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新疆兵团的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经济增长,不仅事关整个兵团的发展,而且对屯垦戍边事业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科学的经济理论,分析了兵团历年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选取1978—2008年的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产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Eviews6.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结合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展开分析,以对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论文关键词:新疆兵团,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贡献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组织,其经济在新疆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业结构的状况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因而,要促进兵团经济增长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对兵团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理论基础
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威廉配第 (1652年)。马克思在其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再生产理论”(1857年):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即同时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该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克拉克(clark,1940)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中指出就业结构的转变顺序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继而到第三产业。
库兹涅茨(Kuznets,1949)在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的过程,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首要的是总量增长,总量增长是需求变动的主要原因,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
钱纳里(Chenery,1960)利用5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新疆兵团,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索洛(Solow,2000)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广义技术进步(含经济制度的变迁)贡献的,而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所贡献的。然而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在一定产业结构中组织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对于给定的资本、劳动和技术,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产出。
本文主要基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的理论,对兵团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分析。
二、兵团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兵团自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大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发生变化。兵团三大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见图1。根据图1,可将兵团经济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75年):50年代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措施,兵团第二产业得到了优先发展,1954年第二产业比重达63.3%,但之后比重急剧下降,1975年降到最低点22.5%,主要因为1975 年撤销兵团体制,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总局,一批工业企业移交地方,三次产业结构发生逆转。第一产业比重除了在1954年出现最低点14.6%,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小论文。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第二阶段(1975—1995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兵团由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演变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水平。第一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除了1992年和1993年略为下降,发展态势较为稳定;第二产业由1975年的22.5%上升到1983年40.2%之后,发展也趋于稳定,但比重始终小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呈现出缓慢上升的发展趋势。
第三阶段(1995—2008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兵团产业呈现“一三二”的结构。第三产业比重自1995年起超过了第二产业比重,直到2008年保持着稳步上升的发展;第二产业处于波动发展中,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比重下降明显,到2008年升至31.7%;第一产业除了2001年低于第三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截止2008年,三大产业比重基本持平。

数据来源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
三、实证分析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整理
本文选取兵团生产总值(GDP)y代表兵团的经济增长,兵团的第一产业产值x1、第二产业产值x2和第三产业产值x3代表兵团的产业结构。根据图1兵团生产总值构成的情况,本文选取从1978—2008年的各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考虑到历年数据会受到各年价格因素的影响,所以新疆兵团,根据各年份的生产总值当年价和生产总值可比价指数,计算出以1978年为基期的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
(二)单位根检验
为了确定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协整分析,本文运用统计软件Eviews6.0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为了消除异方差,先对各个指标消除价格影响因素后的数据取对数,然后进行单位根检验。所得结果经过整理后如表1。
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
ADF统计量
|
1%临界值
|
5%临界值
|
10%临界值
|
检验结果
|
logy
|
-1.56256
|
-4.30982
|
-3.5742
|
-3.22173
|
非平稳
|
logx1
|
-1.67527
|
-4.29673
|
-3.5684
|
-3.21838
|
非平稳
|
logx2
|
-1.42716
|
-4.30982
|
-3.5742
|
-3.22173
|
非平稳
|
logx3
|
-1.31006
|
-4.30982
|
-3.5742
|
-3.22173
|
非平稳
|
Dlogy
|
-6.67417
|
-4.32398
|
-3.5806
|
-3.22533
|
平稳
|
Dlogx1
|
-8.0379
|
-4.32398
|
-3.5806
|
-3.22533
|
平稳
|
Dlogx2
|
-6.22147
|
-4.33933
|
-3.5875
|
-3.22923
|
平稳
|
Dlogx3
|
-8.40123
|
-5.32398
|
-3.5806
|
-3.22533
|
平稳
|
注:D代表二阶差分,临界值均为Mackinnon临界值
由表1可以看出,logy、logx1、logx2和logx3的ADF统计量均大于各临界值,从而不能拒绝原假设,说明各个序列均是非平稳的;所以分别对其进行差分,经过二次差分后,Dlogy、Dlogx1、Dlogx2和Dlogx3 的ADF统计量都小于各临界值,说明Dlogy、Dlogx1、Dlogx2和Dlogx3是平稳的,均是二阶单整序列。
(三)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各个原序列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可运用Eviews6.0对其进行协整检验,检验产业结构和生产总值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所得结果整理如表2:
表2协整检验结果
原假设
协整关系个数
|
特征值
|
迹统计量
|
临界值(5%)
|
伴随概率
|
None *
|
0.704668
|
58.48504
|
54.07904
|
0.0192
|
At most 1
|
0.319638
|
23.11506
|
35.19275
|
0.5207
|
At most 2
|
0.231334
|
11.94629
|
20.26184
|
0.4536
|
At most 3
|
0.138294
|
4.316405
|
9.164546
|
0.367
|
注:临界值为Mackinnon临界值。
由表2可知,以检验水平0.05判断,伴随概率0.0192表示应拒绝没有协整关系的假设,即产业结构和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得到协整方程:
logy=1.040503+0.371279logx1+0.254863logx2+0.385963logx3
(0.01924) (0.00935) (0.03003) (0.02853)
由协整方程知,协整系数分别代表各产业的边际消费倾向。0.371279表示兵团第一产业产值的边际消费倾向,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每增加1万元,将使生产总值增加0.371279万元;0.254863表示第二产业产值的边际消费倾向,说明第二产业产值每增加1万元,将使生产总值增加0.254863万元;0.385963表示第三产业产值的边际消费倾向,说明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1万元,将使生产总值增加0.385963万元;1.040503表示不受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影响的自发的生产总值。通过以上分析,兵团的第三产业的变动对兵团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变动对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小。这个结果比较符合兵团的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
(四)三大产业对兵团GDP的贡献率分析
以上的协整方程可以得到关于三大产业的变动对兵团GDP的影响效果。若关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可得到更全面的结论。
表3三大产业对兵团GDP的贡献率
变量
|
年平均增长
|
对GDP增长的影响
|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y
|
5.349720759
|
5.349720759
|
100
|
X1
|
6.150567
|
2.283576365
|
0.426858983
|
X2
|
5.140488
|
1.310120193
|
0.244895061
|
X3
|
4.737676
|
1.828567642
|
0.341806185
|
基于历年各指标消除价格影响后的产值数据,可计算出各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结合上述协整方程中的协整系数,可得到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影响新疆兵团,进而可算出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整理后得到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兵团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为0.43;第三产业对兵团GDP增长的贡献率次之,为0.34;第二产业对兵团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小,为0.24。说明第一产业是兵团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对兵团经济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如图1所示,第一产业从1978—2008年在产业结构中一直排在第一位,而第二产业始终没有超过第一产业,这也是兵团一直面临的调整产业结构问题。
四、结论与对策
(一)稳定一产的基础地位
根据分析,第一产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第二,但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最大的。所以,发展第一产业对于兵团经济的发展有巨大作用,而稳定第一产业对兵团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巨大贡献。因此适度发展第一产业,稳定基础地位。
1.要正确处理好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三足鼎立的产业结构,在完成棉花和粮食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提高兵团种植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兵团种植业的综合竞争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