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经济学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而是艺术与科学元素的组合。经济学既可以用高深的数学工具描述,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本文从系统出发以“一句话”的视角,精辟地描述了经济学及其22个分支学科,并进行了简要阐释。
论文关键词:一句话,经济学,阐释
世界分为自然界naturalworld和人类社会human society,人的欲望是无限的infinite,而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scare,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的欲望,这便产生了经济学,“一颗糯米寺”取“economics”的谐音阐释,也意指寺庙里的和尚如何分仅有的一颗糯米。
2 微观经济学:择学――选择的科学
整个微观经济学都是围绕着微观主体消费consumer/household和厂商firmbelongers进行的,消费者要面临买与不买、买这与买那、买多与买少的选择,厂商也面临着产这与产那、增产与减产等的选择,如何选择便成为其研究的核心。
3 宏观经济学:均学――均衡的哲学
调整利息率,我们在寻找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调整汇率,我们在寻找国内与国外贸易的平衡;从宏观政策的调控我们在寻找通货膨胀率与就业率的平衡,也似乎都在寻找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的“无形的手”的均衡。
4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中的“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一曲《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宣布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成立,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意义相当于经济学中的“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如此在经济学中独树一帜。
5 国民经济学:令人幸福的艺术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龙源期刊。[2]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认为经济学是令人幸福的艺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使国民感到幸福,国民经济学是如何使国民感到幸福的艺术。
6 产业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纽带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产业经济学以产业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阐释,以其独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视角,从中观维度把“择学”和“均学”联结在一起,是联结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纽带。
7 国际经济学:比较、比较、还是比较
比较价格理论是贯穿研究国际经济学理论的主线,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中有比较才有学习,有比较才有进步,有比较才有优势。各个国家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寻求更低的比较价格,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以图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8 金融学:外圆内方的哲学――钱道
金融学,又称货币银行学,就与钱打交道,如何与钱打交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阐释,与钱打交道就要像古时的铜钱,外圆内方的哲学才是“钱道”。
9 计量经济学:一切都是变量
源于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当数学引入经济学后,经济学取得了长足而持续的发展;严格的数学实证研究成为研究经济学的有力手段,在计量经济学家眼中一切都可以是变量。
10 资源经济学:增长的极限
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而资源的不断枯竭使经济的增长面临着困难,以掠夺资源的经济增长即将达到极限,丹尼斯米都斯一首《增长的极限》唱响心声,我们不仅要开源,更要注重节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11 博弈论:看哪只猪更聪明
博弈论英译game theory意为“赛局理论”,博弈就是比赛和选择,而最经典的博弈论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①]阐释,博弈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无时不刻都进行着博弈。
12 制度经济学:无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的角度研究经济活动和人的经济行为,而经济学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学中也是无规矩不成方圆。
13 世界经济学:世界是平的
三次赢得普利策奖托马斯弗里德曼谱过一本《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20世纪的世界经济地区、国家差异很大,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逐渐趋向平的。
14 区域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空间
从东部优先发展战略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从西部大开发到中部崛起,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活动具有空间差异性,区域经济正是研究经济中不均的空间秩序龙源期刊。
15 环境经济学:经济学的白皮书
中国颁布了环境保护白皮书,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环境经济学正是在经济学界发起的环境保护白皮书。
16 投资学: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个多么形象而恰当的比喻,在收益和风险的权衡中,投资学教会人们的就是在一系列的资产中选择最优的资产组合曲线阐释,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17 经济思想史:百家争鸣
经济学的发展源于思想,从凯恩斯学派到货币学派,从伦敦学派到新剑桥学派,从政经学派到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情景。
18 发展经济学: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南巡讲话,远见卓识。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从“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发展”体现了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
19 技术经济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与经济联系紧密,技术经济学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的经济技术方案。[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技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20 政府经济学:无为而无不为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是一个经济主体,政府经济学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着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加以适当有效的宏观调控阐释,以无为而无不为。
21 土地经济学:土地是财富之母[4]
人类的经济活动通过土地这一重要载体和资源,创造出了惊人的财富龙源期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经典阐述为“土地是财富之母”
22 劳动经济学:劳动是财富之父[4]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特征”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财富的源头,威廉配第经典阐述为“劳动是财富之父”
23 实验经济学:两个经济学家会同时落地吗?
伽利略在比萨尔斜塔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这给经济学家带来了启示。经济学是一门可以实验的科学[5],而一大特殊性在于其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的人。
24 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学家眼中的世界林林总总,千差万别。佩雷曼认为“经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马克斯韦伯则把“经济”形容为广阔无垠的宇宙。[6]
经济学是种修辞,是种思维方式,是种哲学。在豪斯曼《经济学的哲学(中译本)》[7]封底载有一句非常到位的评语:“对经济学的整体把握,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钟文荣.搞笑经济学家[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封面语.
[2]顾海兵.关于国民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 2005.4.
[3]刘秋华.技术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4]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商务印书馆, 1981.
[5]金雪军,杨晓兰.实验经济学[M].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6.
[6]宫敬才.经济个人主义的哲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7]丹尼尔豪斯曼(Daniel M.Hausman)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