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立体化课程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高职院校教师上课压力较重。缺乏课程资源建设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是适合于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新的课程资源建设模式。
关键词:现代教育,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高职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科技论文。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其核心内容是用系统的方法谋划教育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利用,建立评价体系等,从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构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网络技术为支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核心,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多媒体交互学习过程的现代教育模式。

一、课程资源建设现状

1.课程资源贫乏,质量差

高职院校教师上课压力较重,教师的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建设课程资源精力十分有限,从而导致课程资源贫乏。各高职院校都是最近几年才升格转型为高职院,缺乏课程资源建设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课程资源质量较差。科技论文。

2.课程资源形式单一,适应性差

因为高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低,许多有课程资源仅仅是由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一些低层次、重复的课件组成,课程资源技术落后,形式单一,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需要。

3.课程资源独立分散,缺乏共享

课程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任课教师独立进行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分散,相互独立,无法进行共享,并导致部分课程资源重复建设,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4.课程资源利用率低,应用效果不佳

课程资源建设没有将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没有真正促进教学改革,没有建立起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配套的课程资源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

二、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

文本框:图1 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的框架结构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框架是一个四层结构,自底层至顶层分别是专业领域、教学领域、学习领域、师生互动领域等四个领域。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1.专业领域

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本专业的课程群,进一步确定课程在课程群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按照项目化教学的思想,制定专业领域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专业领域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等资源,为第二层次教学领域的课程资源建设提供标准指导。

2.教学领域

根据专业领域制度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课程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包括课程学习与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工具、教与学重点、教学工具、学时、教学方法、工作任务、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教学领域的资源建设,然后按教学实施步骤进行资源建设,包括课程的教案、备课笔记、授课计划、考试大纲等课程资源。

3.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资源是教学领域和师生互动领域的共享资源,其主要资源类型是素材库,主要内容包括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课件库、试题库等建设。素材资源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电视传播技术等技术,建设形式多样,建立多种媒体相结合的课程资源。

4.师生互动领域

师生互动领域,要将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构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网络技术为支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核心,多媒体交互学习过程的现代教育模式。师生互动领域的课程资源的核心在于师生互动,学生与课程教师,课程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其资源是由课程资源网站、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网站等形式组成。

三、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的层次关系

文本框:图2 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的层次关系在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课程资源使用对象,专业领域、教学领域、学习领域、师生互动领域等四个层次是课程资源的核心组织形式。科技论文。专业领域的课程资源为教师在教学领域的课程资源建设提供指导作用,同时专业领域的课程资源也为学生在学习领域从事专业学习提供方向保证。学习领域的课程资源来源于教学领域资源建设,教师在教学领域建设的课程资源,学生在学习领域的课程资源中共享。师生互动领域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与教师建立了专业和课程学习的桥梁,使教师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学生课后的自学相结合。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的层次关系如图2所示。

四、结论

高职院校的课程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是适合于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新的课程资源建设模式,它从专业领域、教学领域、学习领域、师生互动领域等四个方面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能全面促进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婷.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2] 谢红. 高校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4] 徐刚,李蕊.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等数学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J]. 高等数学研究,2005,1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纹样的成因特点与设计教学
下一篇论文:小议解开学生习作的束缚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