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寿命周期随着金融企业市场活动的进行而呈现出来,在导入期和成长期,新的市场被打开了,新产品开始为金融企业带来收益。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新产品的市场形势越好,为银行所带来的收益就越多,但因为市场容量的限制,新产品能所带来的收益也是有限的,金融企业为此再做大量的市场投入,显然,这时每增加一单位资源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就会逐渐减少。根据 的递减规律,可得金融创新的短期产业成长曲线(见图1):

图1短期内金融创新的产业成长曲线
图1反映了金融创新对金融产业成长的影响,可知,随着金融创新投入的增多,金融产业不断成长,但是随着 的递减,金融产业成长的速度降低,这是由于金融创新不是孤立于金融产业系统的,只有在一定的经济体制、金融体制下才对金融产业的升级起推动作用。同时,短期内金融创新的产业成长效应还受到创新体系内部因素的影响。如金融业务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不同内容的创新组合形成变量 ,金融创新集的组合效率影响变量水平,进而影响创新的短期金融产业成长效应,所以效应曲线会发生变化。若 , , ,图1中曲线会发生如下改变(见图2)。

图2短期内金融创新的产业成长曲线族
由于金融创新的组合存在多样性,所以图2中存在多条 曲线。用 表示理想状态下的金融创新产业成长效应,则金融产业成长函数为: 。可见,短期内金融创新的产业成长效应受到创新投入大小与创新组合的影响。非创新因素固定时,金融产业成长在一定范围内促进金融产业成长,但是超出固定因素承受的范围则阻滞金融产业的成长;同时一定投入所带来的创新效应遵循“木桶理论”,即某一种创新水平处于滞后状态会妨碍其他创新的效应,最终影响综合效应。
(2)长期内金融创新的产业成长效应
长期内所有子系统均发生变化,金融创新产业成长函数变成 和 的函数 。这说明金融产业的成长受金融创新系统和非创新系统的影响,决策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金融创新或非金融创新实现产业成长,而且创新因素与非创新因素可以互相替代。假设 和 的边际替代率为: ,由于 递减,所以 也是递减的。下面采用无差异曲线对金融创新的产业成长效应进行分析。

图3金融创新的长期无差异曲线
图3中 曲线为无差异曲线,由于 也是递减,所以曲线凸向原点; 为金融产业成长的金融生态环境约束线,如果生态环境变优, 向右移动。 与 线切于 点,表明在该金融生态环境下金融产业实现最优成长。从图3可知,金融创新的产业成长效应受到金融产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金融产业各金融主体内部的产品组合水平和各金融主体间金融产品的组合水平,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国家市场化建设程度,法制完善程度,政策的扶植状况构成环境整体,影响效应大小。若金融创新发展,改善与外界环境的适应程度,则 曲线移动,改变为 ,补充辅助约束线 ,我们可以找到一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与辅助约束线相切,这就是金融创新的成长效应(见图4)。

图4金融创新的长期成长效应
从图4可知,金融产业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金融产业发展。如果将金融创新的变化看成一个连续的过程,则可以找到一组无差异曲线族,每一条无差异曲线都会与一条从 点出发的约束线相切,切点的组合即为长期内金融产业在金融创新因素下的产业成长曲线。
金融创新的效应方向、大小无法预先估量,通过金融创新所形成的金融产业的融资功能就可能是有时过剩,有时不足,金融产业的成长曲线就很不规则,甚至有可能出现异化,如金融危机阶段就属于长期创新引发的金融产业的成长曲线异化,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停止金融创新,相反,要在吸取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不断继续金融创新,并在金融创新中切实做到:金融创新立足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加强场外监管,保证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质量,审慎对待复杂的金融产品创新,规范信用评级,加强风险控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金融创新的层次决定了金融产业成长的层次。在各项金融创新活动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并能对各金融创新活动的效应做出评估,据以协调创新步调的情况下,金融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含量高,环境条件好,金融创新的效用就大;反之,金融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含量低,环境条件差,金融创新的效用水平就低,金融创新的效用就小。
参考文献
1 杨德勇.金融产业组织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4:356
2 曹东勃,秦 茗.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兼论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财经科学,2009.(1):8-14
3 吴献金,苏学文.金融创新与金融产业升级指标体系及效用分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30:108-112
4 秦建文,梁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启示,金融论坛,2009(10):66-7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