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国所面临现状的根本原因:我国没有按供求形成利率,本国货币规定的汇率很低,使得外汇存底大量积累,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条件变差。借助低要素价格和低附加价值产品的出口,花费很大的气力,搭上了资源和环境,但得到的实惠不多,东西卖得很便宜。所以在美元储备大量积累的情况下,美元一旦贬值,辛苦赚来的钱就缩水了。
为了对付这种情况,我国现行的办法,是由央行入市干预。我国央行的入市干预实际上是造成了流动性泛滥的恶果。所谓入市干预,就是收购外汇,把本币压住,不让其升值。做到这一点,各方面都很高兴,出口企业产品也很容易出口了。但是由于大量地释放货币,到2006年12月,论文网我们的外汇储备就到了1万亿美元,这1万亿美元,需要中央银行拿出大约8万亿的中央银行货币即“高能货币”,这种“高能货币”,由于乘数效应,1 块钱在国内市场上大概会形成5块钱的购买力。8万亿的高能货币形成的购买力就是40万亿人民币,40万亿货币的出现,就形成了流动性泛滥。实际上这种手痛医手,头痛医头的措施是不足取的。而流动性泛滥最终还会导致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暴涨,造成股市楼市的泡沫。第二种可能,就是消费物价上涨。消费物价的上涨,一般时滞比较长,起码两年以上。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资产泡沫和物价上涨同时来了,兼而有之。我国这两年经济中的的问题,就是第三种可能性成为现实,问题集中爆发了。
5.结论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启示。主要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对某些具体市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与这些负面效应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
总之,美国的这次次贷危机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结束。2008年也注定为经济学家们牢记。虽说到目前为止并未对我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我们同样要从中吸取教训。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得:“要吸取的经验教训就是,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出口导向政策酿苦果 我们掉进了美元的陷阱》,南方都市,2008年10月05日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