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φ1)= COSφ1/ COSφ=0.95/0.65=1.46
由上式计算可见,补偿前的变压器计算容量是补偿后变压器计算容量的1.46倍,即补偿后变压器的利用率提高了46%,这样可以使采区变电所的变压器容量减少,有时甚至可减少变压器的台数,充分发挥设备能力,经济效果是很明显的。
2.3.3 减少线路电压损失,改善供电质量
计算电网的电压损失的基本公式为:
△U%=PHL/U2H(R0+X0tgφ)100%
式中 △U%—电压损失百分数;
PH—电网中输送的有功功率,KW;
UH—电网的额定电压,KV;
R0 、X0—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和电抗,Ω/km;
L—线路的长度,km;
tgφ—与功率因数相对应的正切值。
显然在上式中PH、UH、R0、X0、 L的值不变时功率因数越低,与功率因数相对应的正切值越大,线路中的电压损失也就会越大。由于采区功率因数偏低,供电距离较远,在采区对用电设备进行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对改善采区供电质量效果明显。由于感应电动机起动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电压降就小,起动转矩增大,尤其是采、掘、运设备起动频繁,更显示出在采区对用电设备进行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作用。
2.4 增大了供电线路的供电能力
高压供电线路断面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用电压降来校验,低压供电线路断面按照允许电流和允许电压降进行选择。由于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供电线路的无功电流和电压损失,使用电设备的端电压提高,相应供电线路的截面可减少,也就是说,在供电线路相同的情况下,扩大了供电能力。
3推广使用就地补偿装置
目前,国内生产的BBW系列矿用隔爆型干式电容器补偿装置,可与隔爆型电动机并联使用,同时开动与停止运行,投切方便;体积小,安装简单;隔爆性能优良,能够满足井下采掘工作面等恶劣环境;保护完善,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实现井下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自动跟踪补偿。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有明.节电及电气化指标.矿山电工学.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
[2]顾永辉等编.煤矿电工手册. 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3] 辽宁煤矿设计研究院.煤矿技术.1977.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