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02~2008年杭州市城镇贫困指数变动的分解结果(%)
|
时期
|

|
收入增长
|
收入分配
|

|
收入增长
|
收入分配
|

|
收入增长
|
收入分配
|
2002~2004
|
-1.93
|
-0.89
|
-1.04
|
-1.4
|
-0.86
|
-0.54
|
-1.33
|
-0.78
|
-0.55
|
2004~2006
|
0.49
|
-1.02
|
1.51
|
0.21
|
-0.33
|
0.54
|
0.09
|
-0.12
|
0.21
|
2006~2008
|
-1.17
|
-0.75
|
-0.42
|
0.02
|
-0.13
|
0.15
|
0.14
|
-0.29
|
0.43
|
2002~2008
|
-2.61
|
-1.78
|
-0.83
|
-1.18
|
-0.92
|
-0.26
|
-1.1
|
-0.88
|
-0.22
|
从各个时期来看:(1)2002~2004年杭州市城镇贫困指数的下降,不仅得益于杭州市城镇收入水平的快速上升经济学论文,还得益于收入不平等状况的相对改善论文格式范文。(2)2004~2006年杭州市城镇贫困指数出现了一定反弹,虽然当时收入水平有所增长,但收入分配的恶化导致基尼系数的上涨,这与当时的通货膨胀和收入不平等增长有关。这个时期在恶化的收入分配的不利作用下,使得收入分配效应明显超过收入增长效应,最终导致贫困指数只增不减。(3)2006~2008年收入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双向有利作用前提下,使得贫困指数明显下降,贫困状况有所改善。(4)2002~2008年杭州城镇居民的贫困状况经历了多次的波动,但是每次的变动趋势和原因都有所不同。有些时期(如2004~2006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并且恶化的收入分配状况抵消并超过了收入增长的减贫效应,最终使得贫困指数都有所反弹。原因在于杭州市城镇收入差距的拉大使得低收入和贫困人群有所上升。而在其他时期(如2002~2004年、2006~2008年)杭州市城镇居民的贫困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应归功于收入水平的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相对改善。从总体来讲,自2002年以来杭州市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持续增长,收入分配状况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体杭州市城镇贫困程度有所改善,所以降低城镇居民的贫困程度一方面需要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学论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更需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快改善贫困居民的生活水平。
4 总结
通过对杭州市城镇贫困问题的实证分析,我们认识了杭州市城镇自2002年以来的贫困波动情况,并对贫困变动分解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从而分析了其中的变化的原因。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做以下总结:
第一,自2002年以来,杭州市城镇贫困线 和人均收入 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使城镇居民真实收入水平下降,从而也造成了城镇贫困线 的上升论文格式范文。
第二,贫困指数在历年的变化中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自2004年以来杭州市城镇的基尼系数又出现逐步上升的态势,近几年来都在0.31以上,使得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学论文,这不能不引起政策制定者们的高度关注。
第三,从贫困指数变化的分解来看,2002~2008年整个时期经济增长对贫困群体的福利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有些时期(2004~2006年)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部分地抵消甚至超过了收入增长的减贫效应。所以,如果单纯地强调GDP增长,不注意收入不平等状况,那么这样的经济增长可能弱化减贫进程,甚至增加贫困,若能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改善收入不平等状况,以减少其对减贫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有望在今后使贫困状况得到改善。
第四,通过对2002~2008年的贫困整体分析,我们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收入水平增长和收入分布的变化,那么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如果实施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发展政策,即使是中等水平的经济增长率,同时注重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经济学论文,也能实现快速的减贫目标;相反,如果实施有利于富人的经济发展政策,即使是令人满意的高经济增长率,但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不仅不能实现快速的减贫,反而还可能增加贫困。
当前,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因此,实施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发展政策,让穷人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促进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不仅可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让更多的穷人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应当是今后扶贫开发的方向和着力点,今后杭州市城镇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当建立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涓滴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瞄准式扶贫”为重点手段的社会保护式扶贫转变。
参考文献:
[1]洪兴建,李金昌.城镇贫困的因素分析及反贫困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科学,2005(6).
[2]林伯强.中国的经济增长、贫困减少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3(12).
[3]万广华,张茵.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6).
[4]Foster J,Greer J,Thorbecke E.A Class of Decomposable Poverty Measures[J].Econometrica,1984,52(3).
[5]Kakwani N,E Pernia.What is pro-poor growth[J].Asian Development Review,2000,16(1).
[6]Shorrocks,A. F.Revisiting the Sen povertyindex[J].Econometrica,1995,6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