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但是目前我国的普通农产品市场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是信息不对称的。相关问题的Agent仿真。仿真,价格梯度对降低普通农产品非绿色投入的探讨。
关键词:普通农产品,价格调控柠檬效应,Agent仿真
引言
所谓的绿色农产品是相对于普通农产品的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的总称(严力蛟,2003)[1]。论文检测,Agent仿真。在我国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农产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我国虽然已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提出和实施“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工程”等项目,但在技术要求高、投入成本大、产品价格高等特点下有认证的绿色农产品在我国农产品总产值中所占份额不大(郑军婷,2007)[2],绿色农产品对普通农产品消费替代还不高、消费需求不足(靳明,2006,2007)[3][4]。绿色农产品固然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在目前普通农产品绝对市场占优的情况下单靠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谓杯水车薪。现阶段唯有在推广绿色农业的同时减少普通农产品过量的非绿色投入(农药、化肥等)使之成为准绿色农产品才能有效地影响整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上普通农产品无论绿色化程度如何都未能在价格上体现出区分,同时又由于风险意识和可替代绿色投入的高昂成本,使得生产者不愿意减少与产量息息相关的非绿色投入。然而即使允许普通农产品据非绿色投入量在价格上有所区分也会由于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而面临与绿色农产品同样的问题——“柠檬效应”(王越,2005,张晓凤,2010)[5][6]。
以下首先从生产者角度出发探讨价格区分在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对普通农产品非绿色投入的影响,随后运用Agent仿真技术综合消费者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建立模型并提出对策建议。
1.微观分析
为了简化问题,以下列出几条基本假设与协定:A.假设普通农业生产者由于风险等原因不愿意或没能够过多地以绿色投入替代非绿色投入。B.所有的农业生产者种植同一种食用作物并对作物施用同一种非绿色投入要素。C.以下所涉及到的函数均连续可导。
1.1农产品单一市场价情况
这里从单个农业生产者出发考察其利润所得:设单位非绿色投入要素的价格为常量 ;投入量为 ;每单位种植量其它必要平均成本(包括一定量的绿色投入)为常量 ;种植量为 ;最终的实际收获的无差别优质产量为 ;产品单位售价为当期市场价格常量 ;所得利润为 ,显然 ,这里 并且 ,即实际产量与种植量和农药使用量有关,并且种植是有利可图的。由于普通农业生产者往往在确定了种植量后才考虑施加非绿色投入的量,所以我们不妨假设 已经确定并记为 ,继而 , ,则 。进一步假设:1. ;2. ;3. 。这表明非绿色投入量的增加有助于产量的提高,但是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并且稍许的非绿色投入要素有助于利润的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非绿色投入同样可能引起对作物的伤害,形成 的情况,所以这里我们假定农业生产者是富有经验的,不可能使这种情况发生。况且不难证明农业生产者会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前已经达到了利润的最大化。论文检测,Agent仿真。考虑 取得极值的一阶条件: ,所以从 出发,当 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范围内 ;由于 导致 是关于 的减函数,当 继续增大必然有 ,即 ,极值存在,这时非绿色投入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
考虑到 ,所以当 的极值存在时必为极大值,记此时 ,则 。农业生产者不断增大非绿色投入的情况可以理解为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 ;而社会认为农产品非绿色投入过度的情况便是使农业生产者得到最大利润的 过大。论文检测,Agent仿真。不难发现在这种无区分单一市场价的情况下使农业生产者在增加非绿色投入的过程中提前得到其最大利润是控制非绿色投入过度使用的关键,而从上述均衡式中可以看出非绿色投入对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 的大小则是控制 大小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提高 确实能降低 。事实上要提高 无非有三个方式[3]:增大 的同时减小 ; 与 同时减小,且 ; 与 同时增加,且 。不难证明前两种方法会使得生产者利润变小,对于农业生产者显然是不利的。第三种方法虽然可行,但要直接同时操控 和 的关系并不容易且影响面大,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另外无论产品的绿色化程度如何都使用同一个市场价,采取相同的直接价格调控事实上是一种不公平,不利于普通农产品的绿色化。而当前普通农产品的价格恰恰是这种无关乎绿色化程度的情况。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