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双元制”。国内目前的高职教育仍然不能满足需要。高职数字印刷教学上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与技能操作。
论文关键词:双元制,高职,数字印刷教学,实践
近年来,我国印刷工业以年增长率高于10%的速度发展,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2%。印刷业总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多样化、快捷化。政府已经确立了印刷业今后的发展目标:第一步是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生产基地之一,第二步是到2020年,实现从印刷大国到印刷强国的转变,加入世界先进印刷国家的行列。
数码印刷作为一项科技含量颇重的新技术,其在中国刚刚结束了其概念普及推广期。因此,数码印刷技术的专业人才基本上处于空白。“十一五”时期,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教育教学论文,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的转变、从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向以就业为导向的转变。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国内目前的高职教育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在湖北中部个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人才成为紧缺人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印刷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三个一百,两个一千”,人才目标全部指向了高技能人才。
目前国内开设数字印刷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3所,且其他院校大都以传统印刷技术为主,很少涉及到数字快印技术。在数字印刷人才的培养上,大都以基本理论和仿真训练为主,缺乏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和真实的操作锻炼,毕业后不能真正适应社会及行业的认可。 而 “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正好弥补了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校和企业分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中国学术期刊网。“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与技能操作。
一、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校内基地,建设以“双元制教学、‘2+1’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式。
该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学习教育教学论文,学习内容的基础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为主,基础课由学校负责,专业理论基础课由企业负责,第三学年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并安排顶岗实习。学习方式为:理论+实训+实习+顶岗。使师生在实训基地中接受企业化管理,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重构“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
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以国家精品课程标准为依据,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校企合作,制定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构建“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如下图1。
情境1
|
实践项目与流程
|
检查
|
教学目标与项目
|
分析
|
处理
|
反馈
|
 企 业
|
…
情境n
|
实践项目与流程
|
检查
|
教学目标与项目
|
分析
|
处理
|
反馈
|
教、学、做一体
|
图1
(3)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外引内培相结合,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通过全员培训,提高教学团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通过进修和行业引进能把握专业、行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带头人;通过到企业培训,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合作,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最新技术的行业一线技术人员来校教学教育教学论文,形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完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按照“五个共建”的办学模式,即共建专业、共建教学计划、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等多项功能。
二、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这说明现在企业对于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了,人才的需求向符合化发展,这对我们人才培养的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
按照数字印刷专业目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并依照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如图2。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图2
三、高职数字印刷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围绕以“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按学科体系编排的教材作例,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教育教学论文,确定核心学习领域,按工作任务展开,以情境为导向组织教学。主要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表1核心课程体系
项目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专业课程体系
|
项目一:
广告设计
|
广告的设计
|
1.熟悉广告的分类及创意思维
2.掌握广告设计创意方法
|
数字印刷印前处理技术
数字印刷产品的加工与机器的操作
数字印刷印后加工技术
|
广告的制作
|
1.熟悉广告设计创意的草图表现技法
2.掌握广告设计创意的电脑制作技法
|
印前文件的整理
|
1.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2.电脑软件的操作
|
数码印刷与互联网的应用
|
1.熟悉互联网网上资料的接收
2.掌握互联网网上资料的处理方法
|
项目二: 包装设计
|
包装的设计
|
1.掌握外包装设计基础知识
2.掌握包装设计创意的电脑设计
|
包装的制作
|
1. 熟悉各种包装纸张类型和特殊材料的运用
2. 掌握包装制作的基本结构图
|
数码印刷机操作
|
1.熟悉产品性能,掌握工艺流程2.能独自操作印刷机
|
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
|
1.印刷设备维护各种技术2.掌握印刷设备各种操作
|
项目三:VI策划与企业形象设计
|
VI策划
|
1.熟悉VI策划的工作流程2.掌握VI策划的文案写作
|
企业形象的设计
|
1.熟悉整个设计流程2.掌握企业形象的设计电脑制作
|
印前拼版
|
1.掌握数码印刷的印前拼版技术
|
项目四:书籍装帧设计
|
书籍装帧的设计
|
1. 熟悉书籍装帧的设计整体设计流程
2. 掌握其电脑设计的操作
|
书籍装帧的制作
|
1.能进行电脑的制作2.书籍的装帧工艺
|
印刷后加工与装订
|
1.熟悉数码印刷印后的加工工艺流程2.能进行印后的各种加工和装订机器的操作
|
(2)精品课程建设
完善院级精品课程《企业形象设计》资源库;按工作过程导向,把《企业形象设计》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把《数字印后工艺与实训》建设成院级精品课程。
(3)教材建设
吸收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材建设,编印三本教材:《企业形象设计》(高职高专实训教材)、《数字印前工艺与实训》(工作任务导向教材)、《数字印后工艺与实训》(工作任务导向教材)。
四、高职数字印刷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总体构架及功能
(1)校内教学实习基地为:
我院用于“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场地约1000㎡,分别在6个教室。并已经正式挂牌为“武汉市总工会人才孵化基地”和“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授权认证中心”。该实训基地建有数字设计工作室、数字印艺工作室、装饰画设计工作室、数码摄影工作室、包装实训工作室、包装展示设计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约1000㎡。解决资金来源的方式主要是武汉彩峰数码图文快速输出有限公司投资设备,学院提供场地,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彩峰数字印艺工作室实训单元构成:数码打样、胶印技术、书刊装订、印机操作。
彩峰数字设计工作室实训单元构成:创意制作、图像处理、电脑编排与设计、文件整理。
生产性实训基地分为:基础实验部、数码印前加工实训部、数码印后加工实训部中国学术期刊网。
其中,基础实验部包括:计算机中心、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包装结构工作室、数码摄影工作室;印前加工实训部包括:数码设计中心、电子制版实验室
、媒体创意与制作实验室;印刷加工实训部包括:纸张性能测试实验室、色彩管理实验室、数码打样实验室、图文胶片输出实验室;印后加工实训部包括:印后工艺技术工作室、产品陈列室。
(2)12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为:
武汉:汉口长报路数码快印店; 长报路菲林输出店 ; 江汉开发区打样店; 江汉开发区印刷厂;武昌八一路快印店;水果湖丽影店。
深圳:八卦岭数码快印店
上海:徐家汇数码快印店; 恒丰路数码快印店; 浦东数码快印店 。
北京:彩峰丽影
宜昌:西陵区快印输出店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本专业教学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设备和场地:学生到企业直接跟班组进行生产实习,使用的设备为企业的先进设备,包括:富士施乐DC8000激光彩色打印机机、惠普5500写真机及配套设备、晒版机、拷贝机、打样机、印刷机、折页机、配页机、切纸机、锁线机、模切压痕机、覆膜机、烫金机等。场地为企业的生产现场和车间。同时每位实习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轮换岗位一次,企业各种岗位都可实习到。
2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校外实习基地或企业在每次学生到厂后均会安排1—2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并制定有相应的实习大纲和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还需上交1份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
2、数字印刷专业主要实践教学内容及路径如图3所示。
印刷品装订
印刷品裁剪
印刷品压膜等
|
第六学期
毕业顶岗实习
 
印 后
加 工
|
第五学期
职业规划训练

设计方向加工方向
印后加工、印后操作、印机操作

|
第四学期
数码印后工艺训练
校内实训室
彩峰校内快印店
[武昌] 八一路快印店
|
平面软件操作、文件整理、印前操作、印前拼版

|

|
校内实训室
彩峰校内快印店
|
第三学期
数码训练
施乐DC5060彩机操作、黑白机DT75、冷裱机、胶装机、压痕机、胶圈打孔机、塑封机等的操作
|

|
校内实训室
彩峰校内快印店
|
第二学期
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训练
印刷图文的平面构成
印刷图文的色彩构成
|

|
校内工作室
专业教室
|
第一学期
数码印刷基础美术设计训练
图3 实训教学内容与路径
五、结论:
1、高职数字印刷专业是在校企合作框架下的工学结合,应注重实用与够用教育教学论文,注重实践教学的落实,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高职数字印刷教学上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块。以课程体系按印前、印刷、印后工艺流程设置与建设,教学内容项目化。以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基地,建立实质性的“第二课堂”,以企业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人员为指导教师,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3、高职数字印刷专业办学模式上要做到 “校企一体化”:学校课堂与企业岗位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职教学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J],全球视野理论月刊, 2008(1)
2安宇,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0)
3邢悦,论高职数字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 ,学问, 2009(3)
4孙晖,高校助力数字印刷人才培养[J], 数码印刷 ,20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