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后危机时代构建中日韩货币联盟的经济学分析_东亚货币合作-论文网

时间:2014-11-08  作者:李玉蓉,苗清,韩雪
但各国利率水平仍存在差异。由于中国没有完全开放资本市场,而日本和韩国均已开放本国的资本市场,因此,三国在金融领域的一体化并不充分。

图3中日韩利率变动

而中日韩三国的在汇率制度上具有多样性。在贸易交易、实物交易、金融交易频繁地区,汇率稳定是维持实物交易很必要的条件。目前日本实行的是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而中国和韩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二者变动的幅度不同,韩国的变动幅度较大。2008年-2009年,人民币和韩元汇率均呈现升值趋势,而日元汇率趋贬值之势。汇率协调机制无法实现。

图4中日韩汇率波动

三、中日韩构建货币联盟的实证分析

(一)OCA指数方法

巴尤米(Bayoumi)和艾臣格林(Eichengreen)(1996)根据一般均衡模型的指导,创造了OCA指数法(OptiomalCurrencyAreaIndex)评估特定地区实现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认为最优货币区理论成为现实的关键在于能否分析决定汇率变动的因素。他们建立的解释双边汇率波动的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国与国之间年末双边汇率的标准差,等式右边表示根据最优货币标准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在两国之间的表现。所得到的汇率波动的预测水平可以近似看成是“OCA指数”,其数值越小,说明组建最优货币区的成本最小,各个经济体之间构成最优货币区的可行性越大。

(二)模型变量的选择与改进

笔者选取东亚各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国、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影响中日韩及台湾省货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出发,选取了以下几个变量。

被解释变量:

使用两国年末双边名义汇率的波动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该数值越小,说明货币合作的成本越小,收益越大,该区域进行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越高。本文选取了中日韩及台湾省年末双边名义汇率的标准差。

解释变量一:

其中,,表示两国之间实际GDP对数变动的标准差,本文用实际人均GDP来代替。它反映了两国长期内产出增长差异上的对称性高低,该数值越小,说明两国之间的产出增长差异越小,冲击对称性较低,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较大。

解释变量二:

表示两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该指标反映了通货膨胀对汇率波动产生的影响,两个国家之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越小,其双边汇率波动越小。

解释变量三:

Bayoumi和Eichengreen使用表示两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差异性对双边名义汇率波动的影响,但是由于各国对农产品、矿产品及制成品贸易的统计或口径不一,或者数据不全,在此我们使用两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值来表示。一国的值等于一国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该数值越大,表明该国开放程度越大。两国之间的贸易结构差异越大,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越大,区域内进行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小。

解释变量四:

该变量反映了国家间规模大小差异对双边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本文中使用以美元计算的两国GDP对数的平均值。国家的规模越大,相互之间汇率的稳定性越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将Bayoumi和Eichengreen的方程改写为:

本文的数据均来源于Bloomberg,并参考了1989-2009年国际统计年鉴以及2009年中国台湾省统计年鉴。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选取中日韩及台湾省1985到2009年的数据,同时由于1997、1998年的数据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动较大,在此也将其剔除。使用Eviews6.0软件对数据进行首次回归,由于SIZE的t值(-1.306749)较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通过检验,故其系数比较不显著。将SIZE这个变量剔除以后,再次进行回归后,为0.98522,t检验值分别为-8.553762,6.993910,6.787918。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模型所选取的变量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检验和F检验,拟合效果很好,可以用来讨论中日韩及台湾省双边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故最终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人均GDP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的差异、以及开放程度的差异,对中日韩及中国台湾省双边汇率波动率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国家之间的产出差异越大,国家间的汇率波动就越大。维护汇率稳定或实行单一货币的成本就越高。国家之间长期通货膨胀率差异越大,则国家间双边汇率波动就越大。只有区域内国家在稳定物价上长期趋于一致,区域内货币合作才能有效的开展。国家间的开放程度差异越大,则双边汇率波动性越大。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基础资源、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越容易受到不对称的经济冲击,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相应的就越高。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国际货币合作是个长期过程,由低到高共分为五个层次,即国际融资合作、联合干预汇市、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联合汇率机制和统一货币。目前,中日韩三国与东盟各国所建立的多边货币互换和区域储备基金分别属于第一和第二个层次,在国际货币合作中仍处于低级阶段。中日韩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国家,通过积极的贸易、投资等活动,增强了相互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宏观经济也表现出联动的趋势。但由于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产业结构多样性,以及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低下等问题,目前不宜建立中日韩货币联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是目前中国的首要任务。中日韩在各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开展了深入稳健的双边与多边联系,在未来,中日韩货币联盟率先在亚洲建立是可行的,亚洲货币一体化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公共品个人需求曲线的加总_私人品-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以贵州省195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例-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