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民办高等教育在“限制”“鼓励”和“大力支持”过程中日益发展壮大。期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不能照搬照抄公办普通高校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现状,模式,问题,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等教育在“限制”“鼓励”和“大力支持”过程中日益发展壮大。截至2005底,经正式批准的民办学历普通高校250所,加上独立学校295所,共545所。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共达341.29万人,约占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5%左右。它的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取得了显著成就,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论文格式。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1982年通过的《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鼓励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全面阐述社会力量办学的法规性文件。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明确表述了国家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指导、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1997年国务院进一步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这一条例在内容上更加充实。200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确定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这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走上规范发展道路的里程碑,我国教育体系正朝着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台竞技、共同发展的格局迈进。此后,2004国务院又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论文格式。民办高等教育因势而得到长足发展。
(2)原来国家对公办学校统包统缆,造成单一的公办学校缺乏自主性,长期存在着“效率低、资源浪费、铁饭碗、效益差”的弊端,转型过程中在数量上和层次上无法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难以实现新时期的教育目标。而民办高校一开始就呈现“贴近市场、机制灵活、滚动发展、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等特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发展必然促进教育的竞争,由民办高校的发展而形成的公办和民办高校的竞争趋势和竞争机制,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和滋补教育生命的“活水之源”。
(3)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了教育方面的投入,但僧多粥少,缺米下锅的局面一直无法根本改观。到2006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1%,但还是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而这些教育经费主要投向基础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教育财政的压力必然造成教育投资体制变迁,在传统体制阻碍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形下,采取多元化的改革发展体制,促进事业的发展是历史的选择。论文格式。民办教育由此而生。
(4)有一批热心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们大都是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或退休干
部,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拼搏、大胆创新,在党和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在全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形势的推动下,创办了一大批新型的社会主义民办高校。
二、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等教育日益发展壮大。但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潜伏着危机,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危机?如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1、民办高等教育的公平待遇问题
国务院1997年7月1日第226号令发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十条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依法享有与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法律上的平等是合法地位的平等,不等于事实上的利益均等。民办高校不仅得不到国家的投资,而且在办学环境方面也得不到应有的公平。现在貌似平等的要求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民办高等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比如说招生问题,教育行政法规明文规定,所有教育机构均享有招生自主权,但具体政策往往不能落实,高考招生录取总是按成绩高低划线,公办高校优先录取,把民办高校放在录取的最后批次,民办高校不得不吃公立学校的“剩饭”。
2、民办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问题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再度兴起已有2O多年的历史,但政府还是缺乏宏观管理民办高校的实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相对独立的民办高校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把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的管理混杂一处,忽视了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二是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关系不清,权责不明,出现问题互相推诿。
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问题。一方面应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建立独立的、易于统合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提高其权威性地位。另一方面要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转变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积极为其发展排忧解难。
3、民办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问题
近年来民办高校急速发展,良莠不齐。虽然不少学校能够努力按教育规律办学、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但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缺乏规范性。
还有内部的领导管理体制,目前民办高校的校内领导体制是多种多样的。比较集中的意见是建立董事会决策、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管理体制,在操作上都有自发性,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4、民办高等教育的师资问题
师质队伍薄弱而且不稳定是民办高校无法提高教育质量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多以聘请兼职教师和退休教师作为师质的主要来源。专职教师队伍年龄大,知识老化,他们能“发挥余热”已属不易,若要他们全身心投入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实在强人所难;而少数年轻应聘者中,大多抱着一种打工思想,没有恒定的事业心,因而忽冷忽热,没有敬业精神和长期服务打算,更为重要的是很难激活他们对学生的爱心,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制约着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兴衰与存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