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来自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数量仍然偏少,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在校研究生在兼职教师中的数量及所占比例相当高。 表2南京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来源分布情况表 
 
    
        数据来源:南京某高校人事处、教务处。
            |        来源 年份 | 行业企业 在职人员 | 行业企业 退休人员 | 其他高校 在职教师 | 其他高校 离退休教师 | 在校研究生 |  
            | 2002 | 15 | 5 | 10 | 15 | 30 |  
            | 2003 | 16 | 6 | 12 | 16 | 39 |  
            | 2004 | 19 | 7 | 15 | 19 | 55 |  
            | 2005 | 25 | 11 | 22 | 25 | 103 |  
            | 2006 | 27 | 14 | 23 | 27 | 103 |  
            | 2007 | 28 | 15 | 24 | 27 | 113 |  
            | 2008 | 29 | 15 | 23 | 25 | 111 |  
            | 2009 | 31 | 16 | 24 | 25 | 109 |  3、范围上极为分散、流动性大,管理困难。兼职教师除了在校研究生其单位相对集中外,大部分兼职教师广泛分布于各个行业企业单位,有时甚至多达四五十个单位,由于单位众多,管理相对困难。而且企业人员流动性又比较大,常常是每个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最多只能承担一个学期的工作任务,无法长期稳定的在高职院校兼职。 4、使用上途径单一。由于来源渠道比较狭窄,在校研究生占了很大比重,而且人员流动性大,所以导致现在高职院校兼职教师90%以上主要停留在兼职授课教师的层面,能真正加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建设上的不足10%。 二、导致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困境的原因分析 1、主要以在校学生数为基数的财政拨款体制是造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现在公立高职院校其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而自2001年起江苏省对省属高校的财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由原先主要按教职工规模进行拨款改为主要按照在校学生数进行拨款,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使得江苏高校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各高校对扩大专任教师规模没有积极性,因为增加一个教师财政拨款几乎不会增加,而且各高职院校院对以后生源数量减少的担忧又进一步抑制了其增加专任教师数量的积极性。但又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各高职院校大量聘用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2、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是造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困境的客观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突出教育的职业性、行业性特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