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对青岛市居住区主要的19种灌木植物的滞尘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不同,叶片形态结构不同,其滞尘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叶黄杨、紫叶小檗、“红王子”锦带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较高,紫荆、月季、连翘相对较低;单株植物滞尘量不仅与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有关,还与植物的总叶量有关,其中金银木、红瑞木、火棘单株植物滞尘量较高,而木槿、棣棠、月季相对较低;同时采用了综合指数法对植物的滞尘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级。
论文关键词:灌木树种,滞尘效益,综合指数法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总悬浮颗粒物(TSP)成为城市主要污染物。植物叶片通过其表面特性和湿润性发挥着巨大的滞尘作用,当含尘气流经过树冠时,一部分颗粒较大的灰尘被枝叶阻挡而降落,另一部分滞留在枝叶表面。灌木植物由于生长低矮,这一高度对地面扬尘拦截能力强,因此对环境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生存空间,它在调节城市小气候,吸收污染气体,吸附尘埃和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青岛市居住区常见灌木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选取与滞尘效益密切相关的7个指标对植物的滞尘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域概况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城阳区位于青岛市区北部(120°6′~120°34′E,36°10′~36°24′N),紧邻胶州湾,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受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降水适中。月均气温25.7℃,年极端最高气温38.2℃,年极端最低气温-21.2℃。年均降水量714.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622h,无霜期180~200d。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2%,人均占有绿地面积为13m。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的选择
青岛市城阳居住区灌木植物应用种类较为丰富,共有36种,主要集中于柏科、忍冬科、木犀科、蔷薇科。选取居住区中应用频度较高、生长状况良好、高度基本一致的19种灌木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大叶黄杨Euonymusjaponicus、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紫叶小檗Berberisthumbergiicv.atropurpurea、海桐Pittosporumtobira、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RedRobin’、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红王子”锦带Weigelafloridacv.RedPrince、榆叶梅Prunustriloba、月季Rosachinensis、金山绣线菊Spiraea×bumalda‘GoaldenMound’、连翘Forsythiasuspensa、紫荆Cercischinensis、红瑞木Cornusalba、华北珍珠梅Sorbariakirilowii(Regel)Maxim、木槿Hibiscussyriacus、金银木Loniceramaackii、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紫丁香Syringaoblata、棣棠Kerriajaponica。
2.2试验方法
2.2.1采集样叶
试验于2010年5-6月进行,根据青岛市春夏季多雨的特点,分别于雨后3d、6d、9d、12d采样。每一树种设置3个重复,每株在上、中、下等各部位多点采样共30片,将样叶小心封存于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
2.2.2滞尘量的测定
一般认为,15mm雨量可以冲掉植物叶片上的降尘,然后重新降尘。测定植物叶片的滞尘量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常用质量差减法进行分析测定。采集的样品用蒸馏水冲洗浸泡2h后用软刷轻轻刷洗叶片,将附着物充分浸洗下来,浸洗液用已烘干称重的滤纸(w)过滤。将滤纸于60℃烘箱中烘干24h后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重(w),两次重量之差(w-w)即为采集样品上所附着的降尘颗粒物的重量。使用AM-300便携式叶面积仪测量植物叶片的叶面积(A),(w-w)/A即为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
2.2.3全株叶量计算
调查叶量采用分层取样法,先用目测法将所调查的植株进行分区、分层。其中可先按枝划分,也可把几个大枝归为几等分,接着再对各主枝或一等分进行继续等分分级,一直到可以容易计数叶片的标准小枝为止,当记数出标准小枝的叶片数量后,再计算全株叶量。
2.2.4评价方法
选取与植物滞尘效益密切相关的7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植物的高度(X1)、植物的叶面积指数(X2)、单位叶面积滞尘量(X3)、植物生长期(X4)和叶表面特性,其中,叶表面特性包括绒毛(X5)、粗糙度(X6)、黏液或硬度(X7)。通过野外观测和专家咨询,将植物高度、生长期长短和叶面特性划分为3个等级(表1)。
表1绿化植物定性指标量化表
Table1Thescalarofdescribablecharacteristicofgreenplant
植物高度(X1)
Tree height
|
|
生长期长短(X4)
Period of plants growth
|
|
叶面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leaves surface
|
等级
Rank
|
分值
Score
|
|
等级
Rank
|
分值
Score
|
|
绒毛(X5)
Hair
|
分值
Score
|
粗糙度(X6)
Coarseness
|
分值
Score
|
黏液或硬度(X7)
Gume or rigidit
|
分值
Score
|
> 2 m
|
3
|
|
长Long
|
3
|
|
多Much
|
3
|
粗糙 Coarseness
|
3
|
多(较硬) Much(hard)
|
3
|
1.2~2 m
|
2
|
|
中Middle
|
2
|
|
较少Less
|
2
|
中等Less Coarseness
|
2
|
少(中等)Less (middle)
|
2
|
< 1.2 m
|
1
|
|
短Short
|
1
|
|
少Few
|
1
|
光滑Lubricity
|
1
|
无(柔软)Nonexistence (tenderness)
|
1
|
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树种进行分级,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i为统计指标,j为植物种类,X′为标准化数据,X为初始数据,X(max)为各项因素的最大值。其次通过专家咨询获得评价的权重向量A=(0.2,0.2,0.2,0.1,0.1,0.1,0.1)。最后根据公式 ,求得综合指数Y,Y值越高,说明该植物的滞尘效益越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