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性及其对四川的启示_经济论文

时间:2012-03-18  作者:秩名
  2、国家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是地区差异。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可流动要素和不可流动要素。先天的自然要素的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在地区之间的梯度转移,后天经过发展产生的差距,使得要素发生流动最终引起了产业转移。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成就了“亚洲四小龙”的辉煌第四次产业转移也是一样的,并且能够快速的促进承接地的经济快速崛起。随着国内市场逐渐的饱和与生产能力扩张之间的矛盾的加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与企业追求更多利润之间的矛盾凸显,这一系列的矛盾促使产业在地区之间进行转移成为必然。中国是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本身自然资源的良好基础以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后发优势。因此,我们说地区差异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3、产业转移的关键环节是技术方面的转移。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产业资产、设备等生产资料的空间转移,最为重要的是技术、管理、观念等无形资产的转移,其中技术转移时最为关键因素。产业承接地只有真正的把握了核心技术,才能真正的参与到产业的价值链中,才能较少产业承接的负效应,增加正效应。

4、国际产业转移更少不了政府的介入。政府的介入是产业转移的保证。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很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产业转移就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的引导和调节。也可以这样讲现代的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他的本质渗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政府介入无疑是国际产业成功转移的重要保证。

四、四川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应对策略及其启示

综上所述,国际产业转移有着内在的规律性,正确的认识、把握和利用这些规律,对正在加速崛起的四川区域来讲,无疑有着深刻的启示。据此区域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时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呢?

1、抓住产业转移的机会,及时的进行思想转移、思想解放。

四川是个典型的农耕社会,同时盆地意识比较强,工业有了基础,但是不具有大的规模和气候。四川思想观念的变革,是产业转移战略实现的前提。盆地意识压制了区域的发展思路,压抑了创新精神,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四川区域必须以产业转移为机会,破除盆地的意识,树立创新的精神和竞争互利的市场意识。首先,必须为转入的企业创造利益的空间,让他们觉的有利可图,这样才能吸收国内外的企业向四川聚集。怎么才能创造利益空间呢?一、劳动力成本优势。四川是人口大省,拥有8700多万的人口,居于河南、山东之后,排列第三。四川劳动力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四川人肯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在制造业、加工、建筑和服务等行业口碑很好。四川强大的劳动力资源正是吸引发达地区产业向四川转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二、自然资源优势。产业承接是四川发展经济的重大经济和社会行动,必须慎重。四川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产业承接的方向,制定可行的政策。四川是资源大省,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很多种资源都处于全国第一,对于国内和国际的产业转移是很大的诱惑。其次,要树立转入企业的示范效应,这样才能扩大国内外企业向四川转移。从战略角度和长远利益来讲,只有让引进的项目和转入的企业有利可图,才是四川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根本保证。只有让企业先挣钱、赶快挣钱、挣大钱才能充分发挥先进入企业的示范效应,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其他企业的进入和其他产业的转入。最后,只有利益共享,才能调动转出政府推进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利益的驱动不仅仅适用于企业生产和产业转移,同时也适用于政府之间。转出地政府对于产业转移处于两难的一个境地,一个是自己本地的区域空间不足,成本上升,迫切的想把产业转移出去经济论文,但是另一方面又怕产业转移出去后,本地的税收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作为产业承接地的四川,就必须要考虑产业转出地政府的感受。主动和产业转出地建立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消除他们的顾虑,使其真正的放下顾忌,这样才能使相关产业得以转入。

2、进行产业规划,打造出特色的产业。首先,只有立足于自身的优势,进行产业规划,才能避免落入产业转移的陷阱。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在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劳动生产率不高,生产要素支撑能力不强,产业链较短,国际竞争力较弱,整体环境不优等诸多的挑战论文怎么写。因此,四川在承接产业时,不能一揽子的承接产业,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产业规划,做出合理的、科学的长远的规划,从而实现承接的产业与自身的资源要素优势相对接。其次,要立足于产业的现状,打造出特色的产业。在承接产业时,要避免产业雷同或者竞争水平低的产业,将承接的产业与地区的优势相结合,重点是对先进技术和高端制造的项目进行转移承接,以此来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最后,只有立足于地区差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良性格局。对于当前的四川来讲,怎样依靠区域优势,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呢?最根本的标准是以是否符合四川的科学发展为依据。从理论上来讲,不管是重工业、轻工业还是高新技术,也不管企业的规模大小,只要是能够促进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都华宁投资。但是实际情况是,必需形成有利于四川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承接产业体系,杜绝高消耗的、高污染的企业入驻四川。总的来讲,只有以自身的优势产业为依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不断的实现承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在产业转型加快,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我们要主动的实施产业转型,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在面对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四川作为产业的承接地,应该做的是积极的把握国家目前的产业政策,主动的实施产业转型。同时也要把握好产业转型的方向,有目的的实施转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产业转型的约束时期,对于沿海地区来讲经济论文,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良好机会,对于四川来讲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因此,四川应该把握这种机遇,放眼大局,顺势推进自身的产业转型。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然是建立在汽车、住房为代表的消费结构上,我国的工业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工业仍然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因此,四川需要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自觉地推进产业转型,促进重工业化升级,使传统的产业向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大力的推进自身产业的升级。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把企业搬过来,而是伴随着产业层次的提升,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因此,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一定要遵循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和技术层次相结合的原则。在鼓励外商进行投资设厂的时候,也要采取各种措施让他们向四川转移技术。

最后,就好像文章前面所讲,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利益的驱动,但是还是要遵循市场化的原则。因此,四川在进行承接产业转移时,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积极的营造出一个“开明开放、宽松宽容”的发展环境,真正向有限型、服务型政府转变。因此,我就要下大力气进行改革,真正的解决好办事效率低下,工作程序复杂的问题,尽最大努力让企业和投资者满意,使四川真正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承接热地。

注释:

①、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学林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谢代银.全球产业转移与区域战略抉择[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怀德等.企业迁移的动因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
[3]、吕政、曹建华,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4]、何维达、谢湲、何昌,WTO与中国产业升级[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
[5]、戴庆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技术学习及自主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_产业融合模式
下一篇论文: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南海大沥铝型材集群为例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