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利于建立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
我国农村市场对于家电的需求基本上还处在功能性需求阶段,比较强调产品的实用价值,即以质优、价廉、经久耐用为主,尤其是农村家电特有的消费环境 其使用环境复杂,例如电压不稳、潮湿、鼠害等,要求产品能适应复杂的使用情况,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功能多样性。实行“家电下乡“政策能够引导家电企业认真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习惯和需求特点,深入农村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贴近农民、贴近实际、了解农民需求和农村家电市场的消费缺口,增强产品对农村市场的适应性,简化不适合农村消费的功能和包装,降低生产成本,有针对性地研制适合农村消费环境的家电。另一方面,与城市相比,农村市场环境复杂,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目前我国家电农村市场渠道主要由当地小型家电卖场,传统百货商场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小型门店构成,售后服务网络都局限在一、二级市场,针对农村市场的几乎是空白,而实行“家电下乡”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四)有利于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快增长的态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出口国, 据数据表明中国的彩电,洗衣机,冰箱等70多种工业产品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家电产品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在我国贸易顺差势态下,西方经济保护主义和贸易民族主义日渐抬头,矛头直指我国。去年前11个月,中国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特保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摩擦62宗,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去年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家电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贸易摩擦频发。而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促进家电的生产、流通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不仅能够消化家电产品的过剩产能,也有利于降低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促进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可见,“家电下乡”政策能够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也能够使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由过去的投资和出口扩展到消费领域,可以说它是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新突破。
三、“家电下乡”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目前“家电下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暴露的主要问题
1.销售增速较为缓慢
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内需弹性,在扩大内需方面,中国拥有8亿多农民,这个市场人数众多而且饱和度很低,扩大农村需求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该市场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实施“家电下乡”政策降低了农民购买家电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家电欲望,然而实施该政策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出现各个家电企业所期待的火爆场面。调查发现,陕西家电下乡20天后,只卖掉了370台家电,平均每天买不到20台家电。而从2008年l2月启动“家电下乡”工作以来,陕西省备案的家电下乡销售点已超过2000个。
2.可供选择的商品种类少
“家电下乡”产品虽然价格低,但是档次不够高。产品型号有限,选择余地不大。功能不如一些非下乡产品全。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论文格式范文。很多年轻人看不上这些产品,再加上目前补贴比例只有13%,下乡家电产品每台(件)补贴金额最高只有500元左右。影响了农民购买下乡产品的积极性。家电下乡每年组织1 次招标,每类产品最多有15个型号中标。随着家电下乡在全国推广实施,每种产品15 个中标型号无法满足全国30 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市场需求。
3.领取补贴难
农民普通反映“家电下乡”领取补贴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手续繁,农民申报补贴需持购买产品的发票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明原件、户口簿原件、补贴类家电产品专用标识卡、购买人储蓄存折以及管理部门需要的其他一系列材料,乡级财政部门初核后,再报县财政部门兑付,一级一级审核,并输入“家电下乡”信息系统。少一份资料或输错一个字,都无法办理。二是成本高,第一批农民可以享受的补贴最多不超过260元。第二批最多不超过520元,少的仅百十元。农村地域广阔,交通欠发达。农民为了领取补贴,有时要往财政所跑几趟.补贴领得不多,来回往返的交通费却花费不少。三是时间长,家电下乡需使用国税发票,由于税负的问题,销售网点不愿意开具发票或不及时出具发票,财政部门还要层层审核,延长了补贴资金发放的时间。由于各环节的繁琐程序。农民从申请到领取补贴平均约需3O天。
4.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家电下乡”实际操作中,个别厂家将此作为清理库存商品的良机把一些低端库存商品过时商品拿出来下乡或者将劣质家电商品翻新以次充好推销给农民从中牟取暴利。还有些不法经销商觉得利润太低,则通过哄骗拒绝给农民开发票来逃税使得农民无法领取补贴。甚至有的网点将“家电下乡”产品的标识拿掉提高价格当做非家电产品卖。《福建日报》2009年1月20日报道,在平和县农村出现了一些打着家电下乡旗号,销售翻新家电的不法商贩。特别在农村市场上,很多不法商家利用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弱点进行非法的家电下乡。还有一些不法商家,用不属于“家电下乡”中标品牌的产品,假冒下乡产品欺骗农民,从中谋利。
5.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我国农民在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居安思危”、“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在我国农村地区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广大农民仍然坚守着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观念。许多农民具备扩大消费的经济条件但因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弹性,广大农民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储蓄起来,以防生老病死、自然灾害或供子女上学。由此造成相当一部分购买力的闲置这种陈旧落后的消费观念弱化了家电下乡政策刺激需求。
(二)影响“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效的原因
1.多数农民的购买力有限
这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很大关系。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以农业补贴工业、以农村补贴城市的政策,导致城乡居民近些年的收入差距逐渐增大。数据显示,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而城市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5781元,农民的收入不及城市居民的1/3,而且近些年基本保持这一比例。仅是柴米油盐等日常开销就已经使多数农民的收入所剩无几,购买家电更是奢望。加之,农民同样面临看病、养老、孩子上学等现实问题,而在这方面政府提供的保障覆盖面有限。这无疑会限制农民的现实需求,也会导致下乡产品的销售增速缓慢。
2.供给方企业的问题
由于农民的购买力不足,长期以来,广大的农村市场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国家”外向型”发展政策的引导下,企业一味地关注国外市场,其产品性能、价格、使用环境等也都满足于国外市场的需要。企业在家电下乡前没有对农村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了解农民消费需求,导致产品功能、款式、颜色等不适合农村市场。当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出口受阻、政府出台“家电下乡”政策后,一些企业却未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此外,由于下乡家电实行招标制,而且又确定了最低门槛,使原来在农村发展的一些中小企业被排除在外,这些因素导致下乡家电的品种单一、选择性有限。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企业售后服务不足。长期的购买力低下,使得国内的一些家电企业在农村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发展缓慢,许多企业尚未在乡镇一级设点,家电一旦出现故障需要修理时,售后服务让农民感到担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低
从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到领取补贴,要经过购买、销售商登录信息、农户持有关资料到乡财政所申报补贴、乡财政所录入补贴信息、县商务局审核、县财政局审核、县财政局向农信社拨付补贴、农信社将补贴款打入农户存折、农户领取补贴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农户领取补贴。申请时间长、手续繁杂等与相关部门的办公效率低有很大关联。
4.政府部门的监管存在一些问题
自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以来,个别企业或销售网点采取以次充好、甚至将假冒伪劣产品输往乡下的案例常见于报端,也有个别商家违规操作,打着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的资格,却不愿卖“家电下乡”产品;以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的幌子吸引顾客,顾客来了以后却只推销其他品牌产品。这些有悖于企业责任、良心和道德的行为,在监管未能到位的条件下,难以消除农民的顾虑,也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
上述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买家电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家电下乡”政策的绩效。
四 、对家电下乡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家电下乡”是一个多赢的政策,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执行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为了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努力:
(一)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购买能力,这是推行“家电下乡”最根本的途径。农民只有有了钱弹性,才可能将巨大的家电需要转化为家电需求。一是必须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优化品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建设一条符合农村地区的规模化产业链,形成农产品的规模效应。三是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论文格式范文。四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五是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资金的投入比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技术能力。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渠道普遍位于较为富裕的乡镇,相对偏远地区对于产品购买、物流配送安装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整体物流成本单台配送成本过高的现状,建议政府充分利用积极财政政策向农村倾斜,国家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对农村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电网、运输网、信号接收的畅通工程、交通运输网络以及自来水建设工程,为农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消费环境,解决农民朋友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才有利于大件耐用消费品的普及。如解决农村的”家常便饭”问题即停电问题,降低电费费用;在农村山区,着力解决通话信号不强、话费过高、计费不清等制约手机等电信产品的普及和应用的问题。这些方面如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的购买力就能得到更多释放。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