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农作物秸秆资源除含大量碳素外,还有氮、磷、钾、钙、镁、硫、硅等多种营养元素。
关键词:新农村,秸秆,新能源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绿色环保农业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和农村资源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使农作物秸秆资源出现了大量剩余。这些秸秆资源堆积在村头路边、房前屋后,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妨碍了交通、污染了环境,甚至更容易引发火灾,针对作物秸秆存在的现状,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不仅对农村的环境起到美化、亮化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总体来说作物秸秆具有以下用途:
1.积极实施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肥力
(1)农作物秸秆资源除含大量碳素外,还有氮、磷、钾、钙、镁、硫、硅等多种营养元素。作物收获后,秸秆还田可供后季作物做肥料,周而复始,养分循环利用,这样不但降低了农业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土壤肥力。
(2)农作物秸秆资源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土壤中分解为腐殖质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还可分解多糖,利于土壤团粒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耕性。
(3)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能及时向土壤补充新鲜有机质,利于微生物活动,改善腐殖质的形成,提高土壤生物的活性,减少氮素损失。
(4)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有利于保畜水分,平衡土温,增加田间二氧化碳浓度,满足后季作物的生长需要。
(5)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能够优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畜水保墒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并能抑草促苗,平抑地温,即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又保护了农村周边生态环境。
2.实施青贮氨化技术,转化作物内在机制
利用过腹还田结合“沃土工程”、秸秆养畜等示范项目的实施,提倡农作物秸秆发酵,把消化率低的农作物秸秆经青贮氨化处理转化为易吸收、营养高、适口性好的饲料。青贮的原料为玉米秸、地瓜秧等,氨化原料为稻秸。利用经青贮氨化,具有柔软、芳香或酸香味,营养成分高的农作物秸秆饲料饲养牲畜过腹排粪还田,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经济价值,形成粮食一秸秆一饲料一牲畜一肥料一粮食的良性循环。
3.开发秸秆基料,发展食用菌栽培技术
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按一定比例配合,加入添加剂,经灭菌、接种生产平菇、金针菇、草菇、猴头、银耳、灵芝等食用菌。1千克秸秆产1千克鲜食用菌,生物转化率达100%以上。
4.实施秸杆气化技术,推广秸秆新能源
农作物秸秆气化是将秸秆粉碎送入气化炉中,在缺氧状态下燃烧,使之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再将可燃气体供农户使用。一般每千克秸秆产气2.5立方米,一个3口之家每天需3立方米-5立方米气可供生活需用。免费论文。
5.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适时补施氮素肥料、粉细深翻、适时镇压浇水、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作物易发生侵染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防止病原体传播。
总之,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宝不能废弃。免费论文。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新技术,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在运作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开展并推广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秸秆青贮、加工、保护性耕作、能源转化利用等综合利用技术。免费论文。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之真正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