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资本市场遭受重创。利用2008年全年数据对中美两国的股票市场的联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崩溃从而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的股票市场,但未存在长期共同趋势。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上证综指,纳斯达克指数,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在我国股票交易所建立的近20年间,股票市场经历了七轮暴涨暴跌,而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又是中国股市震荡的一年,上证综指从曾经的998点一度升至2007年的6124点后却大幅下挫至2000点上下,而后股市在震荡中呈缓慢上升趋势,让中国的股民经历了一次花费不菲的“过山车”风险游戏。在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的预期密切相关,特定环境下还可以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因此在股票指数大幅下跌的同时,国内学界也激起了关于我国经济基本面恶化根源的探讨。
2007年4月份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开始,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巨大震荡,金融机构在继雷曼兄弟倒闭后产生了“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危机反应。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源口,由房地产业开始,以“次债”形式不断创新打包传至银行业,最终导致以投资银行倒闭为代表的银行业危机,点燃了金融危机的导火线,给全世界经济带来了大衰退,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也深受影响。如今,我们重新回顾危机的始末,中国股票市场伴随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美国股票市场大幅跳水的现象是否传导到中国,而随后中国股票市场出现的持续跟跌状况,与之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或只是一种巧合?这也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国金融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接着进行计量实证分析,选取中美两国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指数,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于美国股票市场是否对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预期和带动作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利用计量工具得出二者所存在的相关关系。然后结合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国内形势,分析作用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我国股票市场受之海外资本市场影响有限,其趋势主要是由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经济层面的各方面因素所主导的。
二、事件回顾
美国金融业在金融危机时期所爆发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可见表1:
表1美国重大事件时刻表
时间
|
美国发生的重大金融事件
|
2007.4.2
|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
2007.8.6
|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
2007.8月
|
贝尔斯登麾下的两家对冲基金崩盘。同期美国央行采取多种方式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规模以千亿美元计
|
续表1
时间
|
美国发生的重大金融事件
|
2008.3月
|
美联储出手援助,摩根大通以2.36亿美元的低价收购贝尔斯登
|
2008.7.13
|
美国政府宣布救助“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雷曼兄弟公司股价“跳水”
|
2008.9.7
|
房利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以2000亿美元接管,使之国有化
|
2008.9.15
|
美国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与此同时,市值全美第二的美国银行宣布以换股的方式(每股29元)收购美林集团,交易价格达500亿美元。当日,纽约道琼斯指数跌4%,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5%,称之为“黑色星期一”
|
2008.9.16
|
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接受美联储提供的850亿美元贷款,而美联储持有80%的股份
|
2008.9.17
|
高盛(GS)和摩根士丹利(MS)股价暴跌,分别下跌了13.92%,24.22%,收于114.50美元和21.75美元
|
2008.9.19
|
美国证监会发布紧急通知,宣布即时禁止卖空799家金融公司的股票
|
2008.9.21
|
GS和MS宣布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
2008.9.22
|
日本最大银行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宣布将出资收购摩根士丹利10%至20%的普通股
|
2008.9.23
|
高盛将获得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0亿美元投资
|
2008.9.25
|
全美最大的储蓄贷款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宣布破产,摩根大通以19亿美元的价格向政府购入该行的银行业务和价值3070亿美元的贷款组合
|
三、数据选取与实证检验
从以上的重大事件时刻表中,可以看出美国股票市场在此次危机中存在着巨大波动性,特殊事件对股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将利用股票市场指数作为金融危机下中美两国经济的重要指标来进行相关性影响分析。在股票市场上,由于计算指数的股票种类不同而划分了多种股票指数,因此,本文将分别采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和美国纳斯达克综合股票指数作为两个国家股票市场的代表来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更直接观察危机带来的冲击作用,进一步发现危机中的不确定因素,将选取危机爆发下,两国股市大幅跳水的期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所以采用2008年全年的日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扣除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后共238个数据)。以变量S来代表中国上证综指,N代表美国纳斯达克综指,接着通过对两个时间序列做直线图(见图1),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两个股指的大体下跌走势是相同的。但实际上,二者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网、NASDAQ官网公布的数据
注:图中断点为缺失的日数据。
图1N和S的线性趋势图
(一)、检验两个变量各自的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首先对变量N做检验,表2中显示了检验结果,表明:N存在单位根,差分一阶后则不存在单位根,即N~I(1)。接着观察变量S的情况,同N一致,一阶差分后平稳。因此,N和S同阶。
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
ADF临界值(只带截距项)
|
T值
|
P值
|
1%level
|
5%level
|
10%level
|
N
|
-3.459898
|
-2.874435
|
-2.573719
|
-0.847415
|
0.8031
|
S
|
-3.462737
|
-2.875680
|
-2.574385
|
-2.296604
|
0.1741
|
N—N(—1)
|
-3.461030
|
-2.874932
|
-2.573985
|
-16.39071
|
0.0000
|
S—S(—1)
|
-3.461630
|
-2.875195
|
-2.574125
|
-15.23651
|
0.0000
|
(二)、在平稳的条件下,观察两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用E—G两步法)
1、构造两个方程如下:
①
②
2、分别对两个方程做一元回归得到各自的残差项 、 ,再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
ADF临界值(只带截距项)
|
T值
|
P值
|
1%level
|
5%level
|
10%level
|

|
-3.463067
|
-2.875825
|
-2.574462
|
-1.056298
|
0.7327
|

|
-3.463067
|
-2.875825
|
-2.574462
|
-1.051830
|
0.7344
|
由上表可以看出:残差项均不平稳,所以N和S不存在CI关系,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N和S做格兰杰因果检验。
3、用VAR模型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
由于我们探索的是变量N与S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预测或传导的作用,尤其是考察在一定程度上,N是否是带动S的原因。因此,构造以下方程:
③
④
,具体滞后K期所做的结果如表4。
表4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滞后期K
|
值
|
值
|
滞后期K
|
值
|
值
|
1
|
0.00271
(0.95856)
|
1.47976
(0.22527)
|
6
|
1.01666
(0.41781)
|
0.22207
(0.96900)
|
2
|
1.59095
(0.20657)
|
2.97373
(0.05362)
|
7
|
1.17231
(0.32499)
|
0.54000
(0.80238)
|
3
|
1.10016
(0.35075)
|
1.62139
(0.18638)
|
8
|
1.05449
0.40210)
|
0.55599
(0.81100)
|
4
|
0.72533
(0.57594)
|
0.93107
(0.44766)
|
9
|
1.11444
(0.36313)
|
0.79405
(0.62268)
|
5
|
1.22938
(0.29877)
|
0.52052
(0.76041)
|
10
|
0.50080
(0.88346)
|
0.50193
(0.88269)
|
注:括号里的数值代表P值。
其中 表示SdoesnotGrangerCauseN假设下的F值,即表示S不为N的格兰杰原因; 表示NdoesnotGrangerCauseS假设下的F值,即表示N不为S的格兰杰原因。
在概率为0.1的状态下,当F的绝对值大于F临界值时,则拒绝原假设,反之,则接受原假设。从表4可以看出:只有在滞后期为2期时,才可以认为N为S的格兰杰原因(只是单向)。
因此,从上述的计量经济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美国股票市场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在滞后两期的情况下或许对我国股市有一些预测的效果,但国内股市与美国股市不存在长期共同趋势,只有在同期出现巨大涨跌幅的情况下会对我国股市的涨跌造成一定的因素刺激作用。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