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电大考试命题与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命题质量评价标准和试卷分析的一般方法。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命题,质量评价,试卷分析
1.电大考试命题与试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师很少有教育评价理论培训的机会,对教育评价的手段和方法等不能系统掌握,具体体现在命题与试卷分析上,表现为“四差”:命题适切性差;命题能力差;作业和试卷质量差;作业和试卷评析效果差。
1.1命题适切性差
命题不符合成人特点。就电大的考试来说,由于测试的对象基本是在职工作的成人,因此,命题应该符合成人特点。但由于电大长期借鉴全日制普通高校教学模式,在考试与命题方面也无不打上普通高校模式的烙印,如死记硬背的内容过多,题型过于复杂,题目陈旧、不新颖等等。
1.2命题能力差
教学参考资料让教师失去了设计作业的基本能力,大量的网上试卷让教师基本上不会命题,甚至终结性考试的题目是直接“复制”来的。有些省开课程的试题,基本来自中央电大往届试题或者从网络搜索而来,在难易题搭配、题型结构等方面都不认真考虑,组卷不合理。
1.3作业和试卷质量差
“照搬”来的作业题、考试题,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电大学情,针对性不强;形成性考核册不能与教材发行同步,排版不合理;试题不规范,缺乏科学性。
1.4作业和试卷评析效果差
教师普遍不注重作业评讲和试卷评析,很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设计方案一成不变。如,有的教师直接把作业答案提供给学生,作业批改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试卷分析只是简单统计及格率和各试题的得分率,不能做数据统计分析。
2.命题质量评价
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考试能否真实地反映出教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因而命题是决定考试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命题质量的好坏,可从适切性、科学性、整体性、独立性、全面性、合理性、简明性等七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2.1命题的适切性
命题既要突出成人记忆力减弱而理解能力较强的特点,又要与电大学员的实际水平相符合。在题型上,象填空这类过于依靠死记硬背的题,学生往往失分较多;而由于他们的基础较差,一些过于灵活的分析题,也同样往往让他们不知道从何下手。在命题的内容上,理论性过强,学生也不容易把握,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相联的内容,则相对要易于掌握。
2.2命题的科学性
试题和答案本身是准确的,无歧义和差错,不出现人为编造、无实际根据和无实际意义的试题,答案明确无误、没有争议。
题型科学。题目满足所使用题型的内在要求。客观性题目的答案是确切的、唯一的。研究性、讨论性问题研讨方向明晰,即使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但所要解决的也是同一个问题。
2.3命题的整体性
试题内容的整体性:内容的选择紧扣考试目的和教学大纲,不同层次的试题对应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能全面反映考生实际水平。
试题组织形式的全局性:试卷有一个好的结构,试题的布局由浅人深,起点低,终点高,具有明显的难度梯度。
2.4命题的独立性
试题内容彼此独立。试题的内容不相互牵连,一个题目考察的内容,与其它题目没有任何形式的重复。
题目之间不可相互暗示。一个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不会由其它题目找到线索。
2.5命题的全面性
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考试的内容既突出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又兼顾较广的覆盖面。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比例恰当。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既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原理、概念、技能掌握的准确与牢固程度,也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除检测课堂教学环节的效果外,也注重对教学实践环节效果的考查。
2.6命题的合理性
试题难易适度;题量合理;评分标准合理:合理地制订评分标准,力求使评分简便、准确,且在分数的分配、给分的标准方面科学合理;合理的区分度;考试成绩近似正态分布。
2.7命题的简明性
试题语言表述:题目语义清楚,文句简明扼要。
试题作答要求及提示语:有正确、有效的指导语,言简意赅、简洁明了。
3.试卷分析
为了更好检验命题质量,阅卷结束后要进行试卷分析。一是整体分析,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统计分析,分析考试分数的分布、平均值及方差(标准差),考试成绩是否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二是从难度、区分度、效度、信度等方面对命题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3.1学生学习质量的统计分析
学生学习质量的统计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表格来反映。
参数
份数
平均分
标准差
最高分
最低分
极差
平均分反映了学生掌握该课程知识的一般程度,标准差说明了学生成绩波动情况。还可从学生考试成绩的频率分布,来进一步说明此次考试成绩是否比较理想。
分数段
[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累计
频数
频率(%)
还可以将各题平均得分及其正确率做成表格,由表格可直观看出,学生对哪种题型不太适应、做得不好,在哪些题目上得分比较高,可判断是否基本反映了电大学员的实际状况。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满 分
平均得分
正确率
(%)
3.2命题质量的统计分析
从难度、区分度、效度、信度等方面来对命题质量进行统计分析,更能对命题及考试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解释。
3.2.1难度
难度是评价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
试题的难度P= 或P= =得分率
试卷难度P=
当P值愈大,该题平均得分率就愈高,则该题愈容易。一般认为,当0.55≤P≤0.75时难度适宜,当P<0.55或P>0.75时,则说明试题偏难或偏易。
3.2.2区分度
试题的区分度是试题甄别能力的指标。
试题的区分度R=
试卷的区分度R=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区分度高的题,好的学生得分高,差的学生得分低。一般区分度R不能低于0.3。
但电大考试总的来说区分度不是太高,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学生程度比较整齐,不走极端。
(2)试题难度的坡度不明显,导致区分度不明显。
(3)受考风等其它因素影响。
3.2.3效度
试题的效度是反映试题有效性的指标。
试题的效度D= ,其中n=考生数;y=该题满分数;H=该题高分组的考生人数(取 人);L=该题低分组的考生人数(取 );X=考生该题的得分数。一般当D>0.4时,试题质量较高;当D<0.2时,试题质量较差。
3.2.4信度
试卷的信度是反映试卷考试结果的可靠性指标。
试卷的信度C= ,其中K=试题数; =各试题考生得分数的方差之和; =考生全卷得分数的方差。
信度高说明用它检查学生实际水平,反映学生学习成绩是稳定的、可靠的,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小。
4.总结
一份好的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好,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的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在编制试题时,可按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将试题分为知识、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6大类,建立各级难度、各级区分度的试题库,每套试卷注意学习内容的典型性、代表性,也要注意题目的难度、梯度和题目类型的多样性,尽量选用新材料、新背景、新话题的原创题。考试后与实际水平作比较,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试卷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