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把握“有效教学”核心。教师如何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浅析生物课堂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
生物科学作为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之一,其基础教育的实施效果迫切需要通过教学变革来提高。目前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充实以及对学生在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比如有些地方的生物教学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更重要的是学生得不到真正有效的发展。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因此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在今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价值追求。那么,教师如何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此问题略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 把握“有效教学”核心,转变教学观念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某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一定程度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积极参与有效的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启迪和激励,优化知识结构,从而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根据教学效果的优劣,课堂教学可分为“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毕业论文格式。教学有效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了课时规定的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看学生有没有真的学懂本节知识。如果学生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本教学策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要有“有效教学”的意识,全面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汲取最新的科学信息,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效教学”。
2.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2.1充分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认知程度
有效的教学必须是在充分摸清学生学情的前提上实现的。现代社会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了解学生薄弱点等,然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物教学活动,如运用活的生物体,生物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教学电影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学生学情,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的放矢的教学;才能因材施教,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2.2有效备教材,掌握教学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标、任务和要求,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并借助教师参考书等辅助工具书弄清重难点和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做一座大厦的话,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的地基,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而有效备教材则是进行有效备课的基础,只有做好这一项工作,我们才能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来进行教学工作。假如不走好这一步,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有效教学就成了一句空口号。
2.3优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